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国家节能局
2015-01-23王传剑张程程
王传剑+张程程
王传剑在参与创建华能集团公司之前已经在国家计委工作数十年,并于1982年至1988年期间担任国家计委下的节约能源计划局(下称“节能局”)副局长、局长的职位。彼时,中国的节能事业完全空白,由于能源紧张,国家考虑成立节能局来缓解资源压力。然而,因势而起的节能局在操作项目上并不顺利,其生命力也并没有像同时期的环保局那样长久,仅历经短短六年便被撤销,中国的节能事业也因此搁置。为此,《能源》杂志记者特意拜访了王传剑,听其讲述那段短暂的节能历史。
农村与城市节能并进
在那个时候,国家要成立节能局是破天荒的事情,当时中国的能源很紧张,所以国务院就提出了一个方针,叫做开发与节约并重,也就是开源节流。于是在这种情况下,1982年国家成立了节能计划局,任命我为副局长,那时还没有局长。黄毅诚当时调到计委当副主任,分管能源和机械,他对我个人的情况比较熟悉。我曾经听人事部门的同事说,按照黄毅诚的意见,就是不要配局长。我原来是处级干部,是生产资料处的处长。因为不可能从处长一下子提升为局长,所以我一开始是副局长,从副局长再往上提会比较方便。这可能也是他的想法,希望我来主管节能局。
那么节能局成立以后,到底要干什么?这是最大的一个题目。我当时就针对两点,第一是盯着农村,农村因为1958年的大跃进砍掉了很多树,国家规定要封山育林,但是老百姓要烧柴,没有柴这怎么行。我在农村下了几个工夫,一是在北方搞节柴灶,就是节约烧柴。这在南方是很普遍的,每个炉灶都有壁子,优点是通风好,以及跟锅炉连接得更近,产生的效率更高。这样的话老百姓就会少烧秸秆,封山育林才能够实现。二是针对南方一带搞沼气。因为南方烧的都是树枝,秸秆、稻草很少,而且稻草都给收走造纸去了,没有东西烧。所以我就想到要搞沼气。北方后来也发展了一部分沼气,但是因为温度较低,不容易发酵。不像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发酵。
所以在农村我就盯着这么两点,一个叫节柴灶,一个叫做沼气池。因为这两项工作,当时农业部部长和国家计委联合给我颁发了一个证书,认同我为省柴节煤做的工作,因为那个时候的节能根本没有想到农村,大家的眼睛都盯在工业上。
第二点就是在城市,当时城市有三十万个小锅炉,效率很低,污染程度很大,于是我考虑要把这些小锅炉消灭一大部分。但是这个小锅炉解决起来非常困难。那时我想到可以解决的办法,就是供热。按道理而言,电厂供热是很方便的,它是降低煤耗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我们有30万、60万、100万千瓦机组的基础。那个时候100万千瓦机组基础的煤耗油是300多克每度电。而相比较下来,10万、20万的供热技术也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但是电力部门都不太愿意干这个事情。因为首先电厂一般离城市比较远,供热电厂都要求靠近城市。原来北京有两个供热电厂,现在都成了问题,一个是在天津市,说是要拆到现在也没有拆。另一个电厂在原来的使馆区。到后来在石景山和高碑店又建了两个电厂,北京市靠这四个电厂来供热。供热的效益比较好,但是距离市区较远。
距离相对远的主要问题就是散热量大。主要是保温不好,而且三天两头需要维修,每年都得维修,因为供热水管外面包的是纤维棉,再在外面涂一层灰,这层灰一碰就掉了,年年都要维修,费用很大。那个时候我们就发现德国的一种做法,叫“黄夹克”。即供热管子一出来,他们就包好了保温层。于是我们拿过来一焊接就可以了,整个线路都铺这种管子,只要在接头的部分保温一下即可。我们就相当于解决了保温材料,这种固定的保温材料可以实现远距离输送,大概最远能送三十公里。更重要的是在施工方面也用不着年年去维修。
那个时候很少人搞供热,虽然对于电厂而言是有利的,既降低煤耗又能增加收入,但是过去我们的电很紧张,主要是考虑到小锅炉的效率太低,希望能通过供热来解决一部分问题。
“节能不节钱”
在我做节能工作以来,我总结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国家的节能工作是“节能不节钱”。比如说供热当时就有个问题,管道输送的投资谁来出。当然是地方的供热公司来出,但是地方办这个事情比较难,难就难在挖管道,城市建设已经完成了,要再挖一个管道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成本也非常高。
过去我们基本建设的大项目都是从计委那里拿钱,那么地方的小项目怎么办?节能项目都是一些小的项目啊!节能局成立以后,我们有两笔钱,一笔是国家给的,大概是四五千万,不从计委投资里拿;另一笔是和工商银行商量的,给了两个亿的贷款额度。也就是说,国家贴了一部分钱让我们来改造,同时去解决用电量的问题。
