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

2015-01-22杨平

2014年35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

杨平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言近旨远,简洁凝炼、寓意精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价值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相互联系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科学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谱写中国梦的筑梦、追梦、圆梦三部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策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言近旨远,简洁凝炼、寓意精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价值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相互联系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科学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谱写中国梦的筑梦、追梦、圆梦三部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現实意义”。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相关理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凝练及其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凝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并指出: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确提炼,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梦的价值指向,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方向; 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民众期盼的社会环境; 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是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凝练的重大意义。第一,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凝练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动权,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重大的意识形态问题。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定时代和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性。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若没有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逐步丧失(或遭遇解构),社会必然是散漫、病态或不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并长期奉行“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业已历练成“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法治”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社会普遍实行政党政治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党,都必然重视价值观问题,都必然通过行之有效的价值观塑造来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因为“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凝练、倡导、培育和践行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以振奋民族精神、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思想基础,从而激发社会发展进步的“正能量”。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到“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高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必将为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方法论指导。[2]

第二,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凝练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必须落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上,落实到对全体公民的价值观教育、培育和践行上。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和明晰化,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底具体是那些价值观。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这个问题如果长期处于争议、悬置和不确定的状态,必将妨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顺利推进。诚然,理论的探索和创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改革的推动和实践的不断深化,需要执政党、理论界、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和积极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执政党的理论创新和价值引领至关重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理论架构和原则性内容,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但直到十八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终于才更加具体化和明晰化。这一核心价值观不仅从价值维度上勾画出国家的前途和未来,也为各级政府和社会管理者提供了价值观的顶层设计,同时还为全体公民提供了基本价值理念和价值规范。这必将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第三,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凝练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和价值观挑战。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一个深层次的文化问题。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冲突日

益加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竞争,将是以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想和智慧之争。”[3]

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而又处于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价值观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当今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已经逐渐被打破、被边缘化,而新的现代文化价值观正经历选择和建构的历史进程,文化冲突鲜明地表现为价值观的渗透、冲突和碰撞。近年来,我们忧心忡忡的所谓“信仰缺失”、“价值失范”等,印证了文化冲突的现实和价值观建构的必要性。我们必须看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们的价值观建构与文化发展、社会进步还远远没有形成自觉的统一。价值观建构与文化发展的疏离,往往使核心价值观建构失去文化依托;而文化发展中的价值迷失,又极易导致文化发展偏离正常的轨道。价值观建构与文化发展的自觉统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挑战,就必须正视价值观问题的重要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凝练,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迈出的重要步伐。

(二)中国梦的特定内涵。梦想,即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有梦才有希望,有梦就会奋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梦不可丢,没有梦想,就犹如风筝断了线,鸟儿失去了翅膀。中国人民对梦想的执著追求,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将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興,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走向,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理想的内在统一,已经在全国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并得到了广泛的价值认同,大大激发了干部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热情,成为中国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同时提出了一个亟待阐释的重大课题,即中国梦该怎样解读,究竟有哪些特定的内涵。笔者认为,中国梦的特定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中国梦不是一般普通意义上的梦想,指的是一种整体性的、特定的目标指向和思想意识,它是思想意识与目标指向的充分融合与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奋斗理想和目标。中国梦,是全体中华民族普遍和坚定的追求。中国梦经历了近代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磨难和洗礼,也经历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抗争和无数次劝谕的启迪,也经历了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的反复探索和锤炼,最终寻求到了一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寻求民族复兴与民族富强的道路。历史学家金冲及说:“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当前无数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的目标,在时代发展潮流中是一个突出的主体。无论是中国的革命还是建设、改革,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所以,这个基本线索贯穿着整个中国的二十世纪。”正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长久以来沉积在中华儿女内心的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终于逐渐清晰起来,并且在历史的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了逐次递进的发展形势。在当前,实现中国梦的形式,就是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党的十八大里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任务和目标是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是当前我国首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全中国各族人民所追求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八大中将这一总目标分解成了两个百年目标。习总书记在对中国梦进行诠释和阐述时做出了重申。第一个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时实现我国的全面小康水平,另外一个目标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两个百年目标里,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进行了勾勒和描述,也成为了实现中国目标的重要标志。所以,中国梦的提出不但对中华民族从传统发展转向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和意识进行了强化,而且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恪守的发展和奋斗目标进行了强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梦不但寄托着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记忆和昂扬向上的情怀,也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与美好未来。

