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传统建筑构造与技术研究综述1

2015-01-22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5年1期
关键词:建筑构造营造传统

文/ 吴 尧 朱 蓉(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1.研究背景

我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其木构体系及营造技艺是其建筑特色重要构成之一。这种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主要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主要结合方式,并运用模数方法加以组合运用,其营造方式是一种基于中华本土文化的文化传承体系,并主要以师徒间的言传身教方式传承与传播,这种营造模式一方面反映出中国传统的文化渊源,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特有的社会伦理与等级制度。

2009年,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关于相关内容研究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随后2010年韩国政府也成功申报“大木匠与建筑艺术”,因此,对于相关问题深入研究与挖掘仍显得必要与紧迫。另外,由于我国面临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之下,一些历史建筑又经历长久岁月的侵蚀,这种自然与人为双重破坏之下,一些为数不多的、具有地域文化传承价值的营造程序、建筑构造与技术工艺等,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一些较为偏僻地区传统聚落遗建也面临拆除与重建,传统营造技术与施工工艺也因为工匠的不断减少和后继乏人也有失传的危险。因此,关于传统建筑构造与技术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江南传统构造与技术研究是在这样背景之下被提出,希望通过对此地历史建筑深入剖析进而窥见我国传统历史建筑关键构造技术与营造问题。问题是我们提出的“江南地区”相关问题研究能否折射“中国”古建构造研究,一方面,任何关于“中国建筑”的研究课题似乎均过于宽泛而不可行,而只能将这个宏观问题细分若干细小内容加以研究,另一方面,已有研究也已证明,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是《宋·营造法式》 《清·营造则例》这两本经典法式著作产生源头,因而对此地构造与技术的深入研究从理论上也有可行性。最后,江南地区系指苏南、浙北及上海沿江及周边地区,这里有较为相近的地理地质条件,汇集了众多历史聚居,文化积淀丰厚,传统建筑更是类型丰富,风格多样,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这些要素都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可操作平台。

图1 宋式屋顶“举折”与清式屋顶“举架”作法对比

2.研究重要性及意义

相关研究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对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与利用方法等实践层面,建筑遗产及其保护的最大价值在于其自身的存在和留存的程度,这种留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建造技术与工艺;传统营造技术与工艺研究也是贯彻我国遗产保护修缮“原真性”原则的保证。文物法规定:古建筑修缮的根本原则是不改变原状。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修缮过程中尽量使用原始的营造技术与工艺。传统建筑工艺技术中既有技术成分,又有艺术研究内容,是联系建筑遗产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重要纽带,是整个建筑遗产保护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2005《曲阜宣言》也再次对传统营造技术与工艺的保护重要性达成共识,指出:“使用和恢复传统材料及其加工行业、加工技术,坚持长期培养专业的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队伍,坚持对传统工艺、传统技术的传承与保护,是搞好文物古建保护修缮的先决条件。” 另外,从遗产保护研究方面来看,系统开展江南地区传统聚落建筑构造与营造技术的研究,能够提升对其认知高度,以遗产保护观念来对待,从理念与态度上重视此类问题,最大程度的收集整理流传在民间的传统营造技术,这是实现遗产保护真实性原则的必经之路。同时,此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特色建筑遗产保护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也有诸多益处。从当前社会发展与城市更新的角度来看,我国正面临着城市现代更新与改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研究与地域乡土建筑研究也有一定关联,从历史中攫取经验,对当前的农村与城市建设也有很多启发和借鉴价值。

关于相关问题研究意义,可以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两方面展开。在理论层面,是对江南聚落传统建筑构造、营造程序、施工技术与工艺等范畴的抢救性研究。首先,研究形成的资料成果是众多后续相关研究的基础资料平台。相关成果也是对我国古代建筑发展史的充实完善,相关案例也可成为我国古代科技文明史有力例证。研究还能够推进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研究深度。由于课题涉及内容不仅仅在于技术方法层面,还涉及艺术、审美范畴,成果也能够推进江南地区建筑文化遗产艺术价值特征研究。同时,成果对推进我国传统“匠作体系”研究也有积极意义,并促进构建形成我国固有建筑理论体系与建筑教育模式。在实践层面,关于传统构造、材料使用、节点细部、装饰工艺等传统营造技术研究与国际社会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广泛提倡的“原真性”原则密切关联,也是实现遗产保护原则的基础保障;同时,以科学方法研究传承传统营造技术,可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深入开展,推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工作的进步;此外,相关资料成果也可以供相关文物保护与地区开发提供参考与建议;另外,比较研究具有地域特色的构造技术与工艺技术,分析其优缺点,可为当前生态节能施工技术发展提供参考;对于当前建筑创作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3.研究状况及评述

