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和应对措施

2015-01-24赵洪菲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胆红素生化标本

赵洪菲

(吉林省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绿园分局,吉林 长春 130062)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和应对措施

赵洪菲

(吉林省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绿园分局,吉林 长春 130062)

临床生化检验;应对措施

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断病情发展和预后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之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提高疾病正确诊断率和保证良好疗效至关重要。但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作者对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保证检验结果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而检验标本的有效性是检验工作的目的也是检验质量重要内涵之一。检验信息的不正确、不可靠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可能对临床诊治产生误导,延误患者诊治的及时性[1]。

1.1年龄因素:年龄对实验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青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期,成骨母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ALP)增多,因而ALP活性高于成人;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IBIL水平高于成人;老年人(尤其是65岁以上)促甲状腺素水平比青年人群(40岁左右)高38%。年龄还可以影响体内的血脂水平和肾功能。因此,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来说,对受影响的生化指标值应设定不同的参考值范围,以利于指导临床实践。

1.2性别因素:生育期女性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其体内性腺激素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青春期健康成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女性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同龄男性;Cr和肌酸激酶(CK)等与肌肉代谢相关的检验指标男性高于女性。临床检验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性别的不同,对这些项目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1.3饮食因素:血液中许多化学成分如GLU、TG、ALP、磷等易受到饮食成分特别是近期食谱的影响[2];正常健康成人因进食高蛋白或高嘌呤,其尿酸(UA)、尿素氮(BUN)的水平会明显高于少食或不食肉类者;抽血前1 d进食高蛋白食品会导致尿酸、尿素氮的水平偏高;富含鱼油的饮食会降低血清中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水平;咖啡也会对某些游离药物和激素浓度产生影响;嗜烟者血液中HbCO含量在8%以上,而不吸烟者则低于1%。因此应在标本采集应在进食后12~16 h进行,也即空腹采血。

1.4运动因素:剧烈的运动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血清游离脂肪酸迅速下降后继而上升,丙酮酸和乳酸亦接着升高;细胞酶的释放引起血清CK、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磷酸肌酸分解增多,导致血清Cr、磷的浓度升高,有时可升高25%甚至更多[3];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变化。劳累或受到冷热刺激,白细胞检测值可增高。因此,采集标本时,应减少运动干扰,应采取晨起时标本,门诊患者可在标本采集前休息15~30 min,以避免和减少运动所致检测误差的产生。

1.5药物因素:药物引起生化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可分为两种,物理干扰是由于药物进入体内后使血清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某些项目的检测,化学干扰是由于药物本身的化学性质如药物的强还原性等对体内某些物质测定的影响。此外,许多药物的不良反应使肝、肾功能发生改变而引起检验结果异常。如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会引起肝酶诱导合成增加,导致TG和转氨酶升高。值得注意的是长期静脉滴注的患者留取标本时可使标本稀释,造成某些项目结果偏低,又因静脉滴注时高浓度的药物进入标本中,使许多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因此,应避免在静脉滴注时和用药4 h以内采取检验标本,必要时停药后再查,以防药物的干扰作用。检验人员应经常与临床沟通,及时了解标本采集前患者应用药物情况,以便采取措施。临床医师亦应考虑到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作用,减少或停用某类药物的应用,以防药物产生干扰作用,从而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1.6心理因素:患者对采集血液标本时的恐惧、紧张,偶尔可造成标本采集的失败。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的检测值非正常增高。所以,应采集标本前应做好患者心理工作,采集过程中与患者积极沟通,使其积极配合,获得合格的标本。

2 分析中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2.1标本采集时间因素:饮食、运动、饮水、情绪等会引起血液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波动,因此临床标本采集以晨起空腹血为检测标本。特殊情况下,急诊患者为了尽早确诊,为抢救赢得时机,需要立即救治治疗和检查。因此,为避免药物对生化检测结果影响,应在输液及应用药物之前,立即采集标本送检。

