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思维翻译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研究
2015-01-23熊萍萍许燕
熊萍萍 许燕
摘 要:本文以普通高校61名英语本科专业学生(实验组和控制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研究法,辅以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法,对比分析了以“讲授+练习+讲评”为特点的传统翻译教学模式(控制组)和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讨论总结”为特点的有声思维翻译教学模式(实验组)的教学成效。结果表明:(1)实验组的教学成效显著优于控制组;(2)有声思维翻译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协作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关键词:有声思维;翻译教学;实效研究
1.引言
长期以来,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讲授+练习+讲评”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采取的主要教学手段是译文评析或原文/参考译文对比,强调的是翻译产品(结果)。这么做固然可以揭示一些常用的翻译策略和语言差异,对翻译教学有也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无论这些“终端产品”是学生的翻译作品,还是教师推荐的参考译文,都很难让学生知道它们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学生除了在语言上进行流于表面的借鉴和改进以外,很难在翻译能力方面获得实质性的长进。因此,揭示翻译时的分析决策过程,将大脑中所进行的活动“明示化”,将十分有助于弥补翻译教学中的“过程揭示空缺”, 对学生翻译能力提高大有裨益(张倩,2010)。而“有声思维法”正好为这么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有声思维法最先是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收集数据的一种方法,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所谓有声思维法(think aloud poroteols),简单说就是让受试者在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时,随时口述自己在完成任务时大脑的所思所想。所谓有声思维翻译教学模式,就是在设置真实的翻译任务后,教师口述自身面对该任务时的思维,为学生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和搭设“脚手架”,并为学生完成翻译任务提供协助和指导;学生通过师生间和同学间翻译思维交流,培养自身翻译思维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翻译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林长洋,2012)。近年来,虽然有声思维应用与外语课堂教学的研究迅速增长,但国内相关研究多为理论性或轶事性的研究(李德超,2008;田细蝉,2010;林长洋,2012;刘艳春,2013,;邓颖,2013;),但对于系统性采用有声思维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此,笔者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以江西某普通高校61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对象,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有声思维翻译教学模式和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影响下的学生翻译学习成绩是否有差异?原因如何?(2)有声思维翻译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协作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效果如何?本文报告了此项研究的结果、分析了相关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对策。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参加该项研究的对象为江西省某普通高校外国语学院商英09本(1)和商英09本(2)两个自然平行班级的学生,共计61名,共同参加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两个班使用相同的教材,由同一位教师执教。其中本(1)为实验班,共30人,在经过有声思维法的培训后,采用有声思维翻译教学模式;本(2)为控制班,共31人,采用传统的翻译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验结束后,选取实验班30名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并在实验班分别抽取高(90分以上)、中(80-90分)、低(70-80)水平组2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
2.2研究工具
(1)实验研究:本研究采用的实验研究工具主要为前测和后测试卷。前测为两个班级上个学期的综合英语期末测试试卷,通过对比平均成绩和翻译题型平均得分,发现无显著性差异。后测试卷系自行编制,测试项目包括句子翻译和段落翻译两部分,满分为100分,汉译英与英译汉各占50%。测试卷的评判标准参照英语专业八级测试翻译部分的评分规则。
(2)调查问卷: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系笔者基于其他学者的研究,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自行设计的,用中文作答。问卷主要从有声思维翻译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翻译能了、自我监控能力、协作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几个维度进行设计,共计10项,都是单项选择题,即“同意”、“不同意”、“不确定”。
(3)访谈问卷:为了让学生更真实、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所有的访谈都是用中文进行的,访谈主要采取以下访谈纲要:你在进行有声思维活动时遇到过困难吗?什么样的困难?你觉得有声思维翻译法的哪个环节让你最感兴趣?请谈谈你对有声思维翻译课堂的体会?
