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进口LNG开闸
2015-01-23徐沛宇
徐沛宇
历经多年博弈后,LNG进口权向社会开放已再无悬念,各路民企已开始抢先布局,兴建接收站。与此同时,过剩隐忧也逐渐浮现。
14年前就来到福建湄洲湾工作的荷兰人米歇尔·马克(Michiel A.Mak)或许不会想到,从那以后,他会一直在中国工作多年,并且在福建莆田建起一座LNG接收站,使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成为中国进口LNG最多的民企。
马克现在的身份是宁夏哈纳斯新能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哈纳斯)液化天然气执行总裁。为了使哈纳斯能够更多、更好的获得在福建莆田建设LNG进口接收站的关照,马克12月初专程从香港赶到福州,代表哈纳斯与莆田的政府官员签署一项合作协议。
在一间拥挤的会议室里,马克和莆田的政府代表毗邻而坐。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马克用他掌握并不多的中文努力地与莆田官员做着交流。
马克知道,要顺利建成LNG接收站,必须要获得市级、省级、以及国家发改委的三级审批。“跟政府的沟通很重要,我们要了解政府在考虑什么,同时我们要满足政府制定的标准,我们才能获得批准。目前我们正在和相关部门做密切沟通。”马克对《能源》记者说。
要打破三大油气央企垄断LNG进口的现状,最难的不是气源、也不是价格,关键在于获得政府批准。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局面很有可能即将打破。除了哈纳斯,还有新奥、广汇,以及多家民企都已经开始着手建设自己的LNG接收站。
LNG进口权开放给民企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吗?《能源》记者采访的多为业内人士均对此持乐观态度。
不过,LNG进口接收站的建设从规划到投产至少需要三到五年。届时,国内LNG市场或将长期陷入供大于求的低潮,而且现在LNG市场已经有一些过剩的迹象。这些正在着手进口LNG的民企,如果能够成功建成接收站,如何运营则是一个更重要、更长远的问题。
民企涌入打破垄断
从2002 年中海油与澳大利亚签订LNG 购销合同开始,国内的LNG进口量逐渐增长,LNG相关的市场发展也日渐繁荣。2013 年,中国进口LNG 总量为1802.8 万吨,同比增长 22.7%。
费氏全球能源(FGE)报告显示,自2006年中国第一个LNG接收终端广东大鹏投产以来,到2014年8月,中国LNG进口再气化总工作能力已达3460万吨/年,占亚太地区LNG名义接收能力11%。
但这些LNG进口接收站与民企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各个港口的LNG接收站都是由中海油、中石油和中石化三大央企垄断。目前,中海油已在东部沿海地区建立了6个LNG接收站,再气化能力2360万吨/年,其还计划新建和扩建更多LNG进口终端。中石油旗下则有3个投产的LNG进口站,再气化能力1000万吨/年。中石化首个接收站——青岛LNG接收站也于近日建成并运行,此外,中石化在建及筹建的还有广西、天津、温州、江苏等4个LNG接收站。
央企发展LNG进口业务的心情如此热切,民企怎会只甘心做看客。如今,一批有志于LNG领域大发展的民企都已经在积极布局进口LNG接收站。令民企欣喜的是,2014年11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燃气基础设施,参与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等设施建设。
作为拥有国内最大LNG加工厂的民企,哈纳斯还想成为国内进口LNG最多的民企,成为LNG产业异军突起的一匹黑马。
马克接受《能源》记者采访时表示,哈纳斯集团在福建莆田和广东珠海的LNG接收站已经进入前期准备工作阶段,未来还将在山东日照等其他地区考察建设LNG接收站的情况。“我们正在与各级政府做密切沟通,LNG接收站获得政府批准问题应该不大。”
“我们在LNG产业方面还有更多的布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各大经济圈的市场我们都想去占领,我们计划在LNG全产业链上做一番大事业。”他说。
对哈纳斯来说,介入进口LNG行业还源于其对国际形势的看好。马克拿出一张白纸,画出图表、数字,一边展示一边对《能源》记者说,澳大利亚正在建设一些新的液化天然气项目,美国的页岩气产量仍在增加,这两大因素都会增加国际供应。同时,现有的国际LNG合同很多都是20年前、25年前签订的,这些合同将逐渐到期,过去传统的进口大国需求量预计会有所下降,那么一些合同量就可以转供中国市场。综合这几个因素来看,目前对中国公司进口LNG来说是一个好时机。
如果进展顺利,哈纳斯将在2018—2019年期间陆续建成福建莆田和广东珠海两个LNG接收站,两个接收站的年接收能力各为600万吨。届时,哈纳斯将成为国内进口LNG最多的民企。
对于另外两家民企——新奥能源和广汇能源来说,他们计划建设的LNG接收站规模并不比哈纳斯大,但步伐走得比哈纳斯更快。
