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联合电热灸法治疗颈源性耳鸣79例疗效分析

2015-01-24崔光豪李长慧何春珂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6期
关键词:颈源灸法电热

崔光豪 李长慧 何春珂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电针联合电热灸法治疗颈源性耳鸣79例疗效分析

崔光豪 李长慧 何春珂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电热灸法治疗颈源性耳鸣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选取颈源性耳鸣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电热灸法,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针灸的治疗效果是显效34例(43.04%),有效23例(29.11%),总有效率72.15%;治疗组患者接受电针联合电热灸法的治疗效果是显效48例(60.76%),有效24例(30.38%),总有效率91.1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电针联合电热灸法治疗颈源性耳鸣,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电针;电热灸法;颈源性耳鸣;疗效分析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听觉功能紊乱疾病,尤其是患者的耳内出现了主观感觉声音,但是体外环境中没有相关的声源。颈源性耳鸣是指颈椎急慢性的损伤而导致耳鸣,主要以神经性耳鸣治疗,且忽略了该疾病的致病基础——颈椎病,从而在治疗上出现了延误,影响了临床的治疗效果,因此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颈源性耳鸣又称为脊柱源性听力损害,其主要发病原因是颈部软组织因颈椎的异常增生而出现了异常的牵拉,影响了颈部交感神经或者椎动脉,造成了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供血不足、迷路动脉血管的反射性痉挛和内耳血液循环的不足,从而出现了内耳缺血缺氧、供血障碍和变性坏死的症状,内耳功能出现了紊乱,最终引起了耳鸣和耳聋。电针联合电热灸法具有治本、较强针对性、见效迅速、操作安全、无不良反应、简便易行和疗效持久稳定的优势。我院采取电针联合电热灸法治疗颈源性耳鸣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颈源性耳鸣患者应用电针联合电热灸法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颈源性耳鸣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9例,男44例,女35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6岁;治疗组79例,男45例,女24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6岁。所有患者都有一侧或者双侧的不同程度耳鸣,伴有耳堵塞感,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经过耳鼻喉科的检查显示:耳鼓膜没有器质性改变、内耳结构没有异常,电测听显示“神经性耳鸣”,颈部X线显示颈椎骨质增生。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

1.2.1对照组:所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灸进行治疗,针灸的穴位主要分为主穴和辩证取穴,其中主穴是指听宫、听会、风池、耳门、完骨、翳风和颈夹脊穴六个穴位,辩证取穴是指外关、中渚和阿是穴等穴位。针灸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采用型号为0.35 mm×40 mm的华成针灸针,将针刺入穴位后,得气后采用捻转平补平泻的治疗手法,留针30 min后起针,在此期间每10 min行针1次。隔天1次,共15次,30d为1个疗程。

1.2.2治疗组:所有治疗组患者采用电针联合电热灸法进行治疗,针灸的穴位主要分为主穴和辩证取穴,其中主穴是指听宫、听会、风池、耳门、完骨、翳风和颈夹脊穴七个穴位,辩证取穴是指外关、中渚和阿是穴等穴位。针灸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采用型号为0.35 mm ×40 mm的华成针灸针,将针刺入穴位后,得气后采用捻转平补平泻的治疗手法,其中听宫、听会、风池、完骨、翳风和颈夹脊穴需要进行电针,电针采用KWD-801Ⅰ型英迪电针仪和DAJ-8型祥和多功能艾灸仪,英迪电针仪给予患者连续的波中等强度刺激,其刺激强度主要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祥和多功能艾灸仪可以对风池、完骨、翳风和颈夹脊穴行进行电热灸法,留针30 min后起针。隔天1次,共15次,30 d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患者的颈部活动自如,听力正常,耳鸣现象完全消失或者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闻及,惊吓和疲劳等因素都会诱发耳鸣;有效:患者的听力基本正常,自觉耳鸣的响声变低;无效:患者在治疗前后,耳鸣症状都没有任何变化。