2.3数据收集和分析
实验研究的前测数据在教学实验前进行收集和分析,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级进行后测,测试时间为2个小时,并收集相关数据;测试结束后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实验研究的前、后测数据和问卷数据分别运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7.0的配对样本T检验和频数进行数据分析。
3.研究结果与讨论
3.1实验研究結果与分析
笔者在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后测成绩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以探究有声思维翻译教学模式和传统的翻译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效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见表1和表2。
根据表1,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平均分高于控制组,实验组为82.8800,控制组为77.8800。成对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显示,实验组与控制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t值为3.366,双侧显著值为0.003,小于0.05。也就是说实验组成绩优于控制组,并且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测试结果显示,运用有声思维翻译教学法的实验组教学效果要显著优于运用传统方法教学的控制组。有声思维教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翻译教学方法,在提高学习者整体翻译表现方面有着显著作用。有声思维法不是采取翻译教学中常见的先理论后练习的理论推演法,而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法。它强调教师在教学初期的支架作用,要求教师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同时更注重学生翻译思维的显性化与可视化,这个过程既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领悟进步的过程。此外,还提供了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反省译文的机会。在新模式中,教师通常是归纳学生思维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翻译活动的特点,然后再提升到理论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相比较而言,传统教学方法是采取一种规定性立场,事先定好教学目标及学生需掌握的要点,但有时可能会过于理想化,或是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而新模式则是采用描写性立场,其结论均是源自对学生可观察的翻译认知过程和特点的总结,这更符合学生获得翻译能力的认知过程,也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确实需要。因此,有声思维翻译法更能促进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3.2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大部分学生(80%)表示喜欢有声思维的翻译课堂,认为有必要采取有声思维法来增强学习效果(76.7%)。这说明在翻译课堂中运用有声思维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76.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有声思维示范能有效帮助他们进行翻译,但还有7%的学生持否定意见,17%的学生持模糊态度。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自行领会教师的这种示范帮助,能自觉依靠教师搭建的教学支架来实现自身发展。对有声思维能否促进学生理解原文的问题上,有83%的学生持赞同意见,认为通过有声思维活动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从而实现更加准确、透彻的理解。而在有声思维能否帮助学生产出译文的问题上,支持人数减少(73.3%)。这说明在以译文形式将其理解表达反映出来这个环节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声思维的助力要减弱。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翻译理论的理解与翻译策略的运用上。在对有声思维能促进翻译理论的理解上,有86.7%的同学表示赞同,但在有声思维能促进翻译策略的运用上,支持率下降至66.7%。这也说明有声思维翻译法在帮助学生理解上的作用要大于促进学生产出上的作用,当然这或许也是由于产出的难度本身高于理解所造成的。在有声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集中注意力以及促进交流的作用上,学生们对此的认识达到很高程度上的一致,都超过了90%。这说明有声思维活动是发展学生思维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协作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3.3访谈结果与分析
对于在进行有声思维是否遇到过困难,6个学生都表示在刚开始进行有声思维的时候确实感到有些不适应。有些学生是不敢将自己不成熟的思路当众呈述,害怕被同学嘲笑;也有学生是根本就不知该怎么开口,话到嘴边就吐不出来。不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学生们表示现在已经能接受这思维交流。不过也有学生表示,如果翻译任务难度较大时,脑中感觉一片空白,也就无从谈起。总的来说,有声思维翻译法因个体差异在实际操作当中效果不一,但不由学生水平决定,可能更多地受到学生性格、自尊等的影响。关于有声思维翻译法的各个环节,学生们的看法不一致。一个中水平学生表示,他喜欢观摩教师翻译前的有声思维示范,通过观察来领悟教师的翻译思路,并尝试学习教师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来完成自身翻译任务,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其实这也是有声思维翻译模式的一个特点,教师通过现身說法,提出宏观问题模型框架来建立完成任务过程的概念模型,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还有一高水平学生表示喜欢有声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或通过自身呈述,或通过观察他人呈述,逐渐明晰自身的思路,找到突破点。这其实也就是有声思维最大的特点,将思维过程显性化,可视化,让学生自己去定义和发现翻译问题的有效框架,培养细分翻译问题的意识,摸索收集资源解决翻译问题的最佳方法。但其余四位同学都表示喜欢讨论与反思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探讨,学生可以就小组或个人翻译的过程和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指出译文优缺点。译文小组(个人)解释、答复并根据“答辩”意见修改译文。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共享的过程,通过协作与交流来共享决策,使人感到轻松和愉快。
关于对于有声思维课堂的体会,学生们普遍认为有声思维教学可以促使他们积极进行思考,不管他们是否愿意,这种方法确实能迫使他们参与到翻译活动中。因此,对于主动型的学习者来说,有声思维翻译法确实能激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而对于被动型的学习者来说,这种通过外力迫使他们投入学习的方式或许不是令人很舒服的一种学习方式,这也许就是少部分同学表示不喜欢有声思维翻译课堂的主要原因。
4.结论与反思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归纳如下:有声思维翻译教学模式对于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教学成效显著优于传统翻译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有声思维翻译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协同合作,因此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协作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新事物,有声思维翻译教学同样有它的缺陷,例如,学生个体差异会造成有声思维翻译实际操作起来,这也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的状况。另外,有声思维翻译模式对师生都有较高的要求,一些学生感觉完成翻译任务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负荷量较大,感到不适应等等。尽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陷,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一方法己经初步证明其对翻译教学的积极作用,可望为培养学生翻译能力开辟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 Kiraly, D. C. “From instruction to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in Brian Baer James & Geoffrey S. Koby (eds). Beyond Ivory Tower—Rethinking Translation Pedagogy[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2] Van Someren, Maarten W. et al. The Think Aloud Method—A practical guide to modeling cognitive process[M].London: Academic Press, 1994.
[3] 李德超. 有声思维法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TAPs翻译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J].中国翻译,2008(6).
[4] 张倩. “有声思维”教学:一种新的翻译教学尝试[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2).
[5] 林长洋,李明楷. 基于有声思维法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初探[J]. 前沿,2012(1).
作者简介:熊萍萍(1975.2—),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现就职于江西警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二语习得;许燕(1977.11—),硕士研究生,讲师,现就职于井冈山大学外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