APP下载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护理

2015-01-24王庆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外渗静脉炎输液

王庆霞 吴 琼

(邹城市中医院内科,山东 邹城 273500)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护理

王庆霞吴 琼

(邹城市中医院内科,山东 邹城 273500)

目的 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方法 对我科305例患者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穿刺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05例患者留置时间(5.7±2.1)d,在留置过程中发生各种并发症42例,占13.78%,其中穿刺处发生感染5例,占1.64%,静脉炎15例,占4.92%,液体外渗11例,占3.61%,导管堵塞9例,占2.96%,静脉血栓2例,占0.66%。本组未留下任何后遗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02%(302/305)。结论 针对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浅静脉;留置针;应用;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容易被护理人员和患者接受。应用静脉留置针,还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已广泛地用于临床,效果满意。但如果临床操作技术不当及留置后护理不当,可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共305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使用后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共305例,其中男202例,女103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1.3± 13.9)岁。疾病种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97例、支气管肺炎45例、高血压病34例、冠心病76例,心肌梗死12例、心律失常23例、脑梗死18例。

2 结 果

本组305例患者留置时间(5.7±2.1)d,在留置过程中发生各种并发症42例,占13.78%,其中穿刺处发生感染5例,占1.64%,静脉炎15例,占4.92%,液体外渗11例,占3.61%,导管堵塞9例,占2.96%,静脉血栓2例,占0.66%。局部经用50%硫酸镁外敷等对症处理,本组未留下任何后遗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02%(302/305)。

3 护理措施

3.1穿刺护理:首先操作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1],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对于神志不清醒的患者,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争取陪护人员的配合。①穿刺静脉的选择:根据患者自身血管的情况选择穿刺静脉。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当患者因禁食、创伤、失血、疼痛、环境温度低、个体循环不良等因素造成外周血管充盈不佳的情况时,可采用先热敷穿刺部位,待血管充盈后再行穿刺[2],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②留置针的选择:根据患者病情、血管情况及所用药物性质选择留置针的型号,仔细检查其质量,包括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如患者创伤大、出血多需快速补液或者需给予甘露醇等高渗脱水剂则选择粗的留置针,反之则选择小型号的留置针。因为留置针的直径与血管直径的比例与静脉炎的发生概率有关。所以在不影响抢救和治疗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最小型号的留置针,以减少留置针对血管壁的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③穿刺方法:选择好血管,在穿刺上方10 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2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 cm,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送外导管。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用透明贴膜固定好套管针,即可输液。

3.2留置针护理:①预防穿刺处感染:每日此处更换无菌贴膜1次,并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点。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1次,并盖以透明的无菌敷贴,透明贴膜利于动态观察穿刺部位皮肤的变化[3],便于及时处理。注明置管日期、时间的小纱布固定。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交待患者或家属注意穿刺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接触水,以防污染。本组患者穿刺处发生感染5例,占1.64%。②防止堵塞:每日治疗结束后用0.9%生理盐水5 mL冲管,将剩余药液全部冲入血管内,也可每日治疗结束后用肝素盐水(每毫升盐水含1000 U肝素)1 mL封管1次。肝素作为一种酸性粘多糖,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用稀释肝素封管,可降低堵管率,延长留置时间[4],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4 d,规定不能超过7 d天,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避免穿刺侧肢体用力或下垂,以防回血,造成留置针堵塞。本组导管堵塞9例,占2.96%。③静脉炎的防治:静脉炎是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输液的种类、留置针的型号、穿刺部位都与静脉炎的发生有关,操作者的穿刺技术不过硬也可引起静脉炎[5],本组发生静脉炎15例,发生率为4.92%。故护理人员每日输液前应仔细的观察穿刺点皮肤及血管走行皮肤的情况,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性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如出现红、肿、热、痛,沿静脉走行出现红色条索状,则可能提示发生静脉炎。要立即拔针处理,给予硫酸镁纱布湿敷,效果显著,也可以用静脉炎软膏局部涂擦。④防治液体外渗:本组液体外渗 11例,占3.61%。药物的化学刺激、药物持续滴注致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静压增加及继发感染等因素容易使液体发生外渗,临床表现为胀痛、烧灼、刺痛,局部水泡,甚至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使用透明敷贴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减少输液肢体活动,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肢,减轻水肿,可行局部冷敷,使肿胀局限。局部用50%硫酸镁外敷,也可用马铃薯、生姜外敷[6],促使液体吸收。

4 小 结

浅表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具有减轻患者反复穿刺所致的疼痛,对血管刺激性小,可随时进行输液的特点,并可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7],容易被患者和护理人员所接受。我科护理人员针对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浅静脉留置时间为(5.7±2.1)d,在留置过程中发生各种并发症42例,仅占13.78%,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达99.02%。故临床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稳定的心态,熟练的技术,努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加强留置针的护理,避免机械或化学刺激,掌握正确封管方法和留置时间,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加强病房巡视[8],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陈燕平.静脉拔针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09,2(21):95.

[2]汪玉英.静脉留置针使用技巧的探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1,3(2):85.

[3]刘淑芹,魏金慧,吴薇薇,等.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护理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4484.

[4]王海燕.浅谈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2):3759.

[5]刘彩霞,白玉,杨磊,等.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4,7(2):181.

[6]何玉玲,王永香,刘世芬,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082.

[7]刘娇洁,王桂新,贾丽敏,等.输液器茂菲氏滴管加药盖在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巧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569.

[8]陈心容,杨 苓,汪淼芹,等.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167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86.

R472

B

1671-8194(2015)16-0260-02

猜你喜欢

外渗静脉炎输液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