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质性肺炎及其肺功能检查的特点

2015-01-24权蓉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间质性病因功能障碍

权蓉丹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肺功能检查室,吉林 延吉 133000)

间质性肺炎及其肺功能检查的特点

权蓉丹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肺功能检查室,吉林 延吉 133000)

间质性肺炎发病机制复杂,其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对其临床表现,病例特征以及肺功能检查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间质性肺炎;肺功能检查;弥散功能

对于肺炎很多人都知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但说到间质性肺疾病,了解的人却不多。肺包括肺实质、肺间质两个部分,支气管、肺泡等属于肺实质,而那些对支气管、肺泡等起着支撑作用的就是肺间质,肺间质性肺疾病(ILD)的病例基本病变是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是临床病例实体的总称,其临床变现具体包括X线胸片弥散性浸润阴影、活动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等[1-2]。肺功能检查对ILD的诊断,严重分级和治疗效果判断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 临床概况

ILD的临床概况总结如下:①重要的呼吸疾病谱之一;②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③占呼吸内科临床病例的15%;④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所有的ILD共有的临床特征均为进行性慢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这是因为ILD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和病例改变,使得临床表现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ILD以活动后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典型的临床症状,早期患者会出现厌食、乏力等症状,后期会表现出劳累或者运动后气短,随着病情发展,呼吸困难加重,至晚期安静休息时亦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并可出现刺激性干咳[3]。ILD的呼吸困难需与心源性呼吸困难进行区别,ILD患者甚少发生平卧性呼吸困难和转卧性呼吸困难,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亦罕见[4]。与肺气肿患者相比,ILD患者并不采用将手置于大腿处以固定上身而补助呼吸的姿势,也不用补助呼吸机。ILD易导致肺纤维化,须谨慎防治。由于很多人在患者初期仅表现为气喘、劳累和不明原因的干咳,症状不明显,在服用抗生素后情况也不见好转,往往导致忽视病情,一旦错过最佳防治时间,病情就可能发展的极为凶险,晚期ILD纤维化明显时,可表现为氧疗无法纠正的低氧血症,甚至可以出现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5]。

2 病 因

ILD按病因已明和未明分为两类。病因已明者占全部ILD的35%,其中以职业性接触为致病原因者为常见,又以无机类粉尘为病因者最多;病因未明者占65%,其中以特发性纤维化、结节病和结缔组织病的肺部表现为最常见,其他病因未明的ILD极为少见[6]。对于病因未明的ILD尚无法预防。病因已明的ILD的预防是对于凡是在大量粉尘环境中工作的各类人员,长期接触刺激性强的气体,如氯气、氨、二氧化碳、甲醛和各类酸雾,放射性损伤者以及养鸟人群等进行重点监测,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X线检查,及时早期发现疾病,及时诊治。

3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对ILD的早期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研究认为,ILD典型的肺功能改变为弥散功能减低、小气道阻塞、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或限制性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并存[7-8]。尽管ILD出现限制性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并存的情况,但其发展趋势仍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弥散功能是ILD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许多ILD患者在无任何临床症状和X线异常出现之前已见弥散功能减低,因此许多文献都认为弥散功能障碍是ILD肺损坏的首发表现。部分ILD患者,其弥散功能的改变常较肺容量的变化更为敏感,甚至在肺容量尚在正常范围时即出现弥散功能的障碍,弥散功能下降的幅度也较容量的改变更大,对有效治疗的反应也更敏感。但是必须注意的是,除ILD外,其他许多疾病也可以导致弥散功能减低,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贫血等,在判断时应首先排除这些病因。临床上常用的肺功能检查诊断方法包括:①肺通气功能检查,目的是判断有无肺活量减少;②弥散功能检查:目的是肺气体交换能力;③肺残气容积检查:目的是了解肺容积改变。

4 中医治疗

间质性肺炎在中医属于“顽咳”之症,中医认为是由于感受风热邪毒,导致痰热阻滞肺络,从而宣肃失司,肺肾虚寒,导致病情反复,经久不愈,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的同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9]。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瑰宝,针对不同的辨证论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间质性肺炎可分为风热犯喉型、痰热淤阻肺型、肺燥型、寒痰水饮型、肺脾气虚型等。在孙妍[10]的研究中,采用补肺益气,活血化瘀的方药使得50例患者中症候显效15例,好转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到81.25%,而在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中改善30例,无变化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沈越[11]的研究中,将88例间质性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而治疗组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肺益气,活血化瘀的汤剂进行治疗,在经过一个疗程10 d的治疗后,44例治疗组中显效3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达到100%,而对照组中的总有效率为84.1%,且治疗组的肺功能改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通过多项研究表明,采用中药疗法治疗间质性肺炎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且临床并发症少,虽然不能根治患者的疾病,却能通过固本养根,达到改善患者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ILD的发病人群原本以四五十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00多例ILD患者中,30岁以下的占整个发病人群的10%,在年轻人中的蔓延速度之快也颇难费解。作为一种罕见的呼吸道疾病,国内外学者都在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只能以控制病情为主。ILD与一般肺炎不同,普通肺炎细菌侵袭的往往是肺泡,而ILD感染的是肺泡之间的隔膜,因此治疗更为棘手,发病也更为严重,最后出现的症状就是肺逐步纤维化、呼吸困难、低氧、肺不张。天气、吸烟以及室内环境变化都是可能影响ILD发病的因素。如果进行科学、系统的治疗是可以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命。

[1]陆青.402例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4.

[2]Masatsugu N,Toshihiro H,Mitsuko H,et al.Smoking history and underlying lung disease are associated with poor outcome in patients developinginterstitial pneumonia during low-dose amiodarone therapy[J].J Arrhyth,2013,29(1):5-8.

[3]黄忠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10):775-776.

[4]蒋婷婷,王炯,刘荣玉.血浆脑钠肽测定在肺源性和心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3,34(4):437-439.

[5]韩峰祥.34例肺弥漫性病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97-99.

[6]叶俏,代华平.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分类和诊断的新进展[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5,33(1):69-72.

[7]毛静.14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肺功能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141-142.

[8]Eugene J,Ruchira R.Bronchiolitis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 a pathologic study of 31 lung biopsies with features intermediate between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organizing pneumonia and 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J].Ann Diagnos Pathol,2008,12(3):171-180.

[9]宋丽燕.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间质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8):236-237.

[10]孙妍.中药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 7(3):161.

[11]沈越.中药治疗44例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6):79-80.

R563.1

A

1671-8194(2015)17-0278-02

猜你喜欢

间质性病因功能障碍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间质性肺炎知多少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