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者主体性在纽马克呼唤型文本中的体现

2015-01-23庞芳卓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摘 要:彼得·纽马克通过对语言功能的归纳总结,概括出三种主要的文本类型,即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其中,表达型的文本是原作者中心型,信息型的文本是原文本内容中心型,译者在翻译这两种文本类型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有限。呼唤型文本的核心是读者,即译文对读者产生一定的效果,常用來呼唤读者作出行动,原作者的权威掌控力在此类文本的翻译中相对弱小,因此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呼唤型文本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呼唤型文本;译者主体性;读者中心

彼得·纽马克作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界中的泰斗,投身翻译事业七十余载。他的翻译思想与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他对翻译界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贡献,也是他翻译理论的核心部分。纽马克的代表著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1981)、《翻译教程》(1988)、《论翻译》(1991)和《翻译短评》(1993)。纽马克认为,翻译活动即是对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离不开文本。他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基于布勒和雅各布森的功能模式语言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是他对翻译系统综合地阐述的基础。

纽马克根据不同文本的功能、内容,将文本大致分为三大类:(1)表达类功能型文本(expressive function),包括严肃文学作品、权威性言论及自传、散文和私人信件等。这类文本主要是情感的抒发,是情绪的载体,原作者主宰读者对文本的解读。译者在翻译此类文本类型时,最理想的状态是披上隐形衣,游刃于原作者与读者之间,搭建桥梁实现原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直接对话。(2)信息功能型文本(informative function)包括教材、科技报告、报刊文章、学术论文、会议记录等。客观事实、信息的传递是这类文本的核心。因此,准确的内容高于华丽的形式是翻译此类文本的要领,译者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措辞,语体风格,向读者靠拢。(3)呼唤功能型文本(vocative function),包括通知、说明书、宣传册、广告及通俗小说等。通过文字的组合触发读者反思、共鸣、行动是此类文本类型的灵魂。译者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地位高于原作者,此类文本允许,需要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服务于读者。

译者的地位和角色定位一直是翻译界的热点话题,各学派各执一词。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如何描述和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胡庚申,2004:10)纵观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根据研究的侧重点,我国译者主体性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1.起步阶段(1996-2001):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但研究重点主要是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意识得到认可和肯定。而译者在其他类型的文本翻译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重视。2.发展阶段(2002-):该阶段的研究重心发生了转移,多角度多层次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方兴未艾。翻译主体以及译者主体性等一些相关概念被提出并界定,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逐渐呈现出系统性和层次性。接着,研究不仅局限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在其他体裁的文本翻译中也得以体现。同时,阐释学、译语文化、多元互补、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等不同视角对译者主体性的探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候林平,2006:102)然而在特定文本类型中,译者的主体性体现相关研究还有待学者给予更多关注和探讨。本文基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主要分析在呼唤型文本中,译者如何实现其主体作用以及如何使译文有效地引起读者思考行动的。以期丰富译者主体性相关领域理论,为译者翻译此类文本提供参考意见。

纽马克对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种翻译方法适用的文本进行了分类与论证,他认为,文本类型的目的在于为翻译实践服务,交际翻译更强调原文信息的表现力而不是信息的内容(Newmark,2001a)适合呼唤型文本的最佳翻译方法是交际翻译。在翻译呼唤型文本时,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差异在语法,词汇搭配,意义等方面的转换,译者应该重点关注。译者的翻译活动目的性极强,服务于特定的接受对象,对象的文化需求必须通过译者的实践活动得到满足。译者的翻译实践从一定程度来说,是译者再创造的过程,译者在不违背原作者意图的前提下,根据读者的需要,重新组织句式,使用更地道更接近译文读者的措辞,适当调整译语。

因此,为了使译文贴近译文读者,引起其内心的感慨和共鸣,融入译语社会环境,翻译呼唤型文本时,译者的主体性应该得到充分体现,也就是说译者可以在不改变原文本意思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句式、语气、文体等,以将原作者的动机、意图充分展现出来。

一、译者与读者的关系

译者是译文读者获得原文思想内涵的唯一媒介,读者不可能有机会与原文作者直接对话。因为作者或远在他国,或已作古千秋,既不可能听到、看到、收到来自译者的一切信息,更不可能给予任何回答,成为双向交流的一方。不同的译者带给读者的体会感悟也是千差万别的。译者在充分解读原文作者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加工,综合原文的表达意图和目标读者的需求,完成翻译工作。被归到呼唤型文本类型这一范畴下的语言形式有通知、宣传册、说明书、广告等,这类文本形式具有极强的引发读者行动的共同效力。虽然形式或意义略有变化,但是译文仍具有与原文同样的影响力,引发类似原文的整体效果。(Kloepfer,1967:122)

