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稻—油”三熟制生产模式探讨
2015-01-23
(道县农业局,湖南道县425300)
“稻—稻—油”三熟制生产模式探讨
周训华,唐广心,朱志华,何华元
(道县农业局,湖南道县425300)
道县在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实践中,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温、光、水、土资源,连续3年开展“稻—稻—油”三熟制模式生产,实现了粮、油双丰收。“稻—稻—油”三熟制生产存在生产季节偏紧、劳动力缺乏、秋冬干旱以及低温影响油菜冬发等障碍因素,可以通过科学选择早中熟品种、合理安排播插期、机械化生产、减灾避灾栽培等配套技术解决。
稻—稻—油;三熟制;机械化
1 道县发展“稻—稻—油”三熟制的有利条件
1.1温、光资源有利于“稻—稻—油”三熟制
道县地处湖南南部,东经110°11′~110°56′,北纬25°09′~25°5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9℃,是湖南省年均温度最高的县,1月份平均气温7.2℃,7月份平均气温28.9℃,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1 503 mm,日照时数1 600 h,无霜期309 d。1971~2000年30年冬季(12月、1月、2月)平均气温9.6、7.2和8.8℃,平均降水量44.4、80.3和107.1 mm,平均日照时数109.3、69.9和55.3 h,为油菜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早稻在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4月下旬至5月初移栽;晚稻在6月下旬播种,7月下旬移栽,9月20日前确保安全齐穗;油菜选择早熟品种,9月15~20日育苗,10月底以前可完成移栽,次年4月下旬,最迟5月初可收获油菜,不影响“稻—稻—油”三熟制生产。此外,冬无严寒和适度的降水量十分有利油菜冬发壮苗。
1.2发达的水系条件有利“稻—稻—油”生产
道县境内共有长度在5 km以上的河流63条,总长1 019 km;有上坝、乐海、廊洞等三座小一型水库,及600多口山塘,为水稻灌溉和油菜育苗提供了水源支持,常年旱涝保收率在90%以上。
1.3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稻—稻—油”生产
在早晚稻和油菜的整个生育阶段,全部实行机耕、机收和机械起垄移栽,早、晚稻机耕率达95%以上,机收率90%以上,早稻机插率目前也达到20%以上,晚稻机插率12%以上,且呈逐年快速递增趋势。这样能抢抓季节,减轻劳动强度,克服“三熟制”季节偏紧的矛盾,使早稻、晚稻和油菜能及时抢种抢收。
1.4市场的刚性需求促进“稻—稻—油”生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油呈刚性需求,而食用油自给率只有35%左右,需大量进口食用油满足市场,因此发展“稻—稻—油”生产不存在粮油积压现象。
1.5“稻—稻—油”三熟制生产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油菜是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在不影响粮食生产的情况下,利用冬季的温、光、水、土资源将大片闲置的土地开发种植油菜潜力巨大,每公顷能为农民增加毛收入7 500元以上。
2 “稻—稻—油”生产的主要成效
2.1面积逐渐扩大
“稻—稻—油”种植模式,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道县推广,但由于油菜籽芥酸含量高,菜籽油有种特殊气味,不能为广大农民接受,油菜大部分作为绿肥种植。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对植物油的需求量增加,近几年来,以油菜为主要原料的菜籽油的需求量逐年上升,油菜面积逐年增加,“稻—稻—油”种植面积也逐年加大。2011年,全县“稻—稻—油”种植面积为333 hm2,2012年1 333 hm2,2013年达到4 000 hm2。
2.2效益明显
