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
2015-01-24邹小燕
邹小燕 牛 鹏
(1 河南中医学院教务处,河南 郑州 450000;2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
邹小燕1牛 鹏2
(1 河南中医学院教务处,河南 郑州 450000;2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建设和开发优质的护理学网络课程是现代护理教育中面临的新课题,以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为例,阐述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设计原则、建设体会,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反馈情况获得学生的需求及存在问题,以助在以后的建设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网络教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2014年我校开始加大对网络课程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妇产科护理学借助于我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将本课程用于护理本、专科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教学中,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跨时间和空间的学习环境,在加强学生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提高师生间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该网络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应用体会进行介绍和探讨。
1 《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本科专业的一门临床专业课,也是护理执业注册考试的主要课程,在护理学的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开展及各门课程设置的调整,此课程的学时数也由原来的72学时减少为56学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传递大量教学信息和学科前沿信息的需要。且妇产科护理学中部分内容涉及到女性患者的个人隐私,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用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则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递大量丰富的信息,并有直观形象的优势,借此弥补传统教方法的不足,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自主性,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 《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的设计
《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在我校的网络课程平台中进行,由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材料、课程通知、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笔记、课程作业、在线测试、试题试卷库、课程互动等模块组成。
2.1网络课程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扩大了学生获取的知识信息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模块介绍了课程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的安排,帮助学生对本课程进行初步的了解及知晓教学的具体安排,而教学材料模块则提供了课程相关的大量信息,如教师的授课课件,电子教案、图形、图像、教学视频、操作视频及课外拓展内容,资料内容有教师现场教学视,有教师收集的课程学习相关的文字、图像、操作、视频等信息,学生可通过丰富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身程度选择不同的内容和项目进行学习。如进度较慢的同学可以回顾教学课件来帮助理解和消化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内容,程度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课外拓展内容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学习课堂上未讲到的知识。此模块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相关信息,节约了学生获取相关学习资源的时间,且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测试、试题试卷库进行测试,以了自身的学习程度,帮助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巩固和运用,作为有效的自我检测方法。
2.2网络课程提供学生交流、师生互动平台,促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与合作,利于对学生形成性成绩的评价。
课程通知模块可以及时向学生发布各类信息,如需预习准备内容、复习内容、提交作业内容及时间、课程安排等。答疑讨论模块是一个应用较多的部分,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及教学时间限制,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师生间的沟通途径也基本限于课间休息的短短几分钟内。通过答疑讨论的平台不仅可以做到师生的良好沟通,也给学生之间沟通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且增加了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同学之间的沟通,学生的问题既可以由老师作答,也可以由其他同学作答,集思广益,利于学生思路和视野的开阔。教师可以通过课程作业模块布置作业,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做完并提交后,教师可以在线或打包下载后进行批改,通过课程问卷模块可以进行课程的相关问卷调查,不仅可以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和方法、理解能力、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思想品德等全面的情况,也可以在课程中或课程结束用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收获、感想等,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此外,目前高校教育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中形成性评价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可以为形成性成绩评价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体会
3.1学校平台的建设和投入是本课程网络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保证。近两年来,我校在信息化建设及网络课程建设上非常重视,在设备和技术上的进行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网络课程平台的引进为各门网络课程的建设做好了基础保证,多个自动录播教室和多功能演播厅的建立使教师课程全程录制更容易实现。本课程能够做到正常授课的同时保证全程授课视频上网就是在我校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顺利完成的。
3.2内容的实用性和界面的易操作性是保证学生使用的基本保证。关于影响学生使用网络课程的影响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际沟通,调查结果显示:决定学生是否使用网络课程的因素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内容的实用性和界面的可操作性。97.2%的同学认为如果学习资源的内容如果和课程内容比较贴近、对复习、预习及扩展学习比较实用,他们就会增加访问次数和使用时间,反之如果资源内容实用性不强,他们就认为没有使用的必要,使用次数就会大大减少。93.6%的同学认为界面的易操作性是影响他们使用网络课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由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只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获取学习资源、课程互动、答疑讨论包括在提交作业时,如果界面操作简单易行,使用方便,他们就会经常使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或出现如找不到选项按钮、无法提交评论、作业提交失败等问题时,就会大大影响到使用的积极性,学生认为大部分时间应该花在知识的学习上,而不是怎样去使用网络课程上。鉴于以上的调查结果,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及以后我们力求做到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界面的操作尽量做到简单易行。
3.3内容的先进性和资源的生动性是调动学生使用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在网络课程的建设中检索查阅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引用了大量比较权威的数据和最新数据,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能够获得学科发展前沿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在网络上展示教师教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兄弟院校学术研究进展、学生论文等,以帮助学生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借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其发展创造能力,增强学生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女性患者的个人隐私,实践课示教及临床见习会有诸多困难,因此教学资源中知识的表达形式除传统的语言、文字以外增加了大量的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形式,使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的更加生动呈现[2]。90%以上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动手机会严重不足的教学矛盾。
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是对现代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辅助手段和方法,现代的课堂教学有利于知识的系统传授,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规模培养人才,但却过分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或独立性受到限制,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独创性。网络课程的使用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参考[3]。通过为期一年的网络课程的建设及在教学中初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然因建设及使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在以后的实践中应不断积累经验,针对具体问题及时改进和完善,才能使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其价值和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1]郭冰滢,朱修文,冯春燕.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护生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8):760-761.
[2]莫洁玲,凌银婵.仿真教育技术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1B):67-69.
[3]张丽平.对外科护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230-1231.
R47
C
1671-8194(2015)17-02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