1.4统计学处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数据进行结果比较,卡方检验,应用SPSS11.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显效34例(43.04%),有效23例(29.11%),无效22例(27.85%),总有效率72.15%。治疗组:显效48例(60.76%),有效24例(30.38%),无效7例(8.86%),总有效率91.14%。两组数据比较,显效、有效和总有效率卡方检验,*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听觉功能紊乱疾病,尤其是患者的耳内出现了主观感觉声音,但是体外环境中没有相关的声源。耳鸣的主要表现有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汽笛声、刮风声、蝉鸣声、电机声、嘶嘶声和铃声等。耳鸣的病情具有轻重之分,其中轻者只有在安静时才会感觉到耳鸣,重者会因为耳鸣而扰人不能安心,因此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医认为,五脏之中耳与肾关系最为密切,肾主耳,肾精充沛,则听力正常;肾精亏损,髓海不足,因而出现耳鸣耳聋[3]。颈源性耳鸣又称为脊柱源性听力损害,主要是由颈椎急慢性的损伤而导致耳鸣,它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颈源性耳鸣具有较高音调的特点,也属于感音性耳鸣,常常伴有重听,长此以往会造成耳聋,即为颈源性耳聋[4]。因此,颈源性耳鸣这种疾病千万不可忽视,要及早及时的治疗,否则后果是不可逆的,将无法挽回。然而在治疗颈源性耳鸣时,主要以神经性耳鸣治疗,且忽略了该疾病的致病基础---颈椎病,从而在治疗上出现了延误,影响了临床的治疗效果,因此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颈源性耳鸣的主要发病原因是颈部软组织因颈椎的异常增生而出现了异常的牵拉,影响了颈部交感神经或者椎动脉,造成了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供血不足、迷路动脉血管的反射性痉挛和内耳血液循环的不足,从而出现了内耳缺血缺氧、供血障碍和变性坏死的症状,内耳功能出现了紊乱,最终引起了耳鸣和耳聋。颈源性耳鸣采用电针联合电热灸法治疗,不仅可以对颈部软组织粘连和挛缩等病理改变和颈部异常高应力进行改善,而且可以对紧张的颈部肌肉进行缓解,从而使肌肉的弹性得到恢复,脊柱异常结构及肌肉的内外环境得到调整,颈部的血液循环得到促进和恢复,椎动脉对内耳的供血也得到恢复,使内耳得缺血和缺氧状态得到改善,从而达到了修复内耳微结构和改善内耳功能的目的,最终耳鸣的症状得到减轻和消失。对耳周穴位针刺,不仅可以促进血液与迷路之间的物质交换,而且使尚未完全坏死的内耳细胞和听神经得到修复和再生。耳门、翳风和中渚属于手足少阳经的穴位,而听会、完骨和听宫属于手太阳经的穴位,其中手足少阳经的两经经脉都是绕行在耳部前后,而手太阳经的经脉却入耳中[5]。颈源性耳鸣采用电针联合电热灸法治疗的过程中,电流的持续刺激和电热灸的温热效应对颈部病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联合对耳部局部针灸的直接刺激,让热感传到耳中,不仅有助于改善内耳的微循环和微环境,而且增强了针灸的作用,使治疗效果得到更加持久地保持。本院采用电针联合电热灸法治疗颈源性耳鸣,治疗组的显效48例(60.76%),有效24例(30.38%),总有效率高达91.14%,对照组接受常规针灸的治疗效果是显效34例(43.04%),有效23例(29.11%),总有效率72.15%。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电热灸法治疗后,其治疗效果要优于采用常规针灸治疗的对照组。电针联合电热灸法具有治本、较强针对性、见效迅速、操作安全、无不良反应、简便易行和疗效持久稳定的优势。因此,应用电针联合电热灸法治疗颈源性耳鸣,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 杨玲,罗敏,李辉,等.电针配合电热灸法治疗颈源性耳鸣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8):34-35.

[2] 叶璐,丁淑强.针刺治疗颈性耳鸣2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 (11):779-780.

[3] 吕国洪.中西医结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115-116.

[4] 庞建军.颈复康颗粒治疗颈源性耳鸣和耳聋[J].家庭中医药,2011 (8):46.

[5] 李漾,杨华,张丽,等.艾灸配合电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8):521-522.

[6] 史榕荇,吴建敏,王旭.电针配合电热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 27(7):109.

[7] 苏晓庆,张文然,杜文秀,等.针刺配合正天丸治疗颈椎病型头痛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3,21(12):129.

R764.45

B

1671-8194(2015)36-0214-02

猜你喜欢

颈源灸法电热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研发可电热消毒的石墨烯口罩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学会区分电能、电功和电热
巧辨电能、电功与电热
电热刀具在聚苯乙烯快速成型机上的应用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
瘢痕灸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