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沙坦钾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2015-01-23陈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8期
关键词:氯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

陈颖

氯沙坦钾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陈颖

目的对氯沙坦钾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0例。对照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 实验组联合氯沙坦钾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优于对照组72.5%, 且实验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沙坦钾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 值得普及和推广。

氯沙坦钾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在临床上,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主要表现为体循环脉压上升, 长期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过高, 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器官功能受到影响, 导致器官功能衰竭[1]。目前,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 并发症较多, 死亡率也较高, 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尽早进行临床治疗, 从而使血压水平得到控制。本院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 实验组采用氯沙坦钾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 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3例, 女37例, 年龄最小63岁, 最大88岁, 平均年龄(72.3±10.3)岁,病程63~212个月, 平均病程(109.8±43.4)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在2011年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不存在恶性肿瘤、肝肾疾病、冠心病、内分泌疾病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妊娠期、药物过敏等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 5 mg/次, 1次/d, 于清晨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氯沙坦钾片治疗, 50 mg/次, 1次/d, 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经过治疗, 舒张压明显下降>10 mm Hg(1 mm Hg=0.133 kPa)恢复正常或者舒张压未恢复正常, 但下降>20 mm Hg。②有效:患者经过治疗, 舒张压<10 mm Hg, 恢复正常;或者舒张压未恢复正常, 但下降幅度为10~19 mm Hg。③无效:患者经治疗, 治疗效果不符合上述两个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40例患者治疗后, 显效31例, 有效8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后, 显效20例, 有效9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72.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比较 实验组40例患者, 治疗前收缩压平均值(162.2±17.2)mm Hg, 治疗后收缩压平均值(123.2±6.5)mm Hg, 治疗前舒张压平均值(110.4±11.2)mm Hg,治疗后舒张压平均值(78.9±6.3)mm Hg。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平均值(163.8±14.2)mm Hg, 治疗后收缩压平均值(143.6±7.8)mm Hg, 治疗前舒张压平均(109.9±12.1)mm Hg,治疗后舒张压平均值(91.8±6.1)mm Hg。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相比对照组更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 高血压的病因不明, 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 占总高血压者的95%以上;在不足5%患者中, 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 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心血管疾病, 容易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2]。原发性高血压的并发症主要有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病、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致死原因为脑血管意外、心血管意外和肾功能不全, 原发性高血压迄今为止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非常重要。在临床上, 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方法。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降压药物, 作为一种钙通道阻滞剂, 其能够对心肌组织以及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通过细胞膜钙离子通道, 干预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 并对血管平滑肌进行作用, 使其保持松弛状态,实现降血压, 能够使大动脉以及末梢血管得以扩张[3]。

氯沙坦钾片则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4], 其能够有效对内源性血管紧张素Ⅱ以及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进行抑制, 缓解血管的收缩以及醛固酮的释放量[5]。氯沙坦钾进入机体后, 其代谢产物EXP3174, 化学名为2-丁基-4-氯-5-羧基-1-{[2’-(1H-四唑-5-基)-联苯-4]-甲基}咪唑,具有扩血管以及改善心力衰竭的作用, 且能够保护肾脏组织,加强肾脏组织的血流, 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 从而减少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醛固酮的含量, 实现降压[6]。

本院对实验组40例患者实施氯沙坦钾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 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且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氯沙坦钾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 效果明显, 值得推广和普及。

[1]王勇, 刘彦娜. 氯沙坦钾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研究.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0):57-58.

[2]杨丹芬, 成涌, 毕四锐.氯沙坦钾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10, 31(18):111-112.

[3]宋平南, 杨智勇.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氯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24):194-195.

[4]王春义, 王秋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10):294-295.

[5]韩新亮.坎地沙坦酯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亚太传统医药, 2011, 6(3):309-310.

[6]季洪赞, 杨俊中, 乔小云. 氯沙坦与福辛普利、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对比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1, 16(1):36-3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077

2015-05-26]

123000 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氯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
警惕氯沙坦的不良反应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