2. 中国梦的实现不仅仅指的是简单意义上的大国崛起,同时也把中华民族传统济世情怀以及与世界其他人民和睦共生的民族文化心理作为基础,表现出的是中华民族为人类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意志与决心。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出,迄今为止的西方大国的崛起,无不是利用殖民扩张或掠夺形式所完成,发起战争通常是大国为实现崛起的手段。在这样的历史发展情况下,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有了狐疑,并发表出了一些中国威胁论、唱起了中国崩溃论的胡言乱语,一些国家甚至还依旧抱着冷战时期的发展思维,企图阻碍和遏制中国的崛起。历史和事实终将表明,这些用西方发展历史来判断中国和平崛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判断不能单从西方的历史观出发,应该从中国历史发展角度出发进行判断。实现中国梦,与西方大国的崛起不同,是建立在整个中华民族儿女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维护和平的传统美德以及坚定的意志,是建立在科学发展、和平发展的基本发展形势基础上,是为了在发展同时与世界各国一同携手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与要以。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一直不忘对世界发展的责任,在过去2000多年的历史里,中国的综合国力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华民族也一直为人类和世界的发展做出着巨大的贡献。对于中国历史长河中所做出的贡献,英国的哲学家培根、罗素,科学史家李约瑟以及历史学家汤因比等西方的有识之士都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只是到了近代的一百多年里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被西方侵略者所打断,使得中华民族陷入到了积贫积弱的境地,从而落伍于西方国家。但是,即便是处在发展中的中国也没有忘记对世界的贡献和责任。习总书记指出的中国梦延续了毛泽东、邓小平所强调的中华民族发展要为世界作出较大贡献的思想。中国梦,不是简单的实现中国的崛起和强大,而是要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为世界、为人类作出重要贡献。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之上,才能够真正的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自尊自信、务实进取、理性科学和开放宽容的健康的民族心态,才能够进一步形成让世界其他民族所仰慕的成熟的大国心态,让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能够享受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荣耀和尊严。

3. 中国梦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梦寐以求的目标。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走上了一条和平稳健发展的道路,在这条具有深重开创性意义的道路上,所包含的深刻的要求就是到21世界的上半叶,在与现代化各种文明交汇的过程中,在不断弘扬和发展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中华文明的核心。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依托于实现中华文明复兴的基础上。我们都深恶强权,珍惜和平。实现中国梦就是要用我们的文明理念、文明方式以及文明的形象去实现文明的复兴。在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我国民族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想要实现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就必须要充分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将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贯彻和落实,在充分继承和发展优秀民族传统同时,对当代世界各种文明成果进行借鉴和吸收,在实现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实现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实现文明复兴实际上就是要在高度的自觉性中努力实现13亿中国人民素质的改造和提升,推进社会生活的自我改造,推进人和自然关系的自我改造。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价值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相互联系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科学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谱写中国梦的筑梦、追梦、圆梦三部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发展之梦、人民幸福之梦的高度凝练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表现在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引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具有文化渊源、价值取向和历史使命方面的关联性和统一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文化的同源性。从文化渊源上讲,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致力于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中华民族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的民族复兴梦想。从文化根源上讲,中国梦是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中,基于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自觉和自信,凝集而成的强国梦、文明梦和幸福梦。刚健有为和自强不息是中国先贤们人生哲学的理论概括和提炼,这正是中国强国之梦的文化基因;天下为公和世界大同是传统价值观的理性诠释,这正是中国“文明之梦”的文化渊源;天地之间人为贵的文化传统不仅演绎成现代人本思想的根基,也成为中国“幸福之梦”的文化滋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目标的同向性。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中国梦是引领人民群众砥砺前行的灯塔和航标。但在追梦的道路上难免会遭遇错误观念的侵蚀和干扰。怎样才能有效化解?直面困难和挑战,必须树起凝心聚力的精神旗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和个人设置了科学的价值指引。从三个层面的价值指引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指向与中国梦的目标设定具有方向上的同向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与旨在实现繁荣昌盛、强国富民的梦想是一致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准则与旨在实现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梦想是一致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与旨在实现人民幸福、安居乐业的梦想是一致的。正如徐惟诚所说“正是共同的伟大目标、共同的中国梦,使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各种不同的主张都能够得到磨合调整,在最大限度上形成共识,共同奋斗;使每个人、每个局部的努力奋斗,能够汇聚成浩浩荡荡、无坚不摧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目标一致性,能化解筑梦、追梦和圆梦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确保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使命的同质性。在中国梦的根本愿景中,民族复兴最为集中地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执着追求和热忱愿望。励精图治的共产党人以中国梦吹响了民族复兴的集结号。但是,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汇集13亿中国人的精、气、神,以推动国家的发展和民族进步。而作为中国梦的根本精神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包含历史责任、现实要求和长远奋斗目标的综合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含对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期待,对社会自由、公平、正义、法治的进步要求,以及对公民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约。从三个层面的价值期待和要求中,可以洞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在历史使命上的共同指向,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是二者共同肩负的历史责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深刻的互动性。从根本上讲,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托举中国梦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追梦和圆梦的思想基础,而中国梦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引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在追逐中国梦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为追求中国梦提供价值引领,又要为实现中国梦编织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追梦”和“圆梦”不可或缺的力量来源。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的精神引领,是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的集中展现。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的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民族、人民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理想的高度凝练,是历代仁人志士救國救民、奋发图强精神的现实呐喊。解析中国梦的构成可知,它不仅汇集国家之梦、民族之梦和个人之梦,还饱含提升国家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夙愿,因而既对有物质文明建设的殷殷期待,也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苦苦追求。由此,通过“三个倡导”,可以将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嵌入中国梦的追求之中,并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升华为中国梦鲜明的时代标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华民族阔步复兴之路的精神写照,还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筑梦、追梦、圆梦进程中的灵魂指引。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之基。基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梦的实现注定是长期而艰难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放飞中国梦的平台和基础是什么?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近代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对于中国而言,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凝聚人心和汇集力量。当前,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影響力在不断增长。但不能忽视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如刘云山所言“现在突出问题是,在一些领域和一些人当中,价值判断没有了界限、丧失了道德底线,甚至以假乱真、以丑为美、以耻为荣”。正视现实,我们必须正本清源,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导向,引领人们抑恶扬善,形成积极正确的舆论场,构筑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保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糅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价值基本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新时期的价值理想和奋斗目标,能够担负起凝聚国家、社会和个人力量的重任,引领人们坚守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思想基础。

