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突破口在新医药学

2015-01-24袁其伦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医药学经络医药

袁其伦

(英国科学中医针灸有限公司,英国 CR0 4RF UK)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突破口在新医药学

袁其伦

(英国科学中医针灸有限公司,英国 CR0 4RF UK)

在我国正在商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时候,新著《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所显示的最新进展表明,已经可以用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平台和临床策略,为这个战略提供良好和全面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由此可以充足的底气保障国家战略的圆满实施,也可以提高我国独特的医药学水平于世界。这不仅证明了中医药学伟大宝库在新时代里必将大放光彩,而且中西医跨越融通后所形成的新医药模式也必将授以重任。因此可以说,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突破口在新医药学,并且也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悠久文明的难得机遇。

健康中国;新医药学;医学模式;经络实质

1 引 言

众所周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强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健康中国战略的中国特色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毫无疑问地应该是我国独有的中医药学!中医药的现代化,或中西医的有机结合,或毛主席早就提出了的“创立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应该就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突破口!鉴于2013年10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文件的发布,要求理论界和学术界从多个方面配合之。其中的佼佼者,可以说是笔者经过四十多年另辟蹊径的钻研,并于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42万字)一书。由此所带来的战略转机和崭新前景,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医学特色,而且也系统地说明了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诸多突破口。如果以此为契机继续前进,中国医药学界能够较快实现国人企盼的中国新医药学之梦,也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昌盛做出时代要求的贡献。

2 关于医学模式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恩格尔(Engel)医师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西方现代医学模式。这是由于社会发展到了现代,引起人类疾病除了生物因素之外,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日显重要。例如艾滋病、糖尿病、肥胖症、精神病、忧郁症等慢性病,在现代疾病谱中比重大增。然而,当人们正在赞扬和贯彻西方式的三统医学模式的时候,当人们也在寻觅破解现代病症的最佳方案的时候,一个自然而然的人类机遇竟然就明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就是中国倡导已久的中西医药结合的,“生物-心理-社会-自然”的新医药学模式,即崭新的四统医学模式!其中,不仅适应了国际社会提倡返璞归真和回归自然日渐高涨的呼声,也不仅是中医药学中强调自然成分中突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已有深厚基础,而且现代新式的自然因素是要求人类理性认识和主动回归的自然或生态。这就大大促进了健康战略的中国医学特色,并可主动引领世界医学模式新潮流,由此对于崛起中的中国是一个历史的机遇。

3 关于经络实质

文献资料显示在2300年以前,东西方的初民们在认识自身状况方面是基本一致的。例如从大地的水流或渠道联想到人体,“地有经水,人有经脉”(《灵枢》),于是古代中国称之为“经络”,古埃及称为“Channel”,古印度称为“Nadis”。但是在公元前300年,古埃及两位医家发现了神经和脑,于是西方医学就此突飞猛进。然而中国医家强调的“经络”、“气血”、“性命”却盛行至今。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药现代化造就了如《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等总结。该书突破了西医学在“交感性神经(包括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方面的科技漏洞,从而以大量的科研和临床资料证实了经络的科学实质,就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这种认识为“现代神经—体液调节”理论解决了历史渊源和诊治基础。

进一步说,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深刻归纳了“初级类似-中级分化-高级融合”的科学规律。就中西医学来说,在经过2300年的中级分化之后,终于迎来了高级融合的今朝。其中的科学红线是:经络科学实质(即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中医气血理论-神经-体液调节系统-人体平衡系统-生命医学理论-临床应用;其中的学术内涵是:中医学和西医学在经过两千多年各自的螺旋形上升发展之后,从原始和低级的“生命力”认识又统合到了科学和高级的“生命力”认识之中。由此站在生命医学的高度来认识和保护健康是可以事半功倍的。这种战略高度不单解除了中医学千百年的紧箍咒,而且表明在生命科学领域早具理论底牌。这对发挥传统经验,提升中医科学和促进国人健康是有重要意义的,也对促进中西医学的取长补短和融会贯通大有裨益。

4 关于以人为本

中医药学区别于西医药学的最大特点是“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是源于中华文明的整体认识观,如《灵枢》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成就了中医药学几千年的光辉史绩,而且也应该继续在健康战略中作为一种中国特色发挥新时代的主导作用。新医药模式以此为亮点,创新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理论。例如新整理出来的整体生理病理学,即包括细胞-组织调节微系统、经络调节小系统、防御应激调节中系统、生理应激调节大系统、生命应激调节特大系统等机体系统性调节方面的五个层次或系统。这种理论建筑在现代生命医学应激本质的基础上,也有利于解决复杂疾病的多维多层次的调控机制和平衡问题。

另外是科学重组中西药物学,即以古代“经络”、“阴阳”、“脏腑”理论的科学内涵,总结出了以药物针对人体功能状态的现代规律为依据,可将各种中西药物进行有机混合分类,并进行因人而异、因状态而异的科学的辨证论治。再就是临床的个性化诊治,中医药学无可置辩的以人为本的优势,也将在新医药学中得到科学的发扬光大,从而应该在也必定在健康战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5 关于临床应用

5.1诊断:新医药模式在借鉴西医学的基础上,再应用中医学的传统经验,形成了独到又先进的“西医病名+功能状态”的复合诊断法。这样可以提高准确诊断率和指导个体化治疗。由此体现了中国特色的诊治,也能有效降低相关费用。

5.2药物治疗:中西药物联合医治已然成为当代中国医疗的一个特点。再在新医药理论的科学和规范的指导下,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和配合性,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研制新药等,都可以上一个新台阶。

5.3非药物治疗:应用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等,也是保障健康方面的重要中国特色。费用低疗效好不说,特别是对许多慢性病更有独到之处。新医药模式的规律梳理和法则应用,也为扩展非药物疗法增添了科学的保证。

5.4预防养生:不论预防疾病还是养生健体,我国传统医学都有丰富的经验,也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如太极、气功、武术、药膳等,已普及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再在新医药模式的科学引导下,必然会更加提高养生质量和降低“三高”,也会杜绝各种异端邪说的干扰,从而使国人健康走上更加康庄的大道。

6 小 结

勿庸讳言,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家都体会到了中医药现代化的艰巨性。但是,良好的政策氛围和大量的科研资料却催生了新医药模式的创新和总结。实际上,我国近半个多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已经达到了从量变转为质变的可喜时期。例如应时而生的《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的最新进展表明,已经可以用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平台和临床策略,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良好和全面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从而可以充足的底气保障国家战略的圆满实施,也可以提高我国独特的医药学水平于世界。因此可以说,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突破口在新医药学,并且也是一次历史的难得的机会。

R-03

C

1671-8194(2015)17-0286-02

猜你喜欢

医药学经络医药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
论蒙医药学的挖掘与展望
中医药学术语系统研究概述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