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2015-01-23马丙祥
马丙祥,马 新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河南中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00)
·临床经验·
中药对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马丙祥1,马 新2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河南中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00)
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西医治疗多选用以氟哌啶醇、硫比利为代表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但因副作用较多不宜持久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较大优势,可以减少复发率,且毒副作用少。临床运用中有不少固定组合的对药或组药,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文中对中药对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进行介绍,以探讨对药组合的理论依据,提高中医治疗抽动症的临床疗效。
中药;对药;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药疗法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症,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该病受诸多因素影响,易反复发作,症状变化不定,且病程较长。西医治疗该病多选用以氟哌啶醇、硫比利为代表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但因副作用较多不宜持久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减少复发率,且毒副作用少。笔者在临床运用中发现有不少固定组合的对药或组药,可以明显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现将中药对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介绍如下。
1 葛根、钩藤、夏枯草
多发性抽动症可归为中医学“慢惊风”“肝风证”范畴。小儿“肝常有余”,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引动肝风,上扰清窍,则头面抽动。“风善行而多变”,故风药引经药尤为重要,因“高巅之上,唯风可到”。葛根,性甘、辛、凉,归脾胃经,具有舒筋缓急之效,能引药上行,直达病所,《医学启源》谓其“通行足阳明之经”;钩藤,性甘、凉,归肝、心包经,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的作用;夏枯草,性辛、苦、寒,归肝胆经,具有泻肝火、明目的功效。3者合用,既能平肝疏肝,又能熄风止痉,直取肝风证肝失疏泄、肝风内动的病因,可缓解抽动症以头面部症状明显者的症状。
2 辛夷、苍耳子、白芷
肺为娇脏,主皮毛,司开阖。小儿肺常不足,且皮肤柔嫩,外邪易从皮毛入侵,肺金有病,不能克制肝木,肝木有余,肝肺相通,肺金宣降不及,则肝气有余而亢动。在抽动症的中医分型中,风邪犯肺引动肝风者多伴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而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亦与抽动症的发病和反复发作密切相关。伴随呼吸道感染时,抽动症状多以面部、喉部为主,如皱鼻、吸鼻子、清嗓子等。辛夷,性辛、温,归肺胃经,发散风寒,通鼻窍;苍耳子,性辛、苦、温,归肺经,发散风寒,通鼻窍;白芷,性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通鼻窍。在运用平肝熄风止痉药的同时,3者合用,散外风而通鼻窍,引诸药归肺经,多用于伴有呼吸道感染者;且3者性均温,亦多用于风邪犯肺属风寒者。若偏风热者,可配合薄荷、黄芩等疏散风热、清热药同用。
3 伸筋草、木瓜
伸筋草,性微苦、辛、温,归肝经,舒筋活络;木瓜,性酸、温,归肝脾经,舒筋活络,和胃化湿。小儿“脾常不足”,脾虚失运,聚液成痰,兼夹肝风,走窜全身,引起全身肌肉抽动,加之肝气失调,导致风动痉挛,出现四肢抽动明显,如甩手、握拳、摆臂、踢腿、跺脚等。因此,对于四肢抽动明显者,可在健脾化痰或平肝熄风的基础上,运用天麻、钩藤、蜈蚣等药物治内风,熄风止痉,减少抽动;配以木瓜、伸筋草,熄风、柔筋并用,达到制动、止痉的作用。
4 白芍、甘草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无论是脾虚肝亢、痰热动风,还是阴虚风动,主要病机均为肝风内动。《黄帝内经》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芍药甘草汤方中芍药酸泻肝木、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伍以甘草之甘缓可加强缓急之效,故重用并作为主方治疗痉挛性疾病;白芍与炙甘草配伍,既可酸干化阴、缓解筋脉拘急,又能疏络,多用于腹肌抽动明显的患儿;因该方也是《伤寒论·太阳病》中治疗“足挛急,不得伸”的名方,故对于四肢抽动明显的患儿亦可配伍用之。
5 蝉蜕、僵蚕、全蝎
蝉蜕,性甘、寒,归肺肝经,具有熄风止痉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蝉蜕具有抗惊厥、镇静的作用[1];僵蚕,性咸、辛、平,归肝、肺、胃经,有熄风止痉、化痰散结的作用;全蝎,性辛、平,归肝经,有熄风镇痉、通络散结之效,《本草从新》谓其“治诸风掉眩,惊痫抽掣,口眼歪斜”。 3者合用,共奏熄风止痉之效。抽动症病位主要在肝,病机多为肝风内动、风痰结合、流窜经络。临床中,许多抽动症患儿病程长,症状反复,且不易控制,采用一般植物类药物疗效欠佳。虫类药定惊、熄风的作用较强,此类药物“体阴而用阳”,对于病位较深、病程较长、症状缠绵难消和躯干、肢体抽动频繁者,当一般植物类药物难以取效时,可适当选用,有助于提高疗效[2]。
6 生龙骨、生牡蛎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神志状态是阴阳保持协调统一的结果,故抽动症患儿大多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的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静阳躁。”阴主柔静,阳主刚躁,二者充盛和谐,相辅相成,则机体的调节功能如动和静、兴奋和抑制等协调而无病。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有“纯阳”之称;但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常表现精、血、津、液物质基础不足,即“阴常不足”。根据阴阳相互消长、相互制约的关系,阴不足则阳有余,阴亏而失制约,则出现兴奋不宁、多动不安、急躁易怒等症状,这种阳动有余的表现,非阳气独盛,而是阴液不足之故。若患儿属抽动症肝肾不足、阳亢风动型,在表现出一系列抽动症状外,多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此时在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的基础上,注重重镇安神之品的运用,对本证和兼证的治疗均有明显的疗效。生龙骨,性甘、涩,平,入肝经,质重沉降,有较强的镇惊安神、平肝潜阳之效;牡蛎,性咸、微寒,入肝经,有平肝潜阳益阴之效。现代药理研究[3]表明:龙骨、牡蛎均含有碳酸钙、磷酸钙和铜、铁、锌、锰等有机物,具有镇静催眠、减轻骨骼肌兴奋性等作用。2者合用,共奏降逆潜阳、镇肝熄风之效,在针对抽动症兼证治疗的同时,对于抽动症本证的治疗亦有协同作用。对于伴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者,伍之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7 小 结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证时需先明确诊断,辨别病因病机,斟酌用药。以上药对为笔者结合多年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创新所得,药物作用效专力宏,在临床辨证处方中随症加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杨璐,李国玉,王金辉.蝉蜕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J].农垦医学,2011,33(2):184-186.
[2]叶丽红,王敬卿.周仲瑛运用动物类药物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2):1-4.
[3]刘明怀.龙骨牡蛎临床应用浅析[J].传统医药,2006,15(7):57.
(编辑 颜 冬)
1001-6910(2015)04-0045-02
R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4.23
2014-12-08;
201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