翻译时,译者主宰译文效果,而达到原文对原文读者的效果的有效方法就是译者要时刻与译文读者有机融合,成为读者中的一员。从严格意义上说,译者首先是个读者,要传译原作,必须依赖译者的阅读和阐释活动。(许钧,1996:33)译者的双重读者身份也赋予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增添利于读者理解的或者去除与译语不相干的内容,按照译语读者的习惯表达和思维方式遣词造句的权利。在翻译呼唤型文本时,为了达到与原文本同等的感召效果,读者倾向型的译者地位要求译者对原文本仔细揣摩,大概推测、判断原文本的目标阅读群体范围、原文本的感召效度以原文本的写作背景等关键因素。

二、译者与译文关系

翻译活动要解决的是不同语言符号系统的等值交换。(许钧,1996:32)从这个层面来看,译者与译文的关系等同于原文作者与原文时,翻译活动的价值才真正得以体现。不是所有的译者都能有与原文作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大多數译者只能反复研读,揣摩原作者细微的情感和别具匠心的表达。译者的可操作性完全作用于译文。翻译呼唤型文本,对译者的要求不仅在于使读者知晓原文的内容,更高的要求是通过修辞手段,改变句式,调整语序等方式达到引导读者按照译者的思路行动的目的。译者作为译文创造者的主体地位不能被忠实做原文和原文作者仆人的意识边缘化。(季宇,2010:127)译文的每一个句式选择,每一个词汇选择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的选择都体现着译者对原文的解读和对读者的需求的满足。呼唤型文本不过分强调文本意义的确定性、客观性,而把过多重心置于文本的启发性,感召力上。

与信息型,表达型文本相比,译者在呼唤型文本中有更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具体体现在对译文的调节和掌控。呼唤型文本的翻译,其实是译者再创造的过程,译者对译文的操纵延着触发,唤起读者行动的脉路,是此类文本翻译的核心和关键。作为译文的作者,译文一旦成型,译者也同样失去了对译文的掌控能力。因此,对合适感召度的拿捏应该体现在译文作者翻译的每一个环节中。

三、译者与译语文化环境因素关系

原文和译文文化背景知识的储备是翻译活动高质量完成的重要前提。纯粹抽象的语码转换无法实现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顺畅沟通。图里指出译语文化中的社会规范和文学惯例制约着译者作出具体的选择。这些制约会在人们的思想中形成所谓“正确的意念”并对人们从事的文化活动进行约束。(王宏志,1999:22)对译语文化中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等的了解是一名合格译者的基本素质要求。译者的翻译活动必须在这一系列的客观因素规定的框架里进行,但译者绝不是机械地服从于这些条条框框。译者必须对这些限制因素制约力的大小、实现条件等有总体上的把握。

译者所具有的文化阐释能力水平的高低,亦会在文化语境中得到反映和显现。(廖志勤,2007:31)充分、能动地把译语所处的文化社会背景彰显在译作中,使之能够被译语接受者无障碍地领会也是译者主体性的充分体现。译语所在的社会文化氛围对引发译语读者思考,激励读者行动的贡献以及译者灵活、有选择的适应译语都是呼唤型文本翻译实践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呼唤型文本翻译中,译者不断丰富自身文化背景知识储备、充分整合,使译作有机融入到译语的文化环境之中,是呼唤型文本翻译赋予译者的权利和对译者的要求。

四、结语

在翻译研究史上,译者的身份经历了由被忽视被刻意掩饰到凸显甚至到过度夸大,至此如何把握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度”就成了一个热点话题。译者在不同的文本类型当中能够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和程度直接影响译语读者对文本的解读。翻译界也没有具体衡量和规定在不同文本类型译者应该发挥多大程度的主观能动性的标准。由上文分析可知,呼唤型的文本类型相对于信息型和表达性文本来说,对原文以及原作者的依附力相对稍小,而对译语及译语读者的影响力相对较大。这也就给译者相对的空间和控制权,译者直接影响呼唤型文本的翻译能否达到启发读者,唤起读者深思、行动的效果。通过与译语读者、译文以及译语文化环境等的关系中凸显出的译者主体性在呼唤型文本类型中的体现,希望展现更细微的层面,能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Kloepfer Rudolf.Die Theorie der literarischenvberset-zung.Romanisch -deutscher Sprachbereich [M].München: Nymphenburg.1967.

[2]Newmark, P. Approach of Translation[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81.

[3]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88.

[4]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中国翻译,2004 (3): 10-15.

[5]候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0-104.

[6]季宇.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身份变迁谈起[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1) 125-127.

[7]廖志勤.文化语境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31-34.

[8]王宏志. 重释“信达雅”: 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9]辛献云.从纽马克的文本范畴理论看翻译标准的相对性和多重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74-76.

[10]许钧. 译者读者与阅读空间[J]. 外国语, 1996 (1): 32-36.

作者简介:庞芳卓(1990—),女,吉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从《静夜思》的两种英译本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朱生豪莎剧翻译文学性价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