2.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创设了美好愿景和宏伟蓝图,成为我国各项事业的方向性引领。作为新时期思想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梦能够从方向上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一是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从本质上讲,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对新形势的政治宣言,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指引,是当前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精神旗帜。这面精神旗帜对中国精神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言“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观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根本主题。因此,中国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积极的方向引领是必然的。可以说,中国梦从根本上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目标,引领人们遵循中国梦指引砥砺品行、修身养性。因为,人一旦接受高远的理想和目标指引,就能心胸开阔,坚定信念和信心,坚守明确而稳定的价值取向,从而就能形成相应的价值认同和目标共识。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他还说“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因此,中国梦就如高高飘扬的精神旗帜,引领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指引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需的信仰、信心和信念。

二是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表达。梦是人类美好愿望的描摹,是理想蓝图的设计与构造,更是思想观念的形象演绎。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说明“梦”与“观念”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梦是观念的逻辑表达,观念是梦的内在依据。中国梦是中华民族集体愿望和共同理想的生动描摹,是复杂的思想和观念集合体。它以国家之梦、民族之梦和个人之梦,汇聚了中华民族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将抽象而深邃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为气势磅礴的憧憬和畅想。

具体来说,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明确了中国未来发展所坚持的奋斗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指明了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坚持的核心理念;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角度强调了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所应遵循的价值准则。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我们要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来充实“国家富强”之梦,要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来引领“民族振兴”之梦,要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规范“人民幸福”之梦。我们应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相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以“三个倡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真正融入中华儿女的心灵和血液之中时,中华民族百年复兴之梦必将指日可待。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助推中国梦实践中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如何对当前社会成员的道德现状进行分析,实际上在理论界已形成了诸多观点,而在此我借用清华大学教授孙立人关于社会整体的“溃败”的范式来说明。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道德问题与困境,我对这个说法的基本含义理解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面临着堕落和颓废的危险,或者是说道德行为得不到规范,得不到约束,主要表现在:在社会的各个阶层的各方面没有自觉按照道德规范和准则来进行,而出现了以满足个人私心和私欲为出发点的行为,在一些人中,对“一夜暴富”和“不劳而获”的幻想成为了一种心态。

在生活上对奢侈和享受成为了一种发展潮流,为了实现自我欲望,许多社会成员不管实现手段是否正当,而许多人为了实现个人享受而沦落为寄生工具。而另外,有许多人办事情不是相信政府和法律的公信力,去走所谓的关系门路,让一些原本简单的事情要通过送礼、请吃等不正当的方法来办理。所以,针对专家所指出的社会正面临的危险边缘的警告,我们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行认真对待。

简单来讲,在一些行为中不少人没有顾忌到道德底线。在家庭道德中,夫妻间的不信任或是背叛行为较多,所谓的一些打工人员出于生理或者情感需要组建的临时家庭现象,事实上会对家庭甚至是社会稳定产生威胁;而在社会公众方面,不文明乘车、不礼让等现象也比较多;在职业道德方面,有许多年轻的社会成员不努力工作、不吃苦耐劳,幻想不劳而获、经常跳槽的现象也较为普遍,而无论是国企或是私企的发展都面临着商业贿赂的威胁和冲击。这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不相符的,而现代社会主义新道德正处于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尚未得到梳理;从共同理想方面来讲,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一些成员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正在减弱。我们再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出发,在个人主义的冲击下,集体主义观念被一些人抛到脑后。我们再说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可以说是目前而言我们所保留更为完善的价值观,但一些社会成员在爱国主义的轨道上也偏离太远。从上述三方面的情况可以说明,一些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没有充分信任,对爱国主义价值也十分薄弱。因此,我们必须进行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以上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发展所带来的道德行为失去规范和功利主义的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发展中,而在客观上功利主义也正在蔓延,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是要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历着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个人的功利主义也有发展壮大的势头,所以,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将带来一些道德失范或是道德“滑坡”,这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和现象。