目前新奥能源和广汇能源两家民营公司正分别在浙江舟山和江苏如东建设LNG接收站。新奥能源相关负责人对《能源》记者透露说,新奥在舟山的LNG接收站及加注站项目的基建工作已经启动,前期建设进展顺利,只待国家发改委的最终核准即可正式开工建设。
广汇能源位于如东的LNG接收站也在推进中,即将开建,而且他们还与壳牌公司就该接收站项目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在液化天然气分销转运站、码头建设等层面展开合作。
另有消息称,除了三大央企和上述三家民企,目前至少还有8家公司在筹备建设进口接收站。“广州燃气、深圳燃气等等很多民企都在计划建设LNG接收站。”安迅思天然气资深行业分析师王瑞琦告诉《能源》记者,粗略预计所有民企未来总共会有超过2000万吨/年的接转能力。
王瑞琦认为,政府是鼓励企业进行投资建设的,民企获得政府核准的可能性是较大的。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规划,LNG的稳定下游用户发展以及国外气源的稳定供应,是他们获得核准的主要挑战。endprint
市场初现过剩隐忧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内LNG开始出现需求放缓的迹象,一些LNG工厂出现亏损,有的甚至停产。一些悲观业内人士的观点是:国内LNG供大于求的情况将一直持续到2015年,甚至还可能至更长期。
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进口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2014年11月,东亚地区进口LNG现货价格同比跌去四成。安迅思数据显示,11月末,安迅思东亚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指数(EAX)11月份的到岸价格为10.525美元/百万英热,而去年同期为18.863美元/百万英热,同比大降44%。
对此,王瑞琦分析说,一是由于今年国际资源价格便宜,国产LNG资源丰富,二是由于今年整体气温偏高,加上价改之后,一些下游用户发展放缓,所以整体呈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从后期来看,LNG市场需求依旧存在,不过如果有较多的接收站一起上马,可能会再次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
国际分析机构也对中国LNG市场持谨慎态度。FGE报告称,近年中国新增再汽化能力已超过LNG进口增量,LNG接收能力的利用率已从2010年的76%,降至2013年的52%。预计到2015年,中国LNG进口2840万吨/年,2020年接近5200万吨/年。中国计划建造的LNG接收终端拉了一个长单子,存在能力过剩的高风险。
尽管业内存在悲观情绪,但民企对国内LNG产业仍然保持着热情和乐观的态度。马克举例说,日本那么一个小的国家却有数十个LNG接收站,因为日本每年需要大量进口LNG,所以他们能容纳那么多的接收站。中国现在的经济快速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增加也十分快速,目前的接收站接产能仍不能满足短期内中国总的液化天然气需求,需要更多的接受站来支撑,并不存在过剩的风险。
与此同时,马克认为,国际LNG市场供求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很可能会从一个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对哈纳斯而言,“2、3年后市场形势发生变化了,我们再去签国际进口协议就会更有利。而且我们并不会跟一个供应商签订全部的进口量,可能会跟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各签一点,同时,我们可能会长协和现货分别签一部分。”
围绕其正在筹建的LNG接收站,哈纳斯正在相关区域配套建设下游加注站。除了在华北地区建设加注站的计划,现在哈纳斯也开始在福建,尤其是莆田接收站周围规划新建加注站。
同样,新奥也不惧过剩风险,对LNG产业仍然在积极加码。据新奥内部人士透露,新奥进口LNG的决心已十分坚定,国家发改委的“大路条”估计很快就能批下来了。目前国际LNG现货价格走低,新奥还正在通过租用船舶和港口的方式进口LNG,以销售到国内市场。
新奥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玉锁对《能源》记者说,新奥的舟山接收站一定会成为第一家获批的民营LNG接收站。
IHS中国能源总监周希舟认为,国际LNG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价格走低有利于中国公司进口LNG时获得更多的议价权。不过周希舟提醒说,如果国际LNG长期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跌,一些供应商可能会选择停产或减产,中国公司在进口时要注意防范风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