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国际眩晕论坛暨第十届听力眩晕疾病诊疗技术研讨班

2015-01-23刘博王楠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研讨班内耳前庭

刘博,王楠

恰逢“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金秋时节,由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眩晕学组和国际耳内科医师协会中国分会共同主办的“2014年国际眩晕论坛暨第十届听力眩晕疾病诊疗技术研讨班”于10月23~27日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图1)。

图1 2014国际眩晕论坛会场

本次学术活动历时5天,以2014年国际眩晕论坛为中心,同期举办了第十届听力眩晕疾病诊疗技术研讨班并开立了眩晕工作坊专项活动。本届大会秉承以弘扬同仁传统、传承内耳病诊疗内涵的宗旨,亮点突出、独具特色。其一,大会内容由多位工作在眩晕临床一线的教授联手设计、谨密策划,整体布局汇聚了集体的智慧、融入了创新的理念。其二,北京同仁医院的内耳病门诊诞生于1962年,并于同年举办了全国第一届内耳病学习班,50年的求索和耕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内耳病专科医师,渗透着历史的沉淀、学术的累积与文化的传承。这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构建了本届大会的主线。其三,在拓展新思维、传授新进展、扩大新视野的进程中,唤起了多学科的交融、规范了眩晕疾病的诊疗技术。其四,会议注重引入新媒体理念,从微信平台发出的第一轮通知到会议结束的总结与合影呈现,无不体现与时代同步、与社会接壤的特色。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学者共计400余人齐聚一堂,为的是揭开“眩晕”疾病诸多未解之谜,规范诊疗技术、提高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民生。

“2014年国际眩晕论坛”延续了“2010年国际眩晕论坛”强调多学科“携手联合,加强合作”的精神,更突出了“规范诊断与治疗”的主旨,会议以历史的沉淀、学术的累积与文化的传承为主导。开幕式上,大会名誉主席刘教授送上的视频祝辞,引领我们回顾了我国前庭医学上下求索的六十甲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素珍教授和中青年医师代表王秋菊教授分别对大会的热烈召开表示祝贺,对历经几代人的智慧与结晶凝聚成今日的学科硕果表示了肯定和期待。大会在学术委员会主席韩德民院士精彩的论“平衡”中开始(图2),独辟蹊径的“哲学思维”直切主题,引领我们在纷繁复杂的诊疗过程中,用冷静的智慧、平衡的艺术、哲学的思维去梳理不断更新的知识,去理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相结合的临床思维,去把握眩晕疾病的诊治原则。大会邀请到担任2014年第28届Bárány会议主席的Sergio Carmona教授领衔主讲(图3),不仅带给与会者Bárány会议热点和国际眩晕疾病分类等最新的学科动态,同时还带来了前庭性偏头痛等最新研究进展;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国家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组长王拥军教授围绕中国卒中计划的研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研究所终身名誉所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党耕町教授就颈椎病的研究和临床现状进行了分析;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于生元教授则以“中国头痛研究”为主题引出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美国远道而来的耳科老前辈葛贤锡教授带给我们关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和临床经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我国“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眩晕专项研究负责人孔维佳教授围绕课题做了精彩报告。来自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眼科、骨科、影像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中医科等30多位国内外专家担起授业解惑的重任。强大的讲师团队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与学员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在学知识、长技能、重实效的教学活动中使听众能够听有所成、学有所长,会场中学习气氛热烈浓厚,正可谓讲者认真、听者凝神。

图2 韩德民院士做讲座主题

图3 Sergio Carmona教授做主题讲座

同期举办的第十届听力眩晕疾病诊疗技术研讨班,是继承传统、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的代表。研讨班涉及的内容秉承“同仁”内耳病的优势与传统,结合学科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注重实效,在历届学员中获得很好的口碑。第十届研讨班在体现多学科合作的基础上,内容设计得更加多元化,注重引入新鲜元素,强化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眩晕工作坊”作为一个专题授课、现场教学的小型课堂,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的同时更注重实践动手操作,全面讲授了多种传统和新型前庭功能与平衡检查技术使学员能全面掌握评估眩晕患者前庭系统与机体平衡功能的技术手段,特别是来自美国的Kamran Barin教授和Diane Wrisley教授借助典型病例,围绕人体平衡和前庭康复进行了现场生动的教学活动,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会的青年论坛更是一个释放天性、施展才华的舞台,是一种独具匠心的全新会议模式。会议的主角是一批继承传统、勇于进取和发扬创新的年轻人;会议的模式推陈出新,4位青年导师(陈曦、刘波、于刚、张青)带领着4组由年轻医师组成的团队在实景呈现的“模拟临床诊室”,围绕实际病例在面对挑战,实例推理中诊断“耳石症及伴随疾病”,享受着临床工作的严谨和快乐。

会议在青年们热烈的智慧交融与释放天性的思维碰撞中圆满收官,短短几日与会者们亲历了热点聚焦与临床关注中的若干“眩晕”问题。最后,大会执行主席刘博教授在闭幕致辞中强调,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前辈,是他们50年的求索和耕耘,成就了内耳病研究领域今日的发展与进步;感谢海内外同仁和活跃在临床一线的学界精英为我们呈现的精彩学术报告;更要感谢继承传统、发扬创新、勇于进取的年轻一代,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猜你喜欢

研讨班内耳前庭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恐龙内耳的秘密
被忽视的“前庭觉”
第二届“地面雷达复杂电磁环境效应研究”培训研讨班通知
CT在内耳畸形儿童术前诊治中的应用
中注协举办行业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及行业职业化建设研讨班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民革中央举办厅级以上实职干部专题研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