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

2015-01-23张旭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经皮冠脉血肿

张旭升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

张旭升

目的分析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并发症, 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针对其术后并发症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结果420例行PCI患者手术成功,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 其中包括7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2例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形成,9例尿潴留,1例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急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结论PCI治疗患者术后存在较多并发症, 尤其是血管性并发症, 影响患者手术效果, 甚至是手术失败。因此必须要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 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以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经皮冠脉介入;并发症;防治措施

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是目前诊治冠心病的金标准[1],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采用PCI, 能使患者心肌缺血部位血流供应改善并恢复。现今导管材料的不断改进, 使PCI技术不断提升, 发展日益加快, 成为冠心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PCI依然属于有创伤性的治疗措施[2], 在冠状动脉血管腔内操作,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对患者手术效果、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现作者以420例行PCI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为防治措施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0例行PCI治疗患者在2011年4月~2014年8月到本院就诊, 男296例, 女124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8.3±5.2)岁;不稳定型心绞痛258例, 急性心肌梗死89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73例;无合并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参与研究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420例患者均行PCI治疗, 患者行局部麻醉, 于股(桡)动脉进行穿刺, 做冠脉造影, 明确患者病变位置, 评估患者疾病实际情况, 针对性实施冠脉靶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手术过程中肝素化, 术后抗凝, 并转入到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予以密切监测, 注意其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情况,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有效处理。

2 结果

420例行PCI患者手术成功, 平均手术时间(85.4±24.6)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30/420), 即血管迷走神经反射7例,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形成12例, 尿潴留9例, 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 急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1例。

3 讨论

本组研究中,420例行PCI患者手术成功,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 其中包括7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2例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形成,9例尿潴留,1例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急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

3.1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与患者情绪密切相关, 患者围术期情绪紧张、焦虑, 耐受性低, 治疗拔管时会对患者血管、穿刺部位造成刺激, 出现疼痛, 再加上情绪紧张等造成迷走神经反射, 患者心率减慢、血管扩张等, 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相关人员术前需向患者讲解PCI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加强心理疏导, 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 同时操作者应动作娴熟、轻柔、安抚患者情绪,急救物品准备充足, 若发生头晕、胸闷、出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 应立即吸氧、补液, 增加心率, 并维持血压稳定[3]。

3.2 穿刺部位出血、血肿 手术期间使用过大剂量肝素,或患者凝血功能障碍, 术中不正确的穿刺部位及方法等均会造成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形成。因此患者手术结束后, 护士应注意患者手部血液循环情况、皮肤颜色, 监测温度变化,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等情况, 若局部皮肤青紫, 手指发麻, 可能是弹力绷带固定过紧, 可适当放松弹力绷带;若穿刺部位局部出血、渗血等, 应立即重新加压包扎, 必要时制动, 以免发生低血压和休克。

3.3 尿潴留 患者术后需要绝对卧床24 h, 术侧肢体制动,需在床上大小便, 而患者未掌握正确的床上大小便, 或既往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另外患者情绪紧张、焦虑等, 均会造成尿道括约肌痉挛, 排尿困难。因此术前必须要加强患者锻炼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床上排尿,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术后多与患者沟通交流, 加强健康宣教, 详细讲述尽早排尿的重要性以及憋尿的危害性, 以免患者憋尿。若患者术后排尿困难, 以热毛巾热敷腹部, 轻柔按摩;或指导患者勤听流水声, 诱导患者排尿。若患者依然无法排尿, 可严格按照医嘱采取导尿术, 同时要严格按照手术操作无菌原则, 以免感染。

3.4 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 患者术后冠状动脉痉挛,会促进支架内血小板大量聚集, 增加血液粘滞度, 堵塞血管,形成血栓。因此患者术后必须要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注意心电图变化, 观察并详细记录ST-T变化数据, 加强患者病房巡视, 积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心悸、胸闷、胸憋等情况, 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使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同时术后常规使用抗凝剂, 预防血栓形成。若患者发生心绞痛等症状, 应考虑是否为支架内血栓, 并及时溶栓治疗, 必要时行再次介入治疗。

3.5 急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 PCI术后通畅血管狭窄程度加重, 则使急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 是PCI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多数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在术中或离开导管室前, 或发生在术后24 h。患者表现为胸痛、ST段抬高、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4], 甚至是血压降低, 若未得到及时治疗, 则会发生心血管崩溃而死亡。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 若发生异常问题必须要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必要时采取紧急冠脉搭桥术, 以此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总之, PCI治疗患者术后存在较多并发症, 尤其是血管性并发症, 影响患者手术效果, 甚至是手术失败。因此必须要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 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以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另外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情绪变化, 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 积极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向患者讲述治疗期间需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同时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变化, 一旦发生异常, 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

[1]孙巧玲, 王得霞, 任宏生.介入性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及综合干预效果研究.精神医学杂志,2011,24(4):267.

[2]杨柳, 赵水平, 贺达仁.冠脉介入术支架内血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医学与哲学,2010,31(3):23-24.

[3]邢正江, 肖践明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2010,16(4):574.

[4]孟红燕.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现代护理,2005,11(7):54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26

2014-12-09]

451200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介入科

猜你喜欢

经皮冠脉血肿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