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水平对膀胱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2015-01-23曹伟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淋巴管膀胱癌内皮

曹伟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水平对膀胱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曹伟娟

目的分析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水平对膀胱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73例膀胱癌患者作为试验组, 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的血清VEGF-C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清VEGF-C水平为(8.1±1.3)μg/L, 对照组患者的血清VEGF-C水平为(4.1±0.8)μg/L,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低VEGF-C水平的膀胱癌患者其生存率高于血清高VEGF-C水平膀胱癌患者,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VEGF-C水平可作为膀胱癌病症的早期诊断以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膀胱癌;诊断;预后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 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 膀胱癌病症通常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全程血尿,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转移通过淋巴管转移, 而非通过血管转移, 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信号转导在淋巴管的调节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2]。本文通过研究VEGF-C在膀胱癌患者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分析临床诊断及评估膀胱癌病症的良好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膀胱癌治疗的患者73例作为试验组, 其中男45例, 女28例, 年龄32~68岁, 平均年龄(43.6±8.4)岁;其中G1级患者24例, G2级患者35例, G3级患者14例。选择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32例, 女18例, 年龄31~68岁, 平均年龄(42.9±8.5)岁, 肝功能检查正常, 未出现其他重要脏器疾病。两组年龄、性别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试验组患者在手术前空腹取静脉血5 ml, 采用离心机取出血清, -80℃保存。对照组在体检当天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VEGF-C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患者的血清VEGF-C水平为1.4~42.3 μg/L, 平均(8.1±1.3)μg/L;对照组患者的血清VEGF-C水平为0.3~12.8μg/L, 平均(4.1±0.8)μg/L, 两组的血清VEGF-C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对73例膀胱癌患者随访6~18个月, 其中23例血清VEGF-C水平值<8.1 μg/L患者中有19例患者存活, 存活率为82.61%;50例血清VEGF-C水平值≥8.1 μg/L患者中有29例患者存活, 存活率为58.00%, 血清低VEGF-C水平的膀胱癌患者其生存率高于血清高VEGF-C水平膀胱癌患者,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VEGF-C的发现已成为癌症研究的新热点。肿瘤细胞可以诱导VEGF-C调控淋巴管的形成, 促进肿瘤细胞的淋巴管转移。VEGF-C的信号转导途径在淋巴管的调节生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肿瘤细胞分泌的VEGF-C与淋巴管上皮细胞表面的VEGFR-3结合, 可以有效促进淋巴管的新生[3]。肿瘤转移的早期信号为肿瘤细胞转移到局部淋巴结, 临床治疗中也常根据肿瘤细胞是否转移至局部淋巴结作为预测肿瘤患者及其预后情况的根据。有研究表明VEGF-C参与膀胱癌淋巴管的生成, 从而促进淋巴结的转移[4]。Kitadai等的研究认为, 在膀胱鳞状细胞癌中, VEGF-C与肿瘤的分期、血管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肿瘤组织细胞中, 淋巴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与原发实体肿瘤的扩散能力之间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性, 有研究表明VEGF-C水平与肺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以及乳腺癌的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小细胞肺癌患者中, 缺乏VEGF-C的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肿瘤VEGF-C阳性患者, 充分说明VEGF-C可以作为预测患者预后能力的有效指标[5]。

本组研究中膀胱癌患者的VEGF-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VEGF-C水平对膀胱癌病症的诊断具有明显效果。通过对患者的随访发现, VEGF-C水平值低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VEGF-C水平值高的患者,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VEGF-C水平值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临床价值, 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膀胱癌患者的VEGF-C水平值来诊断患者的病症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肿瘤出现淋巴转移是显示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 抑制肿瘤淋巴转移的有效途径是抑制肿瘤淋巴管的生成。目前对肿瘤淋巴转移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这就要求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对淋巴管生成因子实施定量监测, 以进一步明确新生淋巴管在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 为肿瘤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以及新方法, 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1]Albrecht I, Christofori G.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lymphangiogenesis in development and cancer. Int J Dev Biol,2011,55(4-5):483-494.

[2]林岷, 江忠清, 连成瑛, 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局部淋巴管血管生成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中国医药,2010,5(7):659-662.

[3]禹雪梅, 刘晓勇, 王雅杰, 等. 血清VEGF、VEGFC 和uPAR水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系.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28(2):158-161.

[4]陆晓哲, 卓文利, 王安喜, 等. 膀胱癌组织VEGF-C 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的研究.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13(8):721-723.

[5]Gisterek I, Matkowski R, Kozlak J, et al. Evaluation of prognostic value of VEGF-C and VEGF-D in breast cancer:10 years followup analysis. Anticancer Res,2007,27(40):2797-280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15

2014-12-30]

450000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淋巴管膀胱癌内皮
淋巴管栓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淋巴管新生与回流功能的作用研究进展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足部淋巴管分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