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探讨

2015-01-24许金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髋臼假体先天性

许金松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探讨

许金松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 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行平均18个月的随访, 伤口均Ⅰ期愈合, 无股骨干骨折、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术后有跛行2例, 其中1例为双侧髋关节均先天发育不良, 骨性关节炎较重, 术后双下肢不等长, 关节疼痛消失, 正常工作生活恢复,满意度良好;另1例为曾行粗隆旋转接骨术, 关节置换时头颈均有吸收表现, 髋关节粘连严重, 肢体短缩。随访髋关节功能均较大程度改善, 疼痛呈完全消失显示, 关节活动度在一定水平上增加, 正常生活和工作得以恢复。结论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获得较佳的近期治疗效果, 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在临床骨科为较为常见的畸型,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方案治疗, 可消除疼痛, 使髋关节功能极大程度改善[1]。本次选取相关病例, 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效果显著,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资料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0例, 男5例, 女15例,年龄36~63岁, 平均年龄(52.3±7.1)岁。术前髋关节均有严重功能障碍及疼痛, 患者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术前依据X线片实施检查所得出的结果, 选择不同型号的假体予以备用。X线片检查以双侧髋部正位片、患侧髋部正位片、双肺正位片为范围, 依据需要行CT检查,明确真臼的前倾角、深度等, 对真臼环的具体完整性了解,并掌握骨质不同厚薄的相关位置, 对髓腔宽度检测, 并了解近端股骨发育状况。对假体选择进行指导, 确定股骨近端成形程度。术前1 d选择抗生素应用, 针对肥胖的病例, 取低分子肝素40 mg皮下注射。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体位选择侧卧位, 协助病例患侧在上, 采用髋关节外侧切口进行相关置换, 即操作以股骨大转子为中心, 向上及下行5~8 cm延长, 阔筋膜张肌予以切开后, 应用Chamely拉钩细致将阔筋膜张肌分开, 于股骨大转子止点处分开臀中、臀小肌前1/3肌腱, 将关节囊显露并予以去除, 松解股骨近端, 经适当松解和应用加长股骨头假体处理, 下肢短缩<2.0 cm的髋关节, 短缩基本矫正。术后叮嘱患者患肢穿矫正鞋, 于外展中立位继续保持, 对髋关节检测, 短缩3.0 cm的病例, 术后予以牵引制动, 置放的引流管在48 h进行拔除, 行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 常规应用抗生素, 非骨水泥型假体术后1周可不持重扶拐行走训练, 骨水泥假体术后3 d可持重扶拐行走。

2 结果

患者行平均38个月的随访, 伤口均Ⅰ期愈合, 无股骨干骨折、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术后有跛行2例, 其中1例为双侧髋关节均先天发育不良, 骨性关节炎较重, 术后双下肢不等长, 关节疼痛消失, 正常工作生活恢复, 满意度良好;另1例为曾行粗隆旋转接骨术, 关节置换时头颈均有吸收表现,髋关节粘连严重, 肢体短缩。随访髋关节功能均较大程度改善, 疼痛呈完全消失显示, 关节活动度在一定水平上增加,正常生活和工作得以恢复。

3 讨论

临床骨科在针对髋臼先天性脱位的病例处理时, 特别是完全性脱位, 先尽量恢复患髋正常位置, 促使下肢力有正常的传导走向, 另外, 尽量延长患侧下肢长度, 或与正常尽量接近, 才可消除腰髋的受力不均情况, 较大程度减轻腰髋疼痛, 跛行和畸形改善[2]。采用此种手术方案, 对下肢正常的负重力线重新建立, 促使腰骶部力平衡尽量恢复, 进一步改善步态, 消除腰椎髋关节创伤几率。

对髋臼先天性发育不良的临床特点展开分析:观察真臼上缘, 具体呈斜坡状, 检测前壁, 呈较薄显示, 骨出现缺损状况;股骨头变形, 有不同程度的前倾现象伴发, 大粗隆位置向后偏, 对股骨髓腔观察, 呈狭窄显示, 可能股骨近1/3有向前弯曲存在, 患肢短缩, 观察髋关节周围肌肉韧带, 有挛缩出现。

对手术适应证总结, 临床髋关节出现先天性发育不良的病例, 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促使关节功能严重障碍和引发疼痛时, 才考虑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方案治疗。故作者认为,手术中行髋臼成形时, 需将发育小的真臼和大而浅的假臼彻底暴露, 以髋臼横韧带作臼床成形的五缘, 因髋臼壁较厚,故髋臼锉行成形处理时, 力量需贴近后壁, 避免磨穿髋臼,以对小的真臼相适应, 观察股骨髋腔, 呈狭窄显示时, 也需完成对小号的股骨柄匹配, 依据患者情况, 在股骨髓腔行成形操作, 并避免前倾角出现过大情况, 保持柄的内侧颈指向股骨距并与股骨干纵轴垂直, 同时, 术中取捆绑带备用, 以对骨干骨折临时固定。

先天性髋脱位病例, 因观察脱位软组织情况, 长期处于严重挛缩状态, 需牵引股骨头与原臼呈水平接近, 对软组织充分松解, 松解股骨近端要求切除挛缩的关节囊, 松解筋膜和肌腱, 将髂腰肌在小粗隆附着[3]。术中操作易对支持带动脉造成损伤。尤其是在对小粗隆上的髂腰肌分离时, 出血量较大, 止血困难。可应用小号人工关节, 术中细致操作, 与骨质紧贴分离, 可达到理想预后。针对髋臼缺损, 采用Harry’s髋臼成形术予以治疗。即修整股骨头后, 患者缺损的髋臼取两枚螺旋钉予以固定, 行髋臼成形, 对患者随访, 采用X线片对假体进行检查, 无松动的征象存在, 功能基本呈正常恢复, 患者无疼痛感觉。本次选取的病例, 行平均18个月的随访, 伤口均Ⅰ期愈合, 无股骨干骨折、关节脱位等并发症,随访髋关节功能均较大程度改善, 疼痛呈完全消失显示, 关节活动度在一定水平上增加, 正常生活和工作得以恢复。获得理想的近期效果, 但因选取病例较少, 需进一步随访观察远期疗效, 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汀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 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可获得较佳的近期治疗效果, 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1] 陈文革.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晚期骨关节炎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9):5457-5459.

[2] 孙俊魁, 王义生, 王秀利, 等.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疗效. 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4):98-99.

[3] 吴斌.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36-3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56

2015-05-07]

455000 安阳地区医院骨一科

猜你喜欢

髋臼假体先天性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