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昌宝治疗肠梗阻胃扭转呕吐案

2015-01-24吕秀梅指导吕昌宝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12期
关键词:玄参枳实桂枝汤

吕秀梅 指导:吕昌宝

1.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046000 2.山西长治医学院

吕昌宝治疗肠梗阻胃扭转呕吐案

吕秀梅1指导:吕昌宝2

1.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046000 2.山西长治医学院

吕昌宝;肠梗阻;胃扭转;呕吐

吕昌宝教授从医40余年,精于内妇儿科,治疗疑难重症,常收逆流挽舟之效。治疗呕吐重症10余例,疗效显著,现特选1例书之,以见一斑。

患者某,女,35岁,2004年4月9日初诊。主诉:呕吐50 d余。

患者于50 d前下午下班在寒风中骑自行车回家,猛然听到其公公生重病住院,受到惊吓,遂精神紧张,慌忙进食后,又急忙骑自行车赶往医院,见到公公病重卧床抢救,精神更为紧张,即出现呕吐症状。此后进食后,胃脘腹部胀满,小腹部胀满甚时鼓起大包,每天呕吐1次,吐后胃腹胀满稍缓。经住多家医院治疗,呕吐不仅未止,反而加重,半天即呕吐1次,需吐出全部胃内容物方止,伴有黄绿色稀水。食欲不振,进少许稀软食物,亦吐净为止,大便干结,4~5 d行1次,小便色清无痛,尿量偏少。多家医院分别做各项检查后诊为:十二指肠淤滞症,反流性胃炎,不完全性肠梗阻,胃扭转。2004年4月5日B超示:腹水少量。消化道造影示:左下段肠管局限性扩张伴蠕动消失。2004年4月7日CT示:下段小肠不全梗阻。望之:极度消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奄奄一息,面色萎黄。家属述病已日久,治无疗效,住院多家,花费6万余元,已准备后事,仅请求尽力救治,治好感谢,不愈无怨,尽心而已。问及既往病史,19岁时患腹膜炎治愈。舌质淡红有瘀点,苔白厚,脉弱。西医诊断:①十二指肠淤滞症。②反流性胃炎。③不完全性肠梗阻。④胃扭转。中医诊断:呕吐重症。辨证: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胃气不降,腑气不通,气血亏虚。病机复杂,诸病丛生,急则治标,止呕为先,先进饮食为第一要务。治法:健脾气,升提中气,降胃气,通便理气,兼补气血。方剂:用自拟健胃降逆汤加减。药物:党参15 g,焦白术15 g,云茯苓15 g,制半夏10 g,陈皮15 g,柴胡10 g,升麻10 g,生黄芪30 g,当归10 g,桂枝10 g,炒白芍30 g,代赭石30 g,黄连6 g,生山药30 g,枳实15 g,厚朴15 g,大黄(后下)10 g,玄参30 g,神曲10 g,甘草10 g,生姜3片,大枣3枚。5剂,每日1剂,水煎服。

4月16日二诊:服上方5剂,呕吐减轻,2天呕吐1次,近3天未呕吐,食欲好转,大便3 d行1次,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弱。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继服上方5剂。

4月26日三诊:服上方5剂,呕吐未作,食欲不振,胃受凉则胀,大便3~4 d行1次,舌质红,苔薄白,脉弱,上方加桔梗15 g,5剂。

5月17日四诊:服上方5剂,未再呕吐,胃胀满发硬,曾有腹膜炎史,大便由于食物偏少稍硬,2 d行1次。舌质红,苔白厚,脉弱小弦。考虑病由感受风寒、惊吓、紧张而致,服用前方,标病已除,故而治本,方用桂枝汤,玉屏风散、小承气汤加减而成。药用:桂枝10 g,炒白芍30 g,炙甘草10 g,生黄芪20 g,焦白术15 g,防风3 g,枳实10 g,厚朴10 g,苏子15 g,大黄(后下)10 g,玄参30 g,桔梗15 g,神曲10 g,生姜3片,大枣5枚。5剂。

5月24日五诊:服上方5剂,未再呕吐,食欲好转,精神好转,胃脘不胀,进食不适则胃稍痛,小腹稍硬,大便2 d行1次。5月17日腹透示:肠蠕动差,盆腔液平,左半结肠有积气。舌质红暗,苔薄白,脉小弦。上方加木香10 g,云茯苓30 g,薏苡仁30 g,5剂。

