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

2015-01-24印万庆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期
关键词:球管头颈部螺旋

印万庆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 沈阳 110031)

头颈部血管病变是脑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如果能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1]。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中可以清晰显示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椎动脉及大脑Willis环,可以快速准确的诊断血管病变。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88例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8例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晕、视物不清、黑蒙、言语不清、肢体乏力、思维障碍以及感觉障碍等。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龄27~85岁,平均63.3岁。其中18例患者于1周内先后行DSA以及CTA的检查,经过临床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1.2 检查方法

应用GE Light Speed 64 VCT机。扫描模式为螺旋模式;扫描范围:主动脉弓中部至颅顶;扫描层间隔0.625 mm;扫描层厚0.625 mm;螺距1.375∶1;旋转时间0.4 s;管电压:120 kV;管电流:其中颈部及头颈300 mA;头颅350 mA。扫描全过程使用同步减影技术:进行连续两次的扫描,第1次为平扫,第2次应用对比剂增强,确保两次扫描的球管曝光位置保持相同以及球管曝光起点相匹配即控制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是球管转速的整数倍;扫描时则应用峰值跟踪法。对比剂量65 mL;在右上肢肘前静脉高压注射器团注,注射速率5 mL/s,对比剂浓度370 g/L;注射速率5 mL/s。

1.3 后期处理

根据患者头颈部血管前、后循环分成7组14段,其中后循环分为基底动脉(BA)、椎动脉颅外段(V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颅内段(VA);前循环分为颈总动脉(CA)、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减影后资料输入GE后处理工作站,采取各种重建方式进行各个血管的重建,采用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重建血管结构,其中最大密度投影观察管壁情况,部分斑块应用虚拟内镜技术显示斑块大小以及形态。通过两名放射科医师对CTA及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一致性的诊断意见。根据NASCET[2]根据CT值对斑块进行分类:纤维钙化斑块为(894-31)HU,脂质斑块为(504-12)HU,钙化斑块为(4894-l13)HU。狭窄分级法:将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狭窄率<30%)、中度狭窄(狭窄率30%~69%)、重度狭窄(狭窄率70%~99%)以及闭塞(狭窄率l00%)。

2 结 果

发现颅内动脉瘤6例,动静脉畸形3例,颈动脉体瘤1例,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78例。

3 讨 论

脑血管疾病临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头颈部动脉狭窄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密切,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或者血栓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64排螺旋CTA不仅可以显示血管的走行、形态、结构,同时还可以显示是否有软硬斑的形成,以及斑块的范围、厚度,进行管腔的狭窄程度的判断,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3];而软性斑块通常为不稳定性斑块,边界欠清晰,多与附壁血栓并存,则需要尽快检查治疗;硬斑块密度更高,边界相对清晰,则相对稳定。

CT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CTA可在普通CT检查未见缺血性改变前,显示血管阻塞的部位、长度以及侧支血流的供应,对颈部及wil1is环周围血管的狭窄和阻塞的诊断优势显著。CTA可以清楚显示头颈部血管的软斑以及硬斑,明确管腔狭窄程度以及有无闭塞血管等情况,对重度颈内动脉狭窄者及时进行血管成形术及内膜切除术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CTA在脑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CTA能够清晰显示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的三维关系及毗邻结构,尤其是其可以提供俯视图像,空间关系直观清楚,同时CTA检查不受血肿影响可独立完成诊断;对于手术入路的设计有很大帮助。CTA在颅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颅内动脉瘤是出血的主要原因,CTA对动脉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直径>2.2 mm的动脉瘤即可被发现,根据临床统计其和DSA的相符率高达90%以上,可最大限度地缩短动脉瘤的确诊时间,明确显示出颅内动脉瘤的形状、部位、轮廓、大小、有无血管痉挛、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CTA检查优势在于其简单、无创、快速,尤其对于破裂的动脉瘤以及危重、不配合或无法进行DSA检查者具有很大的优势。

[1]朱玉森,李松柏,韩敏,等.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临床价值的初步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10):755-758.

[2]Garg GF,Michael Eliasziw,Hugh WKB.The 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surgical results in 1415 patients[J].Stroke,1999,30(9):175I-1758.

[3]冯斌,李玉华,薛建平.双源CT在头颈部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放射学杂志,2009,24(10):1087-1089.

猜你喜欢

球管头颈部螺旋
国产CT球管厂商正在崛起
旋风“螺旋丸”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螺旋变变变
CT球管的选购、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头颈部富血供肿瘤的术前栓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