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农村已婚妇女宫颈癌及妇科疾病患病现状分析

2015-01-24崔红梅李莲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陇东农村妇女河西

陈 亚,刘 青,崔红梅,李莲英,张 悦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 兰州730050)

甘肃农村已婚妇女宫颈癌及妇科疾病患病现状分析

陈 亚,刘 青,崔红梅,李莲英,张 悦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 兰州730050)

目的 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掌握本省农村妇女病及宫颈癌患病情况。方法 对475 845例年龄35~59岁的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75 845例被检查者中,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55.934%;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为0.363%;原位癌患病率0.025%;浸润癌患病率为0.030%。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最高为陇东地区(71.543%),最低为中部地区(37.382%),各地区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 718.430,P<0.01)。陇东地区CINⅡ和CINⅢ患病率分别为0.109%和0.104%,均显著高于河西、中部和南部3个地区(CINⅡ陇东地区与河西、中部、南部比较,χ2值分别为13.804、13.728、22.308;CINⅢ陇东地区与河西、中部、南部比较,χ2值分别为89.078、11.324、12.175,均P<0.01)。河西地区CINⅢ患病率显著低于中部、南部和陇东地区(χ2值分别为44.168、26.022、89.078,均P<0.01)。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CINⅡ和CINⅢ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61、0.762,均P>0.05)。本省宫颈癌患病率为30.262/10万,各地区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94,P<0.01),南部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河西地区和中部地区(χ2值分别为23.743、11.900,均P<0.01)。结论 甘肃省妇女病患病率较高,宫颈癌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生殖道感染;妇科疾病;农村妇女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妇女健康。世界范围内每年约46.6万宫颈癌新发病例,亚洲23.5万人,占总数的一半,我国估计有10万新发病例,约占全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1/5。目前,宫颈癌的筛查是国内外早期发现和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一种常见手段[1-3]。根据“2009年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中“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甘肃省2009至2011年对15个项目县(市、区)的35~59岁有性生活的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筛查,以掌握甘肃省农村妇女宫颈癌患病率基线资料,进一步了解甘肃省宫颈癌患病状况及发病趋势,为宫颈癌的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甘肃省15个项目县(市、区)的475 845例农村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5~59岁。根据甘肃省狭长的地域特点,调查地区由西到东分别为:河西地区(5个市/区、中部地区(4个县)、南部地区(3个县/区)、陇东地区(3个县/区)。

1.2 检查内容

通过“三阶梯”诊断方法对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普查,内容包括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阴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和醋酸染色(acetic acid,VIA)/复方碘染色后肉眼观察(macroscopic observation after iodine staining,VILI)等。对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或VIA/VILI结果可疑或异常者,以及肉眼检查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检查可疑或或异常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1.3 检查方法

为保证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质量,对项目地区(包括市、县、乡级)相关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按卫生部规定的统一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查。询问被普查者月经史、孕产史、既往史、家族肿瘤史、避孕方法等,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由专人填写宫颈癌检查个案登记表,对发现疾病并已明确诊断者,及时提供治疗并进行追踪随访。

1.4 组织病理学诊断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与宫颈癌的诊断标准为组织病理学检查。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分为:①正常或炎症;②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③中度上皮内瘤变(CINⅡ);④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⑤浸润癌。本研究中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包括:CINⅡ、CINⅢ。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χ2检验进行率之间的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检查受检情况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475 845人,受检率100%;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475 845人,受检率100%,VIA/VILI检查126 959人,受检率26.68%,阴道镜检查35 698人,受检率7.50%,病理检查人数9 116,受检率1.92%。

2.2 农村妇女常见疾病患病情况

患各种妇科疾病者298 810人,患病率62.796%。其中,生殖道感染266 159例,患病率为55.934%;宫颈癌前病变1 728例,患病率为0.363%;原位癌118例,患病率0.025%;浸润癌144例,患病率0.030%,见表1。

表1 农村妇女常见疾病患病情况(n=475 845)

2.3 各地区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比较

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最高为陇东地区(71.543%),最低为中部地区(37.382%),各地区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 718.430,P<0.01),见表2。

表2 各地区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比较

2.4 各地区宫颈高级别癌前病变患病率比较

陇东地区CINⅡ和CINⅢ患病率分别为0.109%和0.104%,均显著高于河西、中部和南部3个地区(CINⅡ陇东地区与河西、中部、南部比较,χ2值分别为13.804、13.728、22.308;CINⅢ陇东地区与河西、中部、南部比较,χ2值分别为89.078、11.324、12.175,均P<0.01),河西地区CINⅢ患病率显著低于中部、南部和陇东地区(χ2值分别为44.168、26.022、89.078,均P<0.01)。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CINⅡ和CINⅢ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61、0.762,均P>0.05),见表3。

