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实施分析

2015-01-23王建庆张鹏李雪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骨科置换术膝关节

王建庆 张鹏 李雪山

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实施分析

王建庆 张鹏 李雪山

目的探讨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中实施临床路径方法与成效。方法86例行髋关节置换疗法的患者依据治疗模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 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 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首次功能锻炼和下床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模式治疗后, 观察组在以上观察指标上优于对照组, 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行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很好的成效, 值得推广应用。

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

目前临床上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提升行走能力、修复关节功能, 消除髋关节疼痛, 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选择该手段解决髋关节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 进而也就对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本院针对该类患者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 与常规治疗模式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将进行详细的介绍, 为后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6例于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在本院骨科行髋膝关节置换疗法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依据治疗模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 对照组中男25例, 女15例, 年龄54~78岁, 平均年龄 (65.2±3.1)岁,5例患者行的是单侧股骨头置换,35例行的单侧髋关节置换;而观察组中男29例, 女17例, 年龄50~78岁, 平均年龄 (69.5±3.2)岁,其中行单侧股骨头置换10例和单侧髋关节置换3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模式, 主要包括了一般治疗、护理。观察组的46例患者则采用临床路径,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出院计划、健康教育、活动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各项常规或特殊检查、接诊诊断及其入院指导等。具体如下: ①术前, 包括计划制订、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抗生素应用, 也就是依据患者的入院评估进行针对性治疗模式的制定, 并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 并树立信心。②术后, 主要包括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和褥疮预防。③康复训练, 如离床活动、下肢功能锻炼。④出院指导, 主要包括了下肢功能继续锻炼, 避免盘腿、交叉腿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首次功能锻炼和下床的时间。

1.4 评价标准[2]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并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非常满意和满意记为满意, 于患者出院时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填写;住院时间是指入院第1天到出院当天;住院费用主要为治疗期间的所有费用, 排除生活费。

1.5 统计学方法 对调查的两组患者的情况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模式的治疗之后, 观察组在满意度上, 评价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分别为20例、26例和0例, 而对照组在则分别为15例、21例和4例, 在满意率上分别为100%(46/46)、90%(36/4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通常情况下, 行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就是下肢静脉血栓、压疮、肺部感染、尿潴留、便秘等, 在以上的研究对象中, 观察组有1例发生了便秘和压疮, 而对照组则有2例发生了下肢静脉血栓、1例发生了肺部感染、1例发生了压疮, 并发症几率分别为2.17%(1/46)、10.00%(4/40),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9±1.5)d、(20.4±2.4)d,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术后首次功能锻炼和下床的时间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首次功能锻炼时间上分别为(13.2±2.1)d、(35.6±2.1)d;在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上分别为(3.3±1.1)d、(8.1±1.0)d,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患者发生髋膝关节疾病的情况下, 就会产生疼痛, 严重的甚至对生活及其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已经相当成熟, 有效的解决了广大功能障碍、关节疼痛和晚期膝关节患者的病痛。通过本次研究可知, 对该类患者的治疗采用临床路径, 与常规模式相比较之下, 无论是在满意度, 还是在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首次功能锻炼和下床的时间上, 前者都具有显著优势,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以上的调查研究结果与王锴等[3]的研究具有一致性。由此可见, 对髋膝关节疾病患者在实施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行临床路径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 在对髋膝关节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赋予临床路径模式这种新型的医疗模式, 并通过服务的目的性和预见性, 将诊疗流程规范化、合理化、流程化、程序化,同时保证护理行为的可控性和规范性, 将随意性工作行为减少, 将专业性护理行为展现, 就能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促进诊疗效率提升的同时, 也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并将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1]闫兴德. 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实施体会. 药物与人,2014,27(7):130.

[2]黄海舟. 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实施体会. 中外医疗,2011,30(24):2-3.

[3]王锴, 彭丹丹, 林剑浩. 实施临床路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住院费用的影响分析. 中国卫生经济,2013(11):30-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66

2014-12-24]

276100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骨科置换术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