“稻—稻—油”种植模式,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不与其他作物争田,也不影响第二年的水稻生产,提高了作物复种指数,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增加了收入。2011、2012年两年平均产量早稻7 350 kg/hm2,晚稻7 695 kg/hm2,油菜籽2 055 kg/ hm2。油菜籽以5.2元/kg计,可收入10 686元,扣除成本(翻耕1 500元,肥料农药1 200元,用工3 000元,收割2 400元)后,每公顷纯收入2 586元;如果用菜籽榨油,出油率按33%计,每公顷可产菜籽油678 kg,产菜饼1 377 kg,按现行市场价菜籽油20元/kg,菜饼3.0元/kg计,每公顷收入17 691元,扣除榨油成本450元和生产成本8 100元,单种植油菜一季每公顷收入为9 141元,经济效益明显。
此外,油菜根、叶、花有养田的作用,提高了土壤肥力,又消除了部分水稻害虫的越冬场所,为第二年水稻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2.3机械直播油菜获得成功
为了抢季节,近3年来主要推广油菜育苗移栽,2011年基本上是育苗移栽,2012年和2013年开始大面积推广育苗移栽和开展早熟油菜机械直播技术示范。2012年采用油菜新品系“1613”于10月31日~11月6日直播,由于播种期过迟,管理不及时,油菜产量较低。2013年从晚稻品种选择入手,提早了油菜播种期,选择特早熟油菜品种“420”,于10月17~18日晚稻收割后及时机械直播,每公顷苗数达到51万,产量达到1 875 kg/hm2。特早熟油菜机械直播集整地、分厢、开沟、播种、施肥于一体,节省油菜育苗移栽这道工序,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很具推广价值。
3 “稻—稻—油”生产的主要技术
3.1品种选择与搭配
根据“稻—稻—油”季节偏紧的特点,各季的品种选择要统筹兼顾,早稻选用中熟品种,晚稻和油菜选用早中熟品种。早稻生育期在110 d左右(如陵两优942、淦鑫203),晚稻生育期105~110 d(如岳优9113、五优308、内五优玉香1号),油菜生育期180~210 d(如沣油730、湘杂油4号、1613、420)。
3.2适时早播早栽
采用集中育秧,早稻3月25日左右播种,4月下旬移栽,晚稻6月下旬播种,7月下旬移栽,10月20日左右收割,油菜在9月15~20日育苗,特早熟油菜(420、1613等)待晚稻收获后于10月15~20日实行机械直播。
3.3确保密度
早稻每公顷大田用种30~37.5 kg,抛插24万~27万蔸,保证基本苗75万~120万;晚稻用种18.75~22.5 kg,移栽22.5万~25.5万蔸,基本苗90万~150万;油菜秧田与大田按1∶15,每公顷播种1.125~1.5 kg,起垄后移栽,高垄双行双株,垄宽1 m,宽窄行种植,宽行80 cm,窄行20 cm,株距33 cm,一穴双株,每公顷种植油菜12万株左右,直播田每公顷用种4.5~6 kg,保留45万~52.5万苗。
3.4科学施肥
早、晚稻每公顷分别用30%(早稻15-8-7,晚稻15-6-9)配方肥750 kg,在水稻抛栽前一次性施完,水稻返青后,每公顷追施尿素75~112.5 kg,后期看苗施穗粒肥。油菜移栽时每公顷施用油菜专用肥375 kg加硼肥6~7.5 kg,成活后每公顷施尿素225 kg。直播油菜每公顷用45%(15-15-15)复合肥600 kg随机械直播一次性施完。
3.5防治病虫草害
水稻重点抓好二化螟、卷叶螟、稻飞虱和稻瘟病、纹枯病“三虫两病”的防治。油菜苗期抓好菜青虫、蚜虫防治,后期抓好菌核病的防治;直播油菜还必须抓好杂草的防除,直播后出苗前及时用乙草胺封杀。
4 “稻—稻—油”生产模式的障碍因素
4.1季节矛盾比较突出
“稻—稻—油”模式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在春、夏、秋、冬一个自然循环内完成,受气候、品种、栽培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任何一季作物的时节延误都会影响甚至破坏整个种植模式。在道县,传统早、晚稻、油菜生产全生育期油菜210~230 d,早稻110~115 d,晚稻110~115 d,三季作物整个生长周期为430~460 d,减去早、晚稻、油菜秧田期95 d,三季作物在大田生长期为335~365 d,可见季节相当紧张。
4.2气象条件的限制
“稻—稻—油”模式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春季低温和倒春寒天气会推迟油菜成熟,影响早稻正常移栽,晚稻“寒露风”影响安全齐穗,油菜冬季低温影响冬发壮苗,油菜移栽(直播)阶段常遇长期干旱或阴雨天气,影响油菜的成活(出苗)和生长,油菜成熟期正值梅雨季节,一些年份导致菜籽田间发芽。如2011年冬季和2012年早春长期低温导致油菜生长发育慢,成熟期推迟,到5月10~15日才收获油菜,使早稻移栽推迟到5月中旬,秧龄老化导致部分出现早穗,对早稻产量造成了影响。2012年油菜移栽季节,从11月3日至12月底的59 d里,雨日达43 d,降雨量224.5 mm,导致移栽油菜因长期渍水长势差。
