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电价改革提速

2015-01-23范珊珊

能源 2015年1期
关键词:输配电电价市场化

范珊珊

在中国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电价改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过去2014年间,对于电力行业而言,关于电价的调整政策都在向着价格市场化方向努力。

1月,发改委发布完善水电上网价格形成机制。今后新投产水电站,跨省跨区域交易价格由供需双方参照受电地区省级电网企业平均购电价格扣减输电价格协商确定;省内消纳电量上网电价实行标杆电价制度,标杆电价以省级电网企业平均购电价格为基础,统筹考虑电力市场情况和水电开发成本制定。

8月,发改委近日印发《关于疏导环保电价矛盾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自9月1日起在保持销售电价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适当降低燃煤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0.93分钱,腾出的电价空间用于进一步疏导环保电价矛盾。

对发电日子刚刚好过的发电企业而言,煤电上网电价下调带来的是利润的损失。而政府需要在控制污染排放和保障电力供给间寻求平衡点。

2014年,有关电力改革的呼声贯穿整年。在2002年实现“厂网分离”之后,电力改革难以推进的症结在于难以理顺的电价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这也就意味着电价市场化改革有可能成为电力改革的突破口。

长久以来,我国对电价管理总的原则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政府部门实施行政定价外,对电网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而电网企业通过吃差价的方式进行获利,也被视为世界上电网企业最落后的一种盈利模式。

电价的变动都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在反应市场供需变化上相对滞后。特别是在火电行业,一端是市场化的煤炭定价,一端是被管制的上网电价。以至于在发电集团形成的十几年间,和煤炭价格联动的滞后,造成了发电企业数年来的亏损局面。

2014年,煤炭价格不断走低以及电力需求增长可能不及4%,长久以来,困扰国家主管部门的煤电价格联动矛盾不再突出。电力过剩以及即将启动的电力改革,也为直购电的推出以及竞价上网埋下了伏笔。

从2013年开始,国家能源局推动下的直购电试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电力企业愿意降低电价来提高发电小时数,在相对宽容的供给环境中,用户也比较容易通过直购电来获得低电价。而统购统销模式的改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电网企业利润受到影响。在电网、发电企业以及大用户之间的博弈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电力行业多买多卖市场的形成。

国家主管部门也意识到无论是正在推进中的直购电以及未来可能要进行的售电侧改革,必须厘清其中一个关键环节——输配电价。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黄少中就曾撰文,在输配环节上,电网主辅、主多分离改革进展缓慢,输配电成本费用不清晰,输配电成本约束机制未能形成,独立的输配电价机制未能建立,电网企业维持买进卖出、独家经销电量局面,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与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市场地位严重不对等。由于缺乏独立和合理的输配电价,大用户直购电交易面临诸多困难和阻力。

2014年11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深圳市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通知》,正式启动了中国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的试点。通知指出,在深圳市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将现行电网企业依靠买电、卖电获取购销差价收入的盈利模式,改为对电网企业实行总收入监管。即政府以电网有效资产为基础,核定准许成本和准许收益,固定电网的总收入,并公布独立的输配电价。同时,明确了输配电准许成本核定办法,建立对电网企业的成本约束和激励机制。

此前,我国基本没有独立的电网输配电价。此次深圳试点最大意义在于通过试点摸清电网的资产情况,从而为其他各地输配电价的出台提供借鉴。

输配电价出台最大的意义在于,如果政府根据相对平均成本和允许利润,对电网企业进行单独定价,电网企业就将告别“吃差价”的盈利方式,而是成为真正传输电力的公用事业单位。就像某位前能源局官员说的那样:“标杆电价最多是个过渡性措施,是因电价改革滞后‘不得已而为之。还是要加快电价市场化改革进程,尽快转为由市场供需关系形成电价。”endprint

猜你喜欢

输配电电价市场化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探索电价改革
减少线损条件下的输配电技术创新探讨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收支平衡分析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浅谈输配电体制与管理模式
浅析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