表3 各地区宫颈高级别癌前病变患病率比较(n)

2.5 各地区宫颈癌患病率比较

本省宫颈癌患病率为30.262/10万,各地区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94,P<0.01)。经两两比较,南部地区患病率(56.419/10万)显著高于河西地区和中部地区(χ2值分别为23.743、11.900,均P<0.01)。

表4 各地区宫颈癌患病率比较

3 讨论

3.1 甘肃省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情况

近几年,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宫颈癌发病率很不平衡,在我国,宫颈癌的分布主要在中西部地区,有明显的聚集现象,且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宫颈癌的发生逐渐受到关注。

本次宫颈癌普查结果显示,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主要疾患,甘肃省农村妇女常见疾病中,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55.934%,与本省以往报道基本一致,而且高于何朝华于2010年报道的四川省生殖道感染疾病患病率(42.10%),但低于穆兰芳于2012年报道的青海省患病率(61.32%),考虑这些与保健知识贫乏、个人卫生与不洁性生活有关。下生殖道感染使宫颈黏膜易隐藏病菌,宫颈受病菌侵袭受损,受损的宫颈上皮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因此,宫颈炎症是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一个主要协同因素。本次筛查结果显示,甘肃陇东地区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远高于本省其余3个地区(P<0.01),本地区CINⅡ、CINⅢ患病率同样最高,提示生殖道感染会促使高危型HPV感染,最终导致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另一方面,提示陇东地区生殖道感染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高,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河西地区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59.622%),但CINⅢ患病率最低(0.016%),提示河西地区生殖道感染患者得到了较好的治疗和控制。

3.2 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其开始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一般从CIN发展到宫颈癌需10年的时间,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在筛查中很容易被发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癌前病变显得极为重要[4-6]。本次调查显示,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为0.363%,略低于何朝华于2010年报道的四川省宫颈癌普查结果(0.54%)。在CINⅢ患病地区分布中,陇东地区患病率高于其余3个地区,河西地区患病率最低,与本次普查中宫颈癌患病率河西地区最低相一致。

据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甘肃省武都区等地的宫颈癌死亡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做好宫颈癌早诊早治工作,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普查结果显示,甘肃省宫颈浸润癌患病率为0.030%,略高于本省以往报道(0.026%),接近全国宫颈癌平均发病率的2倍(15.3/10万)。这与我省地处中国西北高海拔地区,多民族聚居,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等有关。从本省宫颈癌患病地区分布来看,南部地区宫颈癌患病率高于河西地区和中部地区(P<0.01),而在CINⅢ患病地区分布中,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南部地区对于妇女病的诊治、追访及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应加强妇女常见病知识宣传力度,提高我省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以降低生殖道感染患病率;对生殖道感染患者或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导致宫颈癌;应重视我省南部地区(尤其是武都区及成县)宫颈癌患病情况,加大投入,关注高危人群,加强本地区妇女病的追访管理,以达到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目的,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1]Belinson J, Qiao Y L. Shanxi province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study: A cross-sectional comparative trial of multiple techniques to detect cervical neoplasia[J].Gynecologic Oncology,2001,83(2):439-444.

[2]Cuzicka J, Arbynb M, Sankaranarayananc R.Overview of human papillomavirus-based and other novel options for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Vaccine, 2008, 26(10): 29-41.

[3]Qiao Y L, Sellors J W,Paul S E. A new HPV-DNA test for cervical-cancer screening in developing regions: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clinical accuracy in rural China[J].The Lancet Oncology, 2008, 9(10): 929-936.

[4]韦毓, 刘青禧.年轻女性宫颈炎及相关病变发病现状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 19(3): 296-297.

[5]张晓金, 归绥琪.宫颈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1):56-59.

[6]朱亚莎, 周艳秋, 张薇,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 19(5): 425-428.

[专业责任编辑:安瑞芳]

Current situation of cervical cancer and gynecologic diseases among rural women in Gansu rural areas

CHEN Ya, LIU Qing, CUI Hong-mei, LI Lian-ying, ZHANG Yue

(MaternalandChildCareHospitalofGansuProvince,GansuLanzhou730050,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cervical cancer and gynecologic diseases among rural women by conducting cervical carcinoma screening among them in Gansu. Methods A total of 475 845 rural married women aged 35-59 years old

cervical cancer; precancerous lesion;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gynecologic diseases; rural women

2014-06-18

陈 亚(1983-),女,主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刘 青,主任医师。

10.3969/j.issn.1673-5293.2015.01.047

R711.3

A

1673-5293(2015)01-0122-03

猜你喜欢

陇东农村妇女河西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扶贫车间+儿童之家 助力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增收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升级版河西之战
农妇与主妇: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
河西行(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