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治平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阻型经验

2015-01-23王东海洪治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香附心痛胸痹

王东海,洪治平

洪治平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阻型经验

王东海,洪治平

介绍洪治平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阻型的经验,洪治平教授认为对于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阻型的治疗,应化痰活血,不能偏废其一,临证时还需辨别痰瘀孰先孰后,孰轻孰重,权衡治之,同时不忘调理气机,方能更好的收到疗效。

胸痹心痛;痰瘀互阻;洪治平

洪治平教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7年余,经验丰富。笔者跟师出诊期间,见其对胸痹心痛痰瘀互阻型治疗颇有良效,现总结如下,以飨同仁。

1 病因病机

洪治平教授认为胸痹心痛的发生,多因恣食膏粱厚味,或饥饱失常,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职,饮食不能化生气血,聚湿生痰,上犯心胸,清阳不振,气机不畅,心脉痹阻,不通则痛,遂致心痛。而瘀血与痰浊等病理产物生成后,阻滞血脉,致使血液运行更加不畅,致瘀致痰,生成新的病理产物。由此,脾胃功能失调为本病发生的先决条件,饮食、情志因素是胸痹心痛的诱发因素,脾胃气虚是本,痰瘀互阻为标。故临证时需注重痰浊、瘀血为患,治疗应化痰活血,不能偏废其一。

2 辨治思路

2.1 把握证候特点 洪治平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对本病证的证候进行了总结。症状:胸闷重,时有胸部刺痛,痛有定处,夜间较重,咳唾痰涎,身重;舌象:舌质微紫而喑,苔白腻;脉象:弦滑、或涩、或结代。洪老认为痰为阴邪,其性粘滞,停于心胸,阻遏阳气,心脉不通,故胸闷重;阳气被阻,气滞血瘀,故痛有定处;痰瘀阻滞为阴邪致病,阴邪为病则夜间多重;痰浊粘滞,故见身重,咳唾痰涎。

2.2 痰瘀同治,辨痰重瘀重 痰浊、瘀血二者在源头是统一的,即都是由湿邪发展而来[1],因此,在疾病之初,即便只表现痰浊或瘀血的一种证候特征,也应考虑到痰瘀互结的趋势,在治疗上也需兼顾活血或化痰。不仅如此,临证时还需辨别痰瘀孰先孰后,孰轻孰重,权衡治之。一般原则是,先病痰后病瘀,且痰结为甚者,当先治其痰,脏腑涉及肺脾肾;先病瘀后病痰,血瘀较重者,宜治瘀为主,脏腑涉及心肝脾;痰瘀并重者,则祛瘀化痰并举。

2.3 临证不忘调理气机 洪老认为痰瘀阻滞为阴邪致病,胸中阳气被遏,气机不畅,气滞不行,气滞于内,加重痰瘀阻滞,形成恶性循环。故此,化痰祛瘀之时,需兼调气机,气行则血行,气旺则痰瘀自消。

3 治法方药

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阻型,洪治平教授倡导“化痰宽胸,活血利气”之法。基本处方:瓜蒌、橘红、香附、丹参、延胡索、葛根。方中:瓜蒌为君药,以化痰导滞,宽中利气。《本草图解》中认为其“主胸痹……涤痰”;《 品汇精要》曰“消痰结”;《本草正义》则谈到“瓜蒌体润能去燥,性滑能利窍……若为痰浊……皆滞于内不得升降,致成气逆胸闷……借其滑润之力以涤膈间垢腻,则痰消气降,胸宽……无不奏效”。 橘红和香附共为臣药,橘红,辛苦温,消痰利气,宽中散结;香附,辛微苦甘平,开郁宽中,以增君药化痰宽中之力。丹参,苦微寒,入心、心包经,活血祛瘀通经;延胡索,辛苦温,活血利气止痛,两药合为佐药,辅佐君臣之药发挥活血通脉,利气止痛功效。使痰浊阻滞心胸而致的血瘀气滞得以缓解。葛根,味甘,气平,体轻上浮,有助于引诸药上行以达病所,是为使药。以上六药,互相协调,相辅相成,共奏化痰宽胸,活血利气之功效。

4 病案举例

患者,女,69岁。以“胸闷痛反复发作5年余”于2013年4月9日初诊。患者于5年前,于活动中,时常出现胸部闷痛,每次(3~5)min,休息可缓解。多次于市内多家医院以“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治疗。平素自服“消心痛片”等药物,胸痛多于情绪激动、劳累时发作。目前:胸闷痛,倦怠乏力,身重,纳呆。查体见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诊断为痰瘀互阻之胸痹心痛。药用: 瓜蒌25 g,橘红10 g,香附15 g,丹参20 g,延胡索15 g,葛根20 g,陈皮15 g,茯苓15 g,白术15 g,党参25 g,炙甘草15 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0日。2013年4月19日复诊,胸闷痛明显减轻,但仍倦怠乏力,身重,纳呆,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脉弦细。原方加扁豆15 g、山药15 g、莲子肉15 g,继服14 d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以人参健脾丸一丸,日二次口服善其后。

按:据患者症、舌、脉表现,辨证为痰瘀互阻。患者痰浊、瘀血并重,当化痰、活血并举,以瓜蒌、橘红化痰,丹参、延胡索活血,香附、陈皮理气,茯苓、白术、党参、炙甘草健脾,葛根引药上行。二诊时患者脾虚明显,故加扁豆、山药、莲子肉、山药补脾养胃。症状好转后,以健脾益气为主以治其本。

5 小 结

胸痹心痛与现代医学上的冠心病心绞痛对应较为准确。现代研究发现痰瘀互结证属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严重阶段[2],心肌缺血受损比较明显,有广泛器质性病变发生。有报道显示[3],痰瘀同治法可以使心肌缺血大鼠的NO活性得到增强,纠正PGI2/TXA失衡水平,有一定保护急性缺血所导致的心肌损害。祖国医学认为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上占有重要地位,痰瘀二者致病虽有先后,但相互影响,互结于体内,共同作用,共同致病。《医宗粹言》中明言:“如先因伤血,血逆则气滞,气滞则生痰,与血相聚,名曰瘀血挟痰……若素有郁痰,后因血滞,与痰相聚,名曰痰挟瘀血”。故此,洪治平教授认为化痰宽胸,活血利气是治疗胸痹心痛的重要治法,也是胸痹心痛治疗的研究重点。洪师认为结合患者的年龄、平素的生活习惯、证候以及舌脉特点,可以使医者能够更有效地掌握痰瘀互阻辨证施治的要点,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胸痹心痛病机虚实夹杂,切不可只囿于一种治法,临证时一定要根据证候,灵活施治。

[1] 邓铁涛.邓铁涛医学文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

[2] 王东生,袁肇凯,魏经汉,等.冠心病痰瘀辨证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杂志,2003,27(2):19.

[3] 朱伟,潘宏,李志,等.痰瘀同治法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陕西中医,2010,31(2):237-238.

(本文编辑 王雅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No.201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阳 110034),E-mail:13079209896@163.com

2015-01-29)

R541 R256

C

10.3969/j.issn.1672-1349.2015.10.039

1672-1349(2015)10-1243-02

猜你喜欢

香附心痛胸痹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心痛不如行动
治胃寒痛
心痛的感觉
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的探讨
辨证施护胸痹60例
胸痹心痛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118例
补中益气丸合七制香附丸治疗产后便秘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