有一些学者在早前就提出,美国在20世纪初时也出现过一些类似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的阶段。因此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一些地方或是领域会难以避免的出现上述的价值观“迷失”的现象。

二是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对忽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了经济尤其是经济增长中,而相对忽视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由于长期以来相对重视知识和理论而相对忽视品行教育,导致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等思想领域的教育工作未能完善,在加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还不够先进,手段也比较单一,所以收效不明显,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有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反感的现象。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对后代的教育一直是重视分数、重视考试成绩,导致了学生分数、成绩上升了,但是道德品行没有提升。在社会中我们重视收入的增长,而忽视了对人的人格教育的引导,强调了物质财富的积累却忽视了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以及对国家的责任的教育。我儿子上班临走前,当时我对他说,“儿子,长大了,参加工作了,妈妈送给你三颗心:一颗感恩心,要感恩关心你、帮助你、支持你的人;一颗责任心,无论是对待工作、对待家庭、对待社会,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尽职尽责、无无悔;一颗自信心。不管你在天涯、在海角,不管你干什么事,都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尤其是当你才走向工作岗位时,工作经验不丰富,更加要坚信自己,别人能做好的,我一定能做好!

三是在文化市场中的政策导向偏差。在文化市场中,我们缺乏了积极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战略和眼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产业化发展导向的影响,我们缺乏了在意识形态上的敏感性,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市场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域,所以导致了在这些领域中,没有积极占领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一旦如此,就会助长消极落后的思想。比如说,长期以来我们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甚于如何宣传和推广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迎合社会低级趣味的偏向。所以,当美剧和韩剧等充斥影视剧场的时候,我们没有真正反思为何其能够如此吸引眼球,而是为了占领市场一味哈韩、哈美。在国内影视市场中,大量充斥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影视作品,而许多革命传统剧更多的也是表现戏说历史成分和娱乐化成分,一时间宫廷戏、穿越剧、谍戏纷呈沓至来,冲击人们的思想,刺激眼球成为影视传媒的主要目标,导致主流价值难以彰显。

四是部分不良作风和媒体的不良示范产生的效应。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所出现的道德失范和信念缺失的现象与少数官员的不良作风是分不开的。与此同时,一些媒体的不良报道起着消极的示范效应。一些大众传媒没有能够充分利用媒体示范力量将公众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引导,而是迎合一些低级趣味,而这些内容甚至在一些主流媒体中也不能免,遑论其他。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正能量的策略选择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其过程有基础工作,有当前规划等,立足当前,主要应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总体规划工作。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设计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思路。具体路径和措施,要深入开展相关研究、要认真规划设计,形成战略思路等。

二是制度完善工作。首先是应当通过立法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法律地位。其次是建立对社会成员的奖惩制度,要加大对道德模范和在社会生活中弘扬、践行主流价值观的社会成员的奖励力度,而那些违背主流价值对社会风尚造成严重损害的应当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三是引领示范工作。首先要注重让执政的官员公务人员成为社会风尚的示范者和引领者。让各级官员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鼓励社会各基层净化社会风气,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工厂企业社区乡村要成为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中坚力量。其次要注重社会道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分别从全社会层面、家庭以及社區三个层面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社会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动力。

四是教育教化工作。首先是需要强化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灌输,在每一个孩子心中都种下爱的种子,培养更多社会正义的基因,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是要加强社会大众教育的力度,利用各种社会教育如邻里监督教育、社会舆论监督教育等手段强化教育工作,引导社会大众的自觉的不良行为的抵制。再次是要推进官德教育工作。加强对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践证明,官风官德是社风民德的导向,其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践行的关键关节。所以,必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来推进官德教育,以此带动和促进民风民德的改进。

五是监管引导工作。对于媒体而言,首先需要监督和减少媒体的不良信息报道。对大众媒体加强引导和监管力度。其次是需要对媒体报道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媒体加大力度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和事的舆论报道与宣传,在媒体中设舆论报道社会风尚奖等。再次是事后追责制度,媒体一旦发布违反主流价值的信息造成对社会风尚损害的,应当吊销其执业资格。对于文化市场,建立更加严格的影视文化和娱乐作品的分级制度和审查制度等,主要是审查影视文化娱乐作品中一旦出现严重违反社会公德、主流价值的应当严厉“封杀”。 (作者单位:中共娄底市委党校娄底市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杂志,2012,23.

[2]石国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意识形态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03-27.

[3]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9.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