关于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术方面资料,一方面可以参考古籍典故。例如在中国先秦典籍《考工记》中已有记述宫室屋顶、墙、基础和门窗的作法;宋代《木经》、《营造法式》、明代《鲁班经》、以及清工部《工程做法》等,均有关于建筑构造方面的内容,初步展示了我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概况。

对于江南地区相关研究资料,一方面来源于特定古籍书目,例如《宋·营造法式》、《清·营造则例》、《鲁班经》、《园冶》、《长物志》等历代建筑技术专书,还包括民间流传的匠人间流传的工艺与做法要诀。尤其是《宋·营造法式》与《清·营造则例》中有关于传统建筑木构大木式、大木小式、大木杂式及构造图释与做法解释,是研究江南一带传统建筑构造与营造技术重要基础资料。这些古籍资料之所以能够成为江南地区传统建筑构造与技术研究重要借鉴,是因为其产生的源头之一便在江南,这里至今仍留布和保存大量物证。明代流传至今的《鲁班经》也记录了流传江南一带的传统营造文化内容,涉及古代民间传统建造文化思想与营造技艺等诸多方面,包括:择地、营造、工艺等方面内容,至今在部分地区仍在沿用。在建造程序方面,《鲁班经》中曾有记述在修建重要建筑时,举行开工仪式,搭建木马,修柱叠梁,这种传统的仪式与作法在一些地区仍被采用。另外,在屋盖构造方面,《宋·营造法式》与《清·营造则例》中记述有不同构造做法,概括而言可以分为“举架”和“举折”两种[1],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太湖流域江南地区大部分屋盖设计采用举架做法,但在浙北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举折做法,这一做法现已遗留不多(参见图1)。同样源自江南的《园冶》《长物志》等书籍中也多以此地建筑为原型。这些资料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重要的原始参考资料。

民国时期,香山匠人姚承祖编写了《营造法原》一书原稿,详细记录苏州地区传统建筑的“样、造、做”,是江南一带最为权威的传统建筑营造范本,记载了许多传统做法。而对中国传统建筑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后营造学社的建立,其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等专业性杂志发表了对中国传统营造工艺和技术的研究, 部分成果在1949年以后陆续出版,包括梁思成先生的《清式营造则例》、《 <营造法式>注释》等, 其中以刘致平先生的《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对营造工艺记录最多,上述著作中均有部分内容涉及江南一带。

除了古籍书目之外的相关书目包括:《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古代建筑史》中部分内容,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技术通论类书籍;《中国古建筑修建施工工艺》、《古建筑营造技术》等古建筑分类技术专书,集建筑做法之大成,通俗详尽;此外还包括马炳坚先生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刘大可先生《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等书;其他一些专业杂志与构造和技术研究非常紧密,例如《古建园林技术》、《科技史文集(建筑史专辑)》、《建筑史论文集》、《建筑历史与理论文集》等。除了相关专业书籍杂志外,一些地方历史文化的著作及史志资料,也为我们了解江南地区历史文化及各地风俗也有一定帮助,包括地方历史文化的出版物,以及各地政协主编的《文史资料选辑》等。这些研究成果或多或少都与江南传统建筑及工艺的研究有着直接的联系,并未开展横向比较研究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与基础作用。

除了上述古籍书目之外,国内一些学术机构及学者长期致力此类问题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可概括为重要国家级研究课题及著作及论文成果。其中国家自然基金研究课题主要包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朱光亚教授主持《东南地区若干濒危和失传的建筑工艺研究(2007-2009)》;同济大学李浈教授主持《传统建筑工艺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应用体系研究(2008-2012)》,以及笔者主持《江南传统聚落濒危建筑构造与技术研究》。东南大学胡石老师曾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传统建筑油饰彩画工艺及其科学化研究”子项):《江南地区传统建筑油饰彩画工艺及其科学化研究(2006-2009)》。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论文:东南大学博士论文《实践中的营造技术——福建传统大木匠师技艺抢救性研究》,论文以福建地区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一些面临失传的技术与做法系统调研并开展保护性研究工作;东南大学硕士论文《匠心探源---苏南传统建筑屋面与屋脊及油漆工艺研究(2004)》,某些特定施工工艺的研究、等等。

关于“香山帮”营造技艺研究也是深入开展此项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香山帮匠人”其名源自苏州香山一带,自古以来多出能工巧匠,擅长复杂精细的传统建造技术,是一个集木作、水作、砖雕、木雕、石雕等多种工种为一体的建筑工艺群体。历史上,香山帮曾诞生过蒯祥、姚承租等建筑名人。“香山帮”先辈在江南曾建造吴宫、南宫、姑苏台等无比珍贵的建筑作品。明代时期,其高超技艺远播北京,承接并营建了包括故宫三大殿等重要建筑。至今关于“香山帮”建筑技术研究著作已有许多,例如:刘托、马全金、冯晓东《苏州香山帮建筑营造技艺》(2013),崔晋余《苏州香山帮建筑》(2004),马全金《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田野考察与保护方法探析》(2010,中国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江南木构架营造技艺比较研究》(2013,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等等。