6月11日六诊:食欲好转,食量增加,每顿小半碗饭,每日进食4次,腹胀轻微,大便1~2 d行1次,通畅。上方加槟榔10 g,6剂。

7月5日七诊:食量明显增加,每顿饭1碗多,面色红润。仍上方5剂。

9月17日八诊:服上方5剂,未再呕吐,左下腹部肠梗阻处不鼓包,仅受凉时该部位稍有不适。食欲好,精神好,体重增加,面色红润,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弱小弦。上方加赤芍15 g,5剂巩固疗效。

2005年1月10日告知,病已痊愈,体康如初。感谢之情,溢于言表。至今体健,呕吐未作。

按:该患者病由骑车中感受风寒,劳累中受到惊吓,慌忙中快速进食,急忙中又紧张,而引致呕吐。早期治之较易,健脾温胃、疏风散寒、降逆止呕即可。但未服中药,住院输液,迁延日久,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胃气不降,气血亏虚。由于病机复杂,诸病丛生,既有十二指肠淤滞症,反流性胃炎,胃扭转,又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多端,精神委顿,消瘦至极。急则治标,止吐为先,先进饮食为第一要务,“有胃气则生”。故用自拟健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自拟健胃降逆汤由四君子汤、六君子汤、旋覆代赭汤加减而成,其基本方为:党参,焦白术、茯苓、陈皮、枳实、厚朴各15 g,半夏10 g,代赭石(研末)30~60 g,槟榔10 g,黄连6 g,神曲10 g,甘草6 g。共奏健脾胃、暖中焦、化痰湿、降逆气之功效。加减:胃脘疼痛明显者加高良姜10 g,香附15 g;气虚甚者加生黄芪50 g;有瘀血或病久者加桃仁9 g,红花9 g,赤芍15 g,丹参24 g;有合并症亦可随症加减。由于本例中气受损,脾胃气机不行,推动无力,故加入生黄芪、当归、柴胡、升麻,与党参、焦白术、陈皮、甘草共取补中益气之意,中气健旺,气机运行,胃气能降,梗阻缓解,呕吐亦除。由于感受风寒,故加入桂枝、白芍,取桂枝汤之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温中散寒,又能缓解胃肠痉挛,以取止呕、缓解肠梗阻症状之效。又用枳实、厚朴、大黄,取小承气汤轻下热结之意,气行便通,胃气下降,呕吐可止。加入玄参以滋阴液,补阴之不足,润肠以通便。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旋复代赭汤、桂枝汤、小承气汤,六方合用,丝丝相连,环环相扣,都是为了健脾气,升提中气,降胃气,通便理气,兼顾气血,围绕止吐而组方、配方、选药,故能药中肯綮,效如桴鼓。一诊5剂而显效,二诊而吐愈。三诊加入桔梗也是为了升提中气,促气升降。

至于四诊改用桂枝汤、玉屏风散、小承气汤是为治肠梗阻而立方。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温中散寒,解除肠胃痉挛,以除梗阻。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健脾补血,提高机体免疫机能;防风能解痉,缓解胃肠痉挛。小承气汤行肠气,降胃气,通便结,促进肠蠕动,解除梗阻。加入苏子降气,加桔梗以升气,与枳实、厚朴相伍,升则得升,降则得降,气行则便通,便通则梗阻得除;加入玄参以滋阴液,补阴津之不足,润肠以促通便;加入神曲以健胃护胃。全方共起健脾温胃、补气降气、通腑散结之功,故能治肠梗阻。五诊加入木香、茯苓、薏苡仁,助温中行气,渗利湿邪,以除盆腔积液。后加槟榔行气,赤芍活血,标本主次兼顾,主次分明,梗阻得除,疗效显著。

综观该病,呕吐重症,历经50余日,用药10剂,呕吐即除,病已现生机。病机转化,病情复杂,胃反流、胃扭转、肠梗阻,疑难之症,用药36剂,病即告愈。中药之功,实为神奇。体会有三:辨证要准确,用药要对证,治疗要坚持。请同仁教正。

2015-03-30)

猜你喜欢

玄参枳实桂枝汤
中药枳实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桂枝汤在温病中的应用规律研究*
散结良药玄参 食疗有方
张仲景运用厚朴、枳实探析*
玄参良种的子芽分级标准研究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识别真假枳实
地产中药材玄参栽培及加工关键技术
桂枝汤辛温解表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