那个时候用电非常紧张,比如华东地区用电怎么分配,都是由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的电力局局长来碰头商量,后来发展到书记来参加协调,因为有电就有产值,没有电就谈不上产值。当时工厂都是开三停四,到了这么一个严重的局面了。大家都抢着用电,最后220伏的电压变成低压运行,非常危险,很有可能就把设备给烧坏了。
当时全国只有国家电力部一家办电,我在国家计委工作,年年的纪要会议中,叫缺电是叫得最响的。
所以我们有了钱,那么怎么去开展电的节能,从而缓解电力紧张的局面。我们去研究节能灯管,但后来发现在国外这种灯管的制造都是机械化、流水线的,但我们没有。其次,我们还得花钱来引进国外的技术,成本根本降不下来。所以节能通道最大的问题就是“节能不节钱”。
实际上,我们当时做节能工作是很吃力的,因为没有任何相关的标准。于是我领导了一个单位做了全国性能源消耗调查,去搞清楚一些主要能源行业的耗能。中央企业的一吨煤耗能多少,一吨水泥耗能多少可以查到,但地方企业的数据都不清楚,还有农村每年用多少电等,都是估算出来的。
所以我们要去做详细的工作去梳理这些数据,把这些数据都综合在一块,最后得出我国每亿产值消耗的能量。这样就可以跟世界上的指标比较。否则,钢铁只能跟钢铁比,煤炭只能跟煤炭比,中国耗能到底是什么情况搞不清楚。最后我们得出的数值,跟世界上的水平比较,我们的工业水平很低,比如耗能高出印度一倍,这在当时确实比较震撼。endprint
接下来,国家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去分析并做能源计划。这些工作在当时来讲,不能说有太大的创造性,但是做这项工作对我们国家做计划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标准缺失
由此,领导开始交给我们处理这些项目的耗能问题。第一就是砖头,中国用砖那么多年,不仅耗能大,占地面积也大。当时我们用的是泡沫混凝土,一般的框架结构隔墙都用泡沫水泥漆块,这种材料既轻隔音又好,但是其缺点便是耗能量很大。我们找到一种比较合理的材料是小锅炉排下来的炉渣加水泥,炉渣比较轻,做墙体是很合适的,但很遗憾,最终并没有推广开来。因为当时建材部并没有做这个鉴定,那么这样一来设计部就不能去实施。实际上,我当时因为这个事情专门跑了几次,但他们并不积极去跟进,因为这里还牵扯到复杂的体制问题,这些算是地方的项目,不归中央部门来管。
其次,就是保温材料,这是节能的隐性题目。室外的保温层好办,但室内的要求就是绝对不能释放有毒气体。过去保温是靠两三层砖头,后来我们想到的是保温材料的办法,这样用的材料更省,效果也好,所以节能。我们曾经花钱买保温材料在东北实验。但虽然实验很多,依然推不开。
原因便是国家对这方面缺乏标准,没有标准,设计部门不能设计,最后有了风险没有人去承担。像德国,在那个时候连一张纸都有标准,但我们国家类似这种标准实在是太少了,而且要花很大精力,标准定不好,危害也会很大。
我在节能局做很多事情其实都牵扯到标准问题,因为设计部门都要经过审查,看这个设计符不符合节能标准,但当时节能标准几乎是空白。节能不像环保,环保有标准。我就跟李鹏总理提出来应该有一套节能标准。但李鹏说节能跟环保的情况不一样。环保是世界性的,当时就有世界标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希望国务院出台一个节能法,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但是那个时候节能事业刚刚开始,领导并不同意搞节能法,他们认为节能局可以做一些具体的规定,但要出台一套法律条件并不成熟。这也跟国家计委的地位有关系,这绝对不是一个部门的事,牵连到各个部门,是综合协调的问题。
怎么节能?对中国13亿人口来讲是一个大题目。要协调各方面制定标准,设计部门才能采用这些标准来节省能源。所以当时我们很多项目都实施不下来。
到后来,计委内部会议上引起了一个问题,我想要增加资金继续做项目,但一个投资基建司的司长不同意,就说王传剑拿了国家的钱,都给地方送钱了。在这个会议上我也跟他呛起来了。实际上,国家给的钱大钱没有,做一个工程都没有可能,节能项目都是打补丁性质。
我在节能局的时候,确实也感觉到了很多事情想办却办不下来,国家对这块的重视程度、投入等也不大,到了1988年,国家能源没有那么紧张的时候,上头就把节能局撤销了。但是国家原来投入的钱和银行的贷款还在,当时在位的国家计委副主任李人俊同意用这些钱成立一个节能投资公司,也就是说是纯商业行为,而不是从社会的角度去考虑。也可以说,从那以后,国内的节能事业几乎算是停滞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