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审美范畴论的法国现代有轨电车设计之美

2015-01-22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铁二院交通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创意与设计 2015年1期
关键词:波尔多公共交通法国

文/ 王 玮 王 喆(西南交通大学 艺术与传播学院;中铁二院 交通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提出:“科学研究确定城市公共交通模式,根据城市实际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地面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快速公共汽车、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对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兴建有轨电车线网。通过对法国有轨电车发展历程的回顾,有助于我们理解法国政府的支持政策,不仅体现在其有众多的城市基于技术经济性能和使用价值而选择这种交通方式,而且更侧重环境保护。特别是法国各城市在现代有轨电车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技术的进步中所蕴含的设计之美,使法国在与欧洲其他城市竞争中展示出不同的城市形象。

1 法国有轨电车发展历程

1881年德国制造了第一台有轨电车,代替了当时在轨道上行驶的公共马车。这一新型的交通工具在世界各地很快发展起来。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有轨电车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法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共有74 个有轨电车企业在运营,仅巴黎市有轨电车线网长就达612km,有3100 多辆动车与拖挂车,每年乘客超过10 亿人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汽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地下铁道相继加入了公共交通的行列,使得城市的公共交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进入汽车化时代,私人小汽车急剧发展,有轨电车拥挤在汽车群中,速度减慢,无法定时运行,信誉下降,乘客减少;加之老式有轨电车破坏路面、行驶中噪声较大,投资较高,因此,不少国家又相继拆除有轨电车线路,而以公共汽车与无轨电车取代。到了七十年代中,法国仅留下三家有轨电车企业:圣蒂安、马赛和里尔。前两个城市有一条线,里尔有两条线。在1950年,在法国国内的生产厂制造了最后一台有轨电车交里尔市使用。

1973、1974年许多地方严重的交通堵塞与第一次能源危机动摇了法国的政策,在城市交通上有新的举措。1975年,当时的法国国务秘书马塞尔•卡维里给大城市的市长发了一封信,要他们考虑重新采用新型的架线式有轨电车线网,中央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但是,转型是艰难的,许多地方对建议的先进有轨电车方案表示拒绝,如兰斯与布雷斯特;有的城市,如斯特拉斯堡与波尔多对上有轨电车或轻型地铁,多年摇摆不定;雷恩与图卢兹,最终是全自动小型地铁方案取得了胜利。

图1 波尔多有轨电车发展历程

图2 法国各城市有轨电车发展情况示意图

虽然如此,法国有轨电车的复兴于1985年在南特开始。1985年元月7日第一条新的有轨电车线路投入运营,并陆续建了三条线。接着在1987年是格勒诺布尔,1991年巴黎,1994年鲁昂和斯特拉斯堡,1999年奥尔良,2000年蒙彼利埃,2001年里昂,2003年波尔多……以波尔多为例,波尔多在过去拥有较大规模的有轨电车网,包括38 条线路,轨道总长度超过200 公里。但自1947年Jacques Chaban-Delmas 成为这个城市的市长后,在其大力推行机动车交通的政策下,导致波尔多有轨电车线路快速地被大量关闭(甚至包括一些运营及维护比较良好的线路),有轨电车的拆除一直持续到1958年全部完成。这一错误的交通政策造成波尔多上世纪70年代开始,城市道路通行能力逐渐下降,并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波尔多随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相关政策提出建设完全自动化的地下VAL 系统,有轨电车仍然没有被考虑重新引入进城市。但是受制于地质条件(地下沙土造成施工技术困难),VAL 系统的提案未能通过。1995年波尔多市长Alain Juppé主张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的改变,在其委托开展的交通发展研究中建议重新修建有轨电车系统。1997年波尔多通过了有轨电车规划,有轨电车项目启动于2000年,自2003年波尔多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开通运营以来,目前波尔多已经形成了3 条线路构成的现代有轨电车网络(见图1所示),总长度达到44 公里(不包含既有线路延伸段和2016年规划的第4条线路长度33公里,预计未来总长度将达到80 公里左右),每日乘车人次超过35 万。