最后,在一些建筑遗产保护研究课题中,也有部分内容涉及古建筑构造与营造内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组织开展无锡清明桥改造项目;同济大学组织开展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规划和苏州平江历史街区规划等,提供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借鉴资料。

4.结语

总体看来,相关研究基础资料已较为丰富,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然而相关研究范围不足以完全覆盖江南地区;且对传统聚落中建筑构造、材料使用、节点和细部处理等营造技术方面的系统化研究相对较少,且比较性研究不够,构造技术发展过程及艺术与文化价值也应进一步明确,以充实完善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研究。

另外,在大量研究成果及资料分析的背后,如何找寻下一步中国建筑研究的重点与方向,以推动构建我国固有营造体系及东方建筑教育模式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由于全球的现代化始于西方并以西方文化的进程为基本参照,这使得非西方文化国家的现代化被诠释成“后发”、以及地缘意义上的“非中心”,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也是处于“非主流”的位置,这一点在弗莱彻建筑史的插图“建筑之树”中就能发现。然而在近代之前的中国文化或者中国建筑并不见得是“从属”和“被动”的,如果能够从细微之间的构造与技术研究出发,拓展出中国传统建筑新的内涵、新的领域,促进固有“泛东方建筑体系”形成,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宏观远景。

总之,关于江南传统建筑构造与技术研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建筑学领域和文史研究领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经验。总的来说,研究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一种广义的、动态的研究视角,通过对建筑构造特征及其演变的归纳总结,拓展中国固有建筑营造体系,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匠作体系研究,深入开展江南地区建筑文化及其传承模式的探讨,为构建“泛东方建筑体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注释

[1].中国古代建筑屋面为一凹曲面,屋面上这种曲面曲度的做法在清代叫做“举架”,宋代叫“举折”。

“举架的做法”:举架的做法均以步架为比例。举架的急缓以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而定。如:一般规定檐步架均为五举(即步架举高与步架长度之比为5/10)。

“举折的做法”:举折是以前后撩檐檩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总进深B,在前后撩檐枋上皮的连线中点举起1/3 ~1/4 总进深作为脊檩上皮的高度,叫做举高H。第一步将脊檩上皮与了檐枋上皮连一直线,自脊檩而下,第二檩缝折下H/10,得上平檩上皮位置。第二步将上平檩上皮与撩檐枋上皮连直线,第二檩缝依前法折下H/20,第三檩依前法折下H/40,依此类推。

清式举架与宋式举折的区别,首先,举架先确定步架距离;举折应先确定步架距离和整个举架高度;其次,举架先从檐檩开始,自下而上;举折从脊檩开始,自上而下;再者,举架每个步架高跨比为整数或(整数加0.5)整个高跨比一般不会为整数;举折每个步架高跨比不为整数,整个高跨比为整数。最后,举架折线一次完成;举折不能一次完成。

[1]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M].北京: 建筑工业出 版社.1983.

[2] 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M].北京: 建筑工业出 版社.1987.

[3] 潘谷西.营造法式解读[M].南京: 东南大学出 版社.2001.

[4] 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 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M].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6] 罗哲文.古建维修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

[7] 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第二版)[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3.

[8] 彭纪俊 刘大可.中国古建筑修建施工工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 张玉寰, 郭湖生.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 京: 科学出版社.1998.

[10] [明]午荣 编, 张庆澜 罗玉平 译注.鲁班经 [M].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7.

[11] 刘托编著, 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M].北京:中 国艺术研究院建筑历史与文化研究所资料.2011

[12] 朱光亚, 胡石, 纪立芳.东南地区若干濒危 传统建筑工艺及其传承[J].中国科技论文在 线.2007.9.

[13] 刘致平 著, 王其明 李乾朗 增补.中国居住建 筑简史[M].台北: 艺术家出版社.2001.

[14] 张玉瑜.实践中的营造智慧——福建传统大木 匠师技艺抢救性研究[D].南京: 东南大学博 士论文.2004.

[15] 李浈.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16] 孝陵博物馆,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中 心.世界遗产论坛(二)——世界遗产与城市 发展之互动[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17] 陈允适 主编.古建筑木结构与木质文物保护 [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8] 刘瑗.文物建筑修缮方案制定中如何保持文物 建筑的“真实性” [J].古建园林技术.2008(1).

[19] 李昭君 马剑.古建筑油漆彩画破坏机理与保护 措施研究[J].古建园林技术.2009(2).

[20] 钟行明.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技术的保护与传承 [J].华中建筑 .2009.

[21] 马全金.江南木构架营造技艺比较研究[D].中 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13.

猜你喜欢

建筑构造营造传统
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构造与抗震设计方法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路径探究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