4.3劳动力缺乏
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农村留守人员基本上是妇女、儿童、老人,对需工较多的油菜移栽有一定的影响,一个上规模的种植片,完成油菜移栽需要20 d左右。如五洲大洞从10月17日开始移栽油菜,直到11月10日才栽完,共耗时24 d。
4.4效益较低
现阶段种植油菜,耕地、移栽、种子、肥料、农药、收获每公顷需成本8 100元,纯收入只有2 586元,特别是劳动力成本高影响了种植油菜的效益。
5 “稻—稻—油”种植模式发展对策
5.1加大对油菜种植的补贴力度
油菜生产与水稻生产一样,关系到国家粮油安全。然而种植油菜尤其是“稻—稻—油”三熟制油菜效益较低,每公顷纯收入不足3 000元,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尚有80%以上冬闲稻田未开发利用。目前国家对粮食生产政策性补贴较高(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双季稻补贴等),而对油菜生产只有每公顷150元的良种补贴。为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国家应加大补贴力度,建议增加到每公顷1 500元,这样才能大大激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5.2科学选择品种,合理搭配
“稻—稻—油”模式生产季节十分紧张,要获得成功,必须首先从品种选择入手,通过品种合理搭配,确保不误农时。早稻、晚稻选择全生育期在110 d以内的中熟品种,油菜选择210 d以内(机械直播选择特早熟品种)的早熟品种。
5.3实行减灾避灾栽培
“稻—稻—油”模式三季作物全年在大田生长,受突发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大,应根据各季作物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减灾避灾措施,保证“稻—稻—油”三季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实践证明,油菜移栽阶段如遇干旱,绝对不能采取大田灌水后移栽,也不能移栽后灌水,否则难以成活甚至会造成死苗,而直播油菜在播种后至出苗前可以灌一次透水确保出苗,出苗后不能再灌水。“稻—稻—油”模式为了在晚稻收割后及时抢栽油菜,可以在晚稻收割前5~7 d灌一次水,晚稻收割后趁土壤湿润及时犁翻起垄抢栽(土壤含水量在80%左右,不需浇定根水,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为保证油菜冬发壮苗,必须施足底肥,早施追肥,直播油菜将所有肥料一次性作底肥施用,否则难以达到冬发壮苗的目的。
5.4推进机械化生产
随着大量土地流转和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兴起,推行机械化是今后粮油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早、晚稻实行机耕、机插、机收,油菜实行特早熟品种机械化直播、机械收割是扩大“稻—稻—油”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效益的最有效途径。2013年10月17日道县开展了百亩油菜特早熟品种机械直播示范,获得成功,平均每公顷产量超过1 500 kg,最高产量甚至达到2 234 kg/hm2,大有发展潜力。
[1] 徐忠祥,柳辉林,胡正祥,等.浏阳市发展超级稻-免耕直播优质油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探讨[J].作物研究,2008,22(2):116-118.
[2] 谭太龙,贺 慧,官春云.水稻套种直播油菜技术研究[J].作物研究,2014,18(1):43-46.
[3] 陈社员,官春云,王国槐.稻田三熟制油菜简化栽培技术研究Ⅱ.稻板田撒播油菜的播期、品种、播种量和播种方式[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2):37-42.
S344.3
B
1001-5280(2015)01-0064-03
10.3969/j.issn.1001-5280.2015.01.15
2014 07- 28
周训华(1963-),男,湖南道县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