2009年以保护环境为目的,法国政府资助推进有益于发展人口密集区短程交通的有轨电车项目。截至2013年,法国30个城市共有65 条有轨电车线路,总长度700 公里,运行着1200 列现代有轨电车,满足每日超过250 万人次的出行需求(图2)。

2 法国现代有轨电车的审美范畴论

正如波尔多原市长Alain Juppé 所言:“现代有轨电车改变了波尔多的一切。它是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的工具。现代有轨电车成为城市的骨干,允许我们重新设计城市和展示我们的历史遗迹。此外,它也提供了波尔多市民改变日常生活的机会”。而波尔多现代有轨电车乘客感言:“现代有轨电车完全改变了我在城市出行的方式,让我外出工作和休闲活动更加便捷。相较自驾汽车能够节省更多的时间。现代有轨电车不仅非常漂亮,也将会带给你重新探索这个城市的机会”。这些评论实际上已经不单纯是对现代有轨电车物质特性的认识,而是把现代有轨电车特性与人联系在一起,说明现代有轨电车对人具有的意义。它所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价值是衡量客体对于主体具有多大效用的一种尺度。确认现代有轨电车对人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便是一种评价活动。现代有轨电车的适用性是一种功利价值,而现代有轨电车的美是其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前者具有的是一种物质功能,而后者具有的则是精神功能。对现代有轨电车功利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出严格区分,对于设计美学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克服“实用就是美”的错误倾向。

2.1 现代有轨电车的功利价值

从现代有轨电车的功利价值看:首先,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介于地铁和传统公交之间的交通方式,它相较于前者投资较少,同时相较于后者有较高的载客数量。从交通适应性的角度看,现代有轨电车较适合于法国中等尺度城市,因为相应城市发展地铁较为昂贵,但又有需要较好公共交通服务需求。其次,现代有轨电车相较于传统公共汽车更有效率。得益于专用路权和公共交通信号优先,法国现代有轨电车速度和服务频率很少受到糟糕的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现代有轨电车新线的修建能够限制城市中心区的机动车进出和停车需求。机动车停车场紧邻现代有轨电车郊区站点设置,从而鼓励机动车驾驶者换成公共交通进入城区。由于现代有轨电车由电力驱动,因此其相较于汽油、柴油车辆更有环境友好性。电力牵引下,大量采用隔声材料、消声器等,现代有轨电车运行非常安静。随着法国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是现代有轨电车受到法国各个城市欢迎的原因。

而法国现代有轨电车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是其将交通与城市化联系起来。现代有轨电车影响着城市结构和城市肌理的发展。通过提供郊区到城市中心的快速连接,现代有轨电车可以提供原先劣势区域的发展机会,沿线的商业开发、地产价值、和租赁价格都将会受益和提高。现代有轨电车引入进城市肌理使得法国各地方政府有机会通盘考虑公共空间和城市景观规划布局。通过拓宽人行道和步行比例,特别是打造令人愉悦的城市中心步行区域,城市空间可以被设计成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优先。

2.2 现代有轨电车的审美价值

从现代有轨电车的审美价值看:与实践活动不同,审美具有超越功利性的特点,不以追求某种实用目的为动机,不能直接满足人的生理、物质的或功利的需要。审美判断是人们对于现代有轨电车作出的审美评价。它把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人的作品和人的自我确证,并且以个体方式进行评价,其中融合着强烈的情感体验。所以说,审美判断是以情感为中介,以生活的逻辑和个体审美经验为依据的,不含有概念的抽象和逻辑的推理。审美是人们诉诸感性直观的活动,不论在艺术领域、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凡是作为审美的对象,都具有可感知的形象性。形象是事物自身构成的形式特征,所以审美是对形式的观照,“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法国人的审美观是享誉世界的,人们会用挑剔的眼光,去审视城市道路上的公共交通工具,当发现它们不舒适、不漂亮、不便捷的时候,人们就不会选择乘坐。在法国,城市的决策者也曾把公共交通看作是学生、老人等相对贫穷人群的交通方式。因此,公共交通运营商过去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要进行设计改造,而是简单地降低票价来迎合这些群体。而当车辆外观和内部设计都非常时尚的新型交通工具——现代有轨电车重新在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成为一种风尚,现代有轨电车在法国街道中越来越富有视觉效果,便迅速地吸引许多从来不选用公共交通的人群,如城市的白领。

一方面,审美判断总是与个体的需要、价值观、气质、趣味以及当时的心境相关联,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但是另一方面,它又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具有时代的、民族文化的和地域的共同性。一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就是传递这座城市风格、魅力和文化的流动符号。我们会看到法国各城市风格迥异的现代有轨电车,法国地方政府的此举并不是无事生非,而是明白公共交通工具是体现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流动的标志性建筑,所采取的积极措施。公共交通设计可以展示城市的特征和气质,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去接受、享受公共交通带来的好处。法国公共交通设计师必须研究城市的特征和居民的特点(从大的方面讲,要了解当地的人口、地理环境、历史和文化,小的方面则包括城市的气候、市民生活状态、出行习惯、上下班时间等,公共交通设计师需要体验城市)、掌握设计公共交通产品的技能(有轨电车车辆和车站、街道家具常常由著名的建筑师等设计,以契合法国各个城市特点)。通过公共交通设计,除满足制造、施工的功能需求之外,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与城市环境融合,才能设计出让各方人都喜爱的系统。现代有轨电车首先是一种交通方式,但同时它也能够反映城市的精神:文化、历史和追求的目标。现代有轨电车成为了法国各城市的设计对象,它们是地区营销的工具,也使法国在与欧洲其他城市竞争中展示出不同的城市形象。

3 法国现代有轨电车设计之美

3.1 形式美

现代有轨电车的形式是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即由一定形体、色彩、质地等车辆外观的物质要素所构成,它可以直接为人所感知。有轨电车只有通过形式才能成为人的知觉对象,使人对它产生认知的和情感的反应,由此发挥出它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形式,作为有轨电车车辆造型的结果,可以发挥信息传递的作用,由此构成一种符号或产品语言。形式是有轨电车发挥认知和审美功能的依据,也是车辆外观的决定因素。

图3 图卢兹现代有轨电车

图4 马赛现代有轨电车设计草图(左)、船艇和海豚(右)

在满足基本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产品造型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便是形式自由度。对形式的创造,允许设计师根据他个人的经验、或根据目前的消费习惯、或根据他的审美感受和想象力来完成。任何优秀的设计都包含着设计师的创造火花。那么人们喜欢一种形式,而不喜欢另一种形式的原因何在呢?这便涉及人们的不同审美观念和审美需要,它还与不同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背景相关联。现代有轨电车的几何造型,离不开点、线、面的处理。在这里,几何学成为对事物秩序的一种隐喻和意象,同时创造出一种动态的关系。同样在造型设计活动中,也要从客观世界吸收灵感。作为形体模拟的对象既可以是自然客体,也可以是前人创造而在生活中为人喜闻乐见的人工客体。它们的形体特征比单纯几何构成的形体更富有生命力和人情味。

面是立体的组成部分。静态产品以平面组成为主,运动体则以曲面为主。矩形比方形富于变化,比例得当可以妙趣横生。相交平面以弧面过渡可以增加亲切感和舒适感。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人工形态,具有人的主体性特征。主体性反映了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需要、目的、意象和心理特征。如法国图卢兹现代有轨电车外观由来自ALSTOM 和空中客车的专家设计,其有轨电车外形也像空中客车一样符合空气动力学,在将代表世界先进技术领导者的图卢兹和航空工业联系起来的同时,也预示着像空中客车在空中翱翔一般的现代有轨电车在地面上的快速移动性(图3)。

几何造型并不排斥仿生学的有机形态,只是它更加抽象、更加简洁化。生物有机体的完整性以及机体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是构成美的形态特征之一。如法国马赛Flexity Outlook现代有轨电车,其车头上、下部造型设计分别来源于马赛这一海港城市中人工形态的V 型船头和自然形态的海豚。尖尖的V 型船头能减少波浪的正面冲击(类似于跳水时不让胸腔先触水一样),从而减弱前进时的阻力及颠簸;而海豚是游泳能手,它的流线型体型适合在水中快速游动。通过运用抽象形态结合仿生设计方法,使得马赛现代有轨电车的头部形态更具感染力和动态美,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物与人,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关系。其现代有轨电车的轮廓完整性以及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如车前灯、车体白色涂装及两侧仿照船舷设计装饰横条),都是构成美的形态特征之一,体现出优雅的强大力量和流线型体间的关系(图4)。

图5 图尔现代有轨电车

图6 里昂现代有轨电车里昂现代有轨电车外观造型(左)、蚕(右)

线是有轨电车造型的有力手段。有轨电车的外形轮廓线、各面的交线、面上的分割线,都是明确的造型语言。它们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情感意蕴。直线的简洁明快,曲线的优雅柔和,垂直线的挺拔有力,水平线的沉稳安定。它们的不同运用可以丰富造型的表现力。如法国图尔现代有轨电车外观设计中,采用新型复合材料的车体表面肌质,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城市周边影像。两条明亮的彩色条纹勾勒车体,恰似轨道的镜像延伸贯穿有轨电车(车头、尾彩色条纹分别为红色和白色)。使用线条可以用来引导观察者注意形式和细节设计中一些重要的部分,显示车辆头尾表面上方向的变化。除了更好地表达有轨电车的“速度”,特别是在城市夜色中,在周边街道灯光照明下有轨电车既能够通过车体表面镜像完美融合在城市环境中,又能通过自身发光条带从画面中跳跃显现出来(图5)。

现代有轨电车造型中点的意义不同于几何学中纯粹的点,它是指与整个产品外形相比面积微小的部分。如指示灯、车前灯,它们往往是视觉注意的中心。处理好点的设计,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里昂是法国东南部大城市,历史上曾为西方丝织业中心,现为工业基地之一,化学纤维的主要产地。法国里昂现代有轨电车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其车辆外观设计,由于蚕丝业是里昂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法国Alstom为里昂设计的现代有轨电车外形,以“蚕宝宝”作为仿生设计对象,并且车辆也选择白色作为底色,正面看过去,两颗眼睛(车前灯)、椭圆的鼻子,微微张开的嘴巴两边还有两片小腮红,非常俏皮可爱(图6)。

3.2 技术美

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也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对技术美的历史研究表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审美形态对人具有最大的生理和心理适应性,因此技术美成为一种宜人性的尺度。无论人的审美趣味还是艺术风格的更迭,都会受到科技和物质生产水平的重大影响。有轨电车的兴衰和二次复兴都说明,对现代有轨电车审美形态和趣味的研究,不能不考虑到科技因素的影响。

技术美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合社会目的性相统一而取得的自由形式,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人的创造物,它超越了技术的自发性,突出了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服务的社会目的性特征,其审美特征寓于技术的目的性形式中。对现代有轨电车和环境技术美得强调,便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发展提供了一种人文导向。

如尼斯市第一条有轨电车线为了避免架线横穿广场,在车辆上设置了储能器,在马赛纳和加里巴迪广场的无架线区段总长约1km。而波尔多有轨电车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地面三轨供电方式(Ground-level power supply)。一方面,由于美学上的缘故,当初波尔多建有轨电车时考虑到要让有轨电车和市中心的建筑融为一体,避免架空输电接触网带来的视觉污染。另一方面,因为考虑到有轨电车架线支柱在狭窄的街道上设置困难,另外,房屋的建筑材料也不允许架线装置固定在其正面的墙上。同时波尔多现代有轨电车被要求能在没有架线的区段运行更长的距离,甚至跨过加伦河上的历史桥梁(桥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很重要,桥梁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它们除了通常的交通功能外,还以某种其他的美学因素或文化意义打动着旅游者的心)。作为法国历史名城的波尔多采用了由Alstom 公司设计的地面三轨供电,由于有轨电车并非独立路权,为了避免行人的触电事故,这种供电不完全等同于其他地铁的三轨供电。第三轨建造在两轨之间,但并非是连续的导电轨,每隔8 米为一段,段落之间为绝缘轨。下方有供电盒。只有当列车行驶到此段落时,下方的供电盒才会供电。因此,电流仅仅存在于列车下方,对跨越轨道的行人没有危险。在波尔多市中心,这样的供电方式有双线12 公里(图7)。

图7 法国现代有轨电车无架线供电系统技术

图8 法国现代有轨电车100%低地板车厢

图9 法国现代有轨电车客室立柱及把手设计

3.3 功能美

首先,现代有轨电车存在于真实的三维空间中,它构成了人与环境的现实关系,由此产生出一个现实性主题,它把人带入生活领域和体验空间。现代有轨电车所具有的功能美把社会前进的目的性和科技进步直观化和视觉化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现代有轨电车设计把注意的中心由静态的产品转向动态的人们的行为方式,从而使产品的生态定位和心理定位成为设计和功能美创造的重心。现代有轨电车设计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发挥着引导作用,功能美有助于人们的生活方式走向更加科学、健康和文明。

人是通过行为接触环境的。城市作为人们的生存环境,其公共交通要使人们的活动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使人们生活和工作舒适便捷。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适应性系统,成为沟通人与环境的中介。因此,现代有轨电车的设计也是对人们行为方式的设计,它应该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念并符合人们的行为心理。与传统公共交通方式拥挤的人群、嘈杂的环境、疲惫的行途等不同,现代有轨电车的出现正是为了改善乘客的出行品质,现代有轨电车客室设施的各项技术指标都应尽量符合使用人群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要求,为达到这个目标,将人体工程学运用到相应设计领域最能体现设计的人性化关怀。按照车辆低地板区域占客室面积的百分比,低地板车辆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技术难度最大的就是“100%低地板”。法国各城市现代有轨电车基本都采用阿尔斯通、西门子、庞巴迪等100%低地板列车技术,有利于不同类型人群的快速乘降(图8)。此外,为了便于乘客扶握,及最大化利用客室空间,提高载客量,法国各城市现代有轨电车客室设计中都尽量通过立柱和座椅集成把手,减少对空间的占用(图9)。

图10 奥尔良现代有轨电车情感化设计

图11 法国现代有轨电车环境设计中的空间感觉

其次,现代有轨电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依托,现代有轨电车的功能美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表征和审美心理的对应物,成为人们自我表现和个性美的一种展示。一般情况下,当产品的美与产品的功能目的毫不相关时,可能造成产品的物质效用与精神效用之间的相互干扰和抵触。例如椅子的适用性首先取决于它的物质功能,与它的技术质量和对人的生理适应性相关。仅仅由于好看而产生的舒适感,并不能使人坐着也感到舒适,如靠背曲率与人的脊柱的关系、椅子高度与人的身高和腿长的关系,都是直接影响使用的因素。而来自奥尔良“化妆品谷”(化妆品谷这个产业集群跨越图尔,鲁昂,奥尔良和凡尔等地,集合了众多中小企业以及法国及外国化妆名牌公司)的国际品牌娇兰(Guerlain)的设计师Olivier Echaudemaison 在奥尔良现代有轨电车客室设计中,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来实现情感化设计(如座椅在具有实用功能——提供靠座使用,消除疲劳之外,充分考虑情感化需求),在继香水、时装、香槟……之后成功将奥尔良现代有轨电车打上了“奢华”印记,使乘客获得良好的乘坐体验,有助于新型城市公共交通品牌树立(图10)。

第三,功能美通过现代有轨电车和人工环境的组合秩序体现出生活环境与人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协调,给人一种特有的场所感和对人类时空的独特记忆。

W.Schmeider 在《感觉与非感觉》一书中指出: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感受。可以区分出三种空间感觉类型:第一类是行为空间的感觉,包括触觉、生命感觉、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这些感觉与人的意志相关联,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意向在活动过程中的实现;第二类是愉悦空间的感觉,包括嗅觉、味觉、视觉和温度觉,它们与人的情感相关联,直接影响到人的愉悦性体验;第三类是含意空间的感觉,包括对比例或色调的感觉、完形感觉、象征(思维)感觉和认同感,它们与人的认知活动相关联,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意义的体验。当然,这些空间感觉是相互联系的。

空间感觉在环境设计中最为突出。例如有轨电车路面的设计,从行为空间感觉上涉及线路的通达、地面的不同质感和铺设,它们可以起到引导和阻止通行的作用;从愉悦空间感觉上说,与行人共享路权,可以与街道、广场很好地整合,提供可达性的同时也可以改善城市环境,以站点聚散的移动交往空间、游憩空间、生活空间,增加人的愉悦体验感受;从含意空间感觉上,把有轨电车路线设计成由“线”(道路)和“点”(场所)组成的连贯形态,利用点与线的结合,由不同功能、尺度和性格的对比给人提供一种“塑形的体验”。当有轨电车从狭窄的小巷转入宽敞的广场,或从令人压抑的街道进入开阔的主干道时,可以使人在不断变换中体验到一种收缩和扩展、压抑和轻松、开敞和封闭的心理历程(图11)。

3.4 艺术美

艺术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做出的审美反映和精神构建,它以特定的物质媒介将人的感受、审美经验和人生理想物态化和客观化。审美是艺术的质的特性,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的发挥,都要通过审美的传达和形象的表现来完成。从实用艺术与纯艺术的区别来看,实用艺术与纯艺术具有本质不同,法国现代有轨电车和城市建筑具有突出的审美功能,这便是它们被纳入艺术领域的原因。但与纯艺术相比,它们又都具有实用功能,并且它们的产品结构都是按照科学技术原理实现的。具有艺术因素是构成法国现代有轨电车设计的重要内容,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和环境设计需要将艺术因素融入,从而创造出更具艺术韵味和精神内涵的现实生活。

图12 兰斯现代有轨电车

在法国现代有轨电车车辆形象构成中艺术抽象的作用,不在追求模拟的形似,而在于取得形象的气韵生动,这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它的目标是要取得实用和审美相统一的产品造型。如在由阿尔斯通设计与造型部门和MBD 设计公司共同合作的兰斯Citadis 现代有轨电车外观设计中,考虑到兰斯是法国香槟区的经济首府,也是法国历史重镇,素有“王者之城”美誉,因此其有轨电车车头造型取自细长型香槟酒杯。同时为了表现兰斯的欢笑、热情、喜悦、浪漫和多彩梦想,兰斯不同线路现代有轨电车外观和内部配件采用如下8 种颜色之一:黄色、橙色、红色、紫色、粉红色、蓝色、蓝绿色和绿色,通过视觉的明暗和色彩变化,具有鲜明的视觉形态特征。这同时也暗含了设计师所创造的不同线路区分标识(图12)。

法国各城市现代有轨电车以设置简易车站为主,但针对一些重要车站以及交叉口(交叉口是有轨电车和其他车辆包括行人包括自行车等等发生冲撞涉及到安全的最重要的节点)等建筑设计中,仍能体会到在立体构成方面注意从人的行为方式出发来处理立体感、深度和体量的关系,在造型中把握不同层次的数学基本质:如节奏、韵律、比例等算数质要素,景深、位置关系、垂直度和水平度等几何要素以及多样性、立体感、结构次序等拓扑质要素。法国设计师对比例、尺度、色彩、形状等影响视觉的造型要素,异常敏感。他们会将车站、建筑上的金属构件优雅地曲线化,将建造节点仔细修饰一番;会将混凝土浇成含蓄的拱形,将钢结构弯成协调的圆弧;会将建筑上各种必须的构件,为了视觉效果,拉伸、翻转或上色……既有些新意,又不超出公众普遍接受限度的“美的”建筑形象,让人深深体会到,“美学”趣味与“视觉”手段在法国设计中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城市环境的美,存在于人的直观印象与活动感受的统一之中。现代有轨电车本身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城市景观的视线走廊。现代有轨电车通过把不同的景点接成了连续的景观序列,使人对环境的感受产生一种累积的强化效果。就像人们通过听觉以音响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获得一种音乐形象一样,这种形象具有某种抽象性和间接性,它要通过人们的想象、情绪体验才能形成与一定生活情境相关联的意象。如波尔多贯穿南北的现代有轨电车B 线恰是城市乐章的主旋律:从热闹的Quinconces 站缓缓向前,热热闹闹经过大剧院,Gambetta,市政府,Aquitaine 站,到达高潮胜利广场站后渐渐趋向平静,在另一个小高潮forum 站过后,现代有轨电车终于向净土—大学城—驶进,直到进入蒙田站才趋于乐章的终结,这些有轨电车沿线的车站不仅串起了波尔多的主要景观,也串起了人们对波尔多古城点点滴滴的记忆。至于说到法国城市环境设计,艺术抽象的作用则更加突出。如法国尼斯在实施“城市中的艺术”项目中,结合现代有轨电车在其8.7 公里的线路上设置了13 处公共艺术作品,将作为连接不同场所的有轨电车线性单元打造成为开放性的艺术走廊。其中位于马赛纳广场由西班牙艺术家Jaume Plensa 设计的作品“尼斯的对话”,由7根人像立柱组成(代表了7 大洲),每到晚上,它们会慢慢地改变颜色,他们之间仿佛进行着对话,寄予着艺术家希望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以这样平静和美丽的方式交流。而尼斯现代有轨电车所经过的星辰购物中心外由Yann Kersalé设计的作品“蓝色摩尔斯电码”,仿佛夜空中蓝色的星星,灯串上的一系列的点和线排列能够通过摩尔斯电码解码为不同蓝色的名称。而由Pierre di Sciullo 设计的作品“图腾”,作为现代有轨电车车站标识,无论从任何角度可以看到(“T”——Tram 缩写,或镂空或抽象),这些图腾柱标识中的蓝色象征着海洋,而红赭色则象征着尼斯建筑的传统色彩(图13)。

图13 尼斯现代有轨电车沿线公共艺术作品设计

图14 法国现代有轨电车夜景视觉形象

在视觉艺术上,所有的文化都喜欢一定类型的具象风景画。在审美心理方面,特别是完形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的引入,说明人是整体性知觉对象的,从图案和背景的分化出发要求造型具有独特性和整体相关性。现代有轨电车的引入,打破了法国城市固有的静态关系和比例,速度扩大了人的尺度感,一方面,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依然在城市背景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天际轮廓线、整体韵律和空间节奏的处理,也使人对城市景观产生不同的感受,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动态景观。

如在法国波尔多交易所广场浅水景观设计中,为配合周边的历史古迹,设计师不再设置多余的景观建筑或公共艺术吸引眼球,反而是利用简单的元素水景观进而扩大建筑和广场的视觉角度。夏天广场的白天,水景除了可帮助减弱城市炎热,吸引人们玩耍乘凉等进行各种亲水活动,而且对周边历史建筑产生倒影作用。它把庄严的历史建筑与美丽的倒影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画面。在水平线的上下,历史建筑与倒影完全对称,容易形成格式塔心理学中作为“图形”的性质。天空也倒映在水面上,天空与水面作为一个统一的“背景”才衬托出历史建筑的形状。而当夜幕降临,为了不使历史建筑的外墙消失在昏暗之中,在低处设置人工光源照亮建筑而产生出乎意料的夜间效果。从远处眺望,天空和水面都成了同样的黑色,除了沿水平线延伸的历史建筑倒映在静静的湖面上,形成了极美的景观,中间还隔了一道移动中黑色轮廓的波尔多现代有轨电车及其倒影,那美妙的景观真是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恰像把埃德加·鲁宾“杯图”横过来构图,天空与水面同时成了“图形”,历史建筑及其倒影则成了金色的“背景”。但同时天空与水面又成为黑色“背景”,历史建筑与其倒影则成为“图形”。这里也可看成是“杯图”中“图形”与“背景”的反转。由于历史建筑在夜间照明下作为金色的“背景”,现代有轨电车的轮廓在夜色中并没有消失,与此同时有轨电车的大玻璃窗也醒目地突现出来而成为“图形”,形成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埃德加·鲁宾“杯图”多层嵌套的新的视觉形象,体现了审美过程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隽永的状态。(图14)

3.5 生态美

现代生态观念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人是从自然界进化来的,他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超越了自然界而构成了人类社会,成为具有自觉意识并可改变自然的主体。这就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十分复杂而微妙的状态,生态观念成为调节和指导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思想依据。生态美是满足人们生态审美需要的审美存在。生态审美是人把自己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审美观照,它把审视的焦点集中在人与自然关系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上。人对生态美的体验,是在主体的参与和主体对生态环境的依存中取得的,它体现了人的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统一。

城市环境的生态设计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环境效益和居民的生活质量。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城市绿色公共交通方式,首先表现在其节能、低噪、无污染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结合现代有轨电车进行城市绿地和园林建设是改善法国城市生态结构的重要途径。

在法国城市生活的人们心目中仍然还有着同自然相关的“原风景”。一方面在城市居住环境中,人类重要的成长期所必需的大树实在太少了。大树经历了长年风雨,具有一种威严或典雅的气质,因长年固定在同一地点生存,形成了沉着、忍耐和奔放不羁的性格,它不能像动物那样自由行动,但有着植物的接纳性和客观性。大树仿佛是默默无言的严父在监视着人们。对孩子们来说,它作为幼时的强烈印象而被深深刻进脑海,从中还可忆起许多教训。树木是城市造型的手段,依品种、大小和形态的不同,树木可以产生迥异的视觉空间效果,为建筑物、街道和广场提供造型的多样性。它可以起到转化尺度、引领视线、分隔空间、形成取向的标志点等作用。因此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其造型要素包括形态、高低、色泽、层次、疏密、质感、明暗、通透和虚实等。

另一方面在城市当中进行绿化,从生态学观点来说也是理所应当的。从视觉上来说,绿地又可带来休息和安静的气氛。人类本来就和绿地有着共生的命运。从色彩学上来说,天空的蓝色和树木的绿色都是镇静色,可使人心情得到休息。现代有轨电车具有不同的路面型式以适应城市环境需要,法国现代有轨电车主要在城市中心的交通干道、林荫大道、广场以及郊区道路(通道宽度大于20m)上实施线路及周边绿化(如波尔多城市主干道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绿化、克莱蒙-费朗结合现代有轨电车实施Jaude 广场绿化),从而有利于构建城市绿道网和营造绿色开放空间。

4 结语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有轨电车在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得到了快速发展。法国通过设计、艺术与科技结合,运用所掌握的普遍性智慧和设计学逻辑,成功实现了现代有轨电车以其现代、时尚、环保的形象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西欧的示范作用,一些目前仍保留较为完整的有轨电车线路网络的东欧、澳大利亚、美国等城市正在进行现代化的改造,而越来越多的其他发展中地区明确将有轨电车加入到城市公共交通的行列中来。就我国而言,发展现代有轨电车已列入国务院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政策,是国家支持的项目。随着我国现代有轨电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借鉴和参考法国现代有轨电车设计中所展现出来的形式美、技术美、功能美、艺术美和生态美等美学思想将对我国各类型城市中现代有轨电车建设提供启发。

[1] Sophie Labbouz, Youssef Diab, Tramways in France - born again for urbanism [EB/ OL].connectedcities.eu,2014-11-07.

[2] EUROCITIES.Trams in Bordeaux: modern mobility in a historic city [EB/OL].www.eurocities.eu,2014-11-16.

[3] Sophie HASIAK, Nicolas JOUVE, Cyprien RICHER.Optