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的临床发展概况

2015-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镇痛药阿片类恶心

旋 静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的临床发展概况

旋 静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镇痛药分为阿片类与非阿片类,其合理的应用,对于各种恶性病晚期患者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本文主要讲述了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镇痛药不良反应临床可见:便秘,恶心、呕吐,消化道溃疡,应用药物过量及中毒,血小板功能障碍,尿潴留,神经错乱及中枢神经毒性反应,滥用药物成瘾等,发挥镇痛药的治疗作用,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应得到临床工作者的认识和重视。

镇痛药;不良反应;综述

1 镇痛药的分类及应用原则

镇痛药依据其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非麻醉性、麻醉性镇痛药和辅助性用药。麻醉性镇痛药包括强、弱性阿片类药物,而非麻醉性镇痛药即为非阿片类药物[1]。临床上应用镇痛类药物时应尽量采取口服给药途径,定时按时分阶梯给药,临床医师应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对用药患者的细节及实际效果给予重视,注重监护此类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积极采取预防及处理措施。

2 阿片类镇痛药

指作用于神经中枢,与体内特异性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临床上可抗焦虑、改善患者情绪及致安定对失眠患者有利的药物(包括吗啡、可待因、羟考酮、多瑞吉等)。

2.1便秘:临床上阿片类镇痛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即为便秘,且临床观察表明,即使患者长期应用该类镇痛药,也不会对其不良反应产生耐受。临床上有些患者因便秘而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临床采取通常大便的治疗方法即可奏效。针对其便秘的不良反应,医师在确定应用阿片类镇痛药时,即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嘱患者注重饮食运动的调节,增加饮水量,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增强胃肠蠕动,注重规律的排便习惯的养成,非药物疗法临床效果不甚显著,临床建议对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的患者积极给予缓泻剂进行预防,如中成药麻仁润肠丸等[2];若患者3 d不大便,医师就应及时给予重视,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根据便秘的程度,调整泻药剂量,采用强效泻药(氯化镁、比沙可啶、山梨醇、乳果糖等),必要时可采用灌肠措施。也可根据患者病情及不良反应的轻重程度,调整治疗方案,配合使用其他镇痛药甚或停止使用阿片类的镇痛药。

2.2恶心、呕吐:此类症状一般发生于应用阿片类药物的初期,临床观察可见其症状在4~7 d内多有缓解。若患者在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医师应在排除便秘、脑转移、高钙血症等非药物不良反应的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对于以往接受过化疗药物并引起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医师可制定常规预防性止吐用药方案[3]。对于对此不良反应产生耐受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则不需预防性用药。对于应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可根据情况在用药的第1周内就应用预防性止吐药:甲氧氯普胺等,在治疗过程中,若恶心呕吐的症状消失可考虑停用止吐药。对于症状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常制定相应的止吐方案:对于轻度恶心呕吐患者,临床上可采用药物胃复安或氯丙嗪等;对于重度症状患者可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给予恩丹西酮等;对于恶心呕吐的症状持续1周以上的患者,临床应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药剂量,改变给药的途径或更换药物。

2.3尿潴留:吗啡类药物的应用可增加平滑肌的张力,因此起到增加膀胱括约肌张力的作用,引起膀胱痉挛,导致尿潴留的发生。老年患者且同时使用镇静剂,腰麻术后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较易发生此类症状。在临床应用阿片类药物的过正中应注意和预防此不良反应,同时应避免阿片类镇痛药与镇静剂同时使用,避免尿潴留应给患者良好的排尿时间和空间以避免膀胱的过度充盈[4]。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采用诱导排尿,无效时采用导尿法对症治疗。对于有持续的尿潴留症状的患者,临床医师应考虑止痛药用药方案的调整。

2.4药物过量及中毒:阿片类药物过量和中毒易引发针尖样瞳孔、呼吸抑制、嗜睡甚至昏迷、皮肤湿冷、骨骼肌松弛、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临床症状。当患者出现此类症状时,医师应给予重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若药物过量没有纠正,中毒症状进一步加重时,可引起患者呼吸暂停、深度昏迷、循环衰竭、心脏骤停甚或死亡的危重证候。临床上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次数的减少<8次/分钟,和(或)潮气量减少,潮式呼吸与发绀的症状。临床对药物过量及中毒的诊断应根据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程度,瞳孔、血压、脉搏、意识等进行综合判断。对于出现症状性呼吸抑制的患者,临床上采用纳洛酮进行解救。对于阿片血浆浓度已达到峰值但患者处于清醒状态的临床病案,应立即停止阿片类药物的应用且对患者进行监护,直至患者呼吸状态得到改变,若患者意识不清楚且伴呼吸抑制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应采取通畅呼吸道辅助或控制通气的治疗方法,同时进行呼吸复苏且使用阿片拮抗剂纳洛酮进行解救。对于口服用药中毒者,必要时应采用洗胃的手段治疗。

2.5其他:其他得不良反应也可见精神错乱及中枢神经毒性反应,药物滥用及成瘾等症状。临床应注意和避免。

3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对乙酰氨基酚

据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服用此类药物可另患者发生消化道溃疡、血小板功能障碍、肾毒性等症状。临床上的老年人以及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乙醇过量、长期大剂量用此类药物者、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的患者属于此类药物消化道溃疡的高危人群,故临床用药时应特别注意。临床上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非甾体类所致胃溃疡的发生。对需要长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建议限制药物的用药剂量,临床可预防应用根治性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为减少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对乙酰氨基酚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可采用抗酸剂、H2拮抗剂、奥美拉唑、米索前列醇等选择性联合用药。

4 辅助用药

临床上采用皮质激素、抗惊厥药、抗抑郁药、镇静安定药物、NMDA(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等辅助止痛药针对特殊疼痛的治疗起到独特的效果,因其起效一般在用药2周以后(皮质激素类除外),故对其应用不应轻易放弃。同时其合理的应用对于避免及治疗镇痛药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 小 结

认识及预防镇痛药不良反应及其合并症有利于对镇痛药的正确使用,提高治疗的镇痛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协助作用,从而对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1]任智文,童荣生.我院2007~2009年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4):34-36.

[2]鞠秀波,魏艳丽,刘丽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654-655.

[3]冯作明,戴晓雁,丁晓霞.抗肿瘤抗生素药物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治疗对策[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36(7):562-565.

[4]郑美珍,沈晓宇,谭秀红.姑息治疗为肿瘤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J].辽宁医学杂志,2010,24(2):89-91.

[5]支英杰,谢雁鸣.浅析临床研究中患者的依从性问题[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27-28.

R971.1

A

1671-8194(2015)16-0050-02

猜你喜欢

镇痛药阿片类恶心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针灸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Meta分析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吃镇痛药还是要听医生的
题出的太恶心
服镇痛药六误区
服用镇痛药的六大误区
胃痛,不能乱用镇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