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2015-01-24依颖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真菌性鼻窦鼻窦炎

依颖佳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依颖佳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目的 整理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其临床症状和治疗结果,总结临床治疗经验。结果 在选取的例患者中,所有患者经住院治疗,全部康复出院,并对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随访结果为72例完全治愈,复发8例,复发患者经过再次手术后最终治愈且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患者的痊愈率为100%,复发率较低,对彻底去除病灶,保障鼻窦的引流畅通和通气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

真菌性鼻窦炎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特异性鼻窦炎[1],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鼻炎类型。致病因是因为,大部分患者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进行抑制,或患有糖尿病等原因,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造成鼻窦的真菌感染。进而导致患者对此类病症的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现状。而通过内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也产生了新的突破,有效的解决了该症的治疗现状[2]。本文通过对所选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鼻内镜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6.8±2.6)岁。其中,糖尿病合并症患者5例。单侧鼻塞患者35例,双侧鼻塞患者30例。涕中带血患者10例,鼻腔异味患者5例。通过内镜检查发现,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中鼻道黏膜水肿和中鼻道脓性分泌物,并且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胸闷症状。其中,出现鼻中隔偏曲25例,下鼻肥大28例,鼻息肉16例,中鼻道干酪样物分泌11例。

1.2方法: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出现鼻息肉患者进行鼻息肉的摘除。通过不同的内镜和手术设备将患者鼻窦腔里的真菌团和脓液清除干净。并对患者真菌感染部位通过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直至鼻窦腔中的菌团清洗干净。检查患者的筛窦、蝶窦、额窦等几个部位进行菌团检查。发现出现上述部位病变者,对其进行菌团冲洗和生理盐水的冲洗和清洁。同时对存在鼻中隔偏曲、下鼻肥大等鼻腔结构不良的患者进行矫正。

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的术腔进行生理盐水和大庆霉素的冲洗,以保证患者的术腔黏膜能够得到良好的恢复。对患者的止血海绵进行定时更换,以保证患者新生病变能够及时清除,确保患者的术后效果。在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跟踪药物治疗,使用鼻用激素和克拉霉素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确认患者的康复情况,在患者发生病情反复后对患者进行检查或二次手术。

1.3疗效判定: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康复时间和手术次数进行分析。疗效判定分为四个阶段,对患者的上皮化时间进行比较。上皮化在术后3个月内的判定为一期治愈,术后6个月内术腔上皮化的患者评定为延期治愈。对术后6个月内感染情况加重或无明显变化的患者评定为迁延治愈,对手术后炎症未消退且持续1年以上,或需要短期内进行二次手术的患者的疗效判定为呼无效。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选取的80例患者中72例患者完全治愈,复发8例,复发患者经过再次手术后最终治愈且无术后并发症。其中一期治愈患者为42例,延期治愈患者为30例。首次治疗无效进行二次手术的患者为8例。经过二次手术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最后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出院后经过1~3年的随访,病情无复发现象。

3 讨 论

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真菌感染疾病。患者的致病原因大致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等终身性代谢系统疾病且长期的使用抗生素等药物[3]。另一种则出现时间较短,一般被认为是完全健康的人群,因滥用抗生素或环境污染导致的。这中原因也是现代社会真菌性鼻窦炎大面积爆发的主要原因。随着发病机制的改变,该症的临床诊断率也逐年提高。而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占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中的绝大部分。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涕中带血且有异味等症状。本文通过讨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病理特征和通过鼻内镜对该症的治疗效果的分析[4-6]。总结出鼻内镜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优势,通过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具有创伤小、操作细致、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并可以对患者鼻腔或鼻窦的结构病变进行快速有效的纠正和清除。对患者的身体负担小、手术效果高。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1]赵亮,谢洪.鼻内镜下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5例[J].中国内镜杂志,2012,23(3):311-314.

[2]刘瑛.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4):37-38.

[3]武大伟,王建亭.96例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病案,2014,15(3):78-79.

[4]袁帅.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108-109.

[5]盛平忠,刘丹,万浪,等.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8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3):58-60.

[6]陈春霞,霍秀红.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27例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3):339-340.

R765.4+1

B

1671-8194(2015)17-0145-01

猜你喜欢

真菌性鼻窦鼻窦炎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高危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