2.2标本采集操作因素:采集标本时止血带过紧、瘀血时间过长、抽血时负压过大;采血过程中因抽血时未擦干消毒液,抽血不顺、反复拍打穿刺部位;从血肿处采血、血液注入真空管过快或产生气泡;直接从输液处放血;血加入抗凝管后剧烈振荡混匀等原因均可导致标本溶血[4],而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例如,对于溶血的血清标本,检测时由技术最熟练的人员使用最好的方法,钾离子的测定值一定是增高的,该标本的检测结果是准确的,它反映了血清中钾离子的真实含量,但对患者来说该信息是无效的,因为此结果并不反映患者当前病情变化,血钾增高是溶血而不是病情变化引起的。止血带不宜超过1 min,回血后即可解开,选好穿刺位置,采血试管应严禁震荡,以防止发生溶血现象。

2.3标本保存因素:临床生化检验标本保存通常利用草酸盐、枸橼酸盐、EDTA与血液中的第Ⅳ凝血因子Ca2+发生反应从而阻断凝血反应原理,但这些抗凝剂会降低血清中的Ca2+、Mg2+含量;抗凝剂本身含有某的离子K+、Na+等离子成分又会使血清浓度升高;肝素为含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对CK等酶有抑制作用。

2.4黄疸标本因素:胆红素对反应结果产生黄色化合物的比色分析影响很大,一般可以用样本空白或两点比色法、连续监测法来消除胆红素对黄色结果的影响,但由于胆红素不稳定,随着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胆褐素而变色,此时如果使用两点法、连续监测法同样也不能排除胆红素对结果的干扰。此外胆红素作为一种还原剂对氧化反应有干扰,如氧化酶法测定GLU、TG、UA、胆固醇等,因为胆红素可以与上述过程中H2O2分解产生的新生态氧发生反应,从而使新生态氧与氧化酶法反应中的色源物质结合减少,导致结果偏低。此时也可用双波长法或设计样本空白消除干扰,或当外观检查发现是黄疸血清时可先除蛋白,然后加胆红素氧化酶预先将胆红素氧化成较稳定的氧化产物胆褐素,可大大减低甚至消除胆红素的干扰。

2.5试剂间的相互干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吸样针、试剂针、搅拌捧及比色杯是常见交叉污染的原因,称互为干扰的项目为交叉污染对。①测定试剂中含有下一测试所要测定的底物,直接干扰下一检测的测定结果。②试剂中含有的某种试剂成分与下一反应所要测定的底物有作用,因而干扰下一反应的测定结果。③该试剂中所引导的反应对下一个项目的反应进程带来间接的干扰,下一项目所测定的是前后两个项目反应的综合作用结果。

3 分析后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3.1标本处理:标本采集后45 ℃水浴10 min,3000 r/min离心5 min,血清LDH、K+浓度会显著升高,因此水浴箱中温度偏高及标本离心转速过快,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其次离心管和套管底部异物会造成溶血现象,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2仪器因素:医疗器械质量及标本试管质量不合格、注射器和容器消毒不彻底、采血针质量差或密封不好等原因会引起溶血问题,从而导致检验结果不真实。应按规定维护和正确使用检验设备,正确记录各电解质浓度,及时发现问题,减少和杜绝标本污染,使仪器发挥最大功能。

3.3生化试剂因素:生化检验的试剂质量和有效期对检测结果有决定影响,有效期指未污染且储存在2~8 ℃的环境中。开盖使用后就可能存在污染,碱性试剂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改变试剂的酸碱度[5]。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结果的真实有效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排除各种干扰与影响因素,除应加强检验工作素质和提高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更应做好标本采集前各项准备工作。同时检验人员要加强与临床医师沟通协作,减少或停止检验前使用一些影响检验结果的药物及食物,从而得高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数据,促进患者康复。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板社,2006.

[2]周新.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31.

[3]胡礼仪,徐庆雷.分析前各因素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0-82.

[4]张苏,唐先平,沈朝辉.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探讨[J].中外医疗,2010,29(18):187.

[5]葛旭峰,常轩,彭美蓉.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09,l(5):149.

R446

A

1671-8194(2015)17-0292-02

猜你喜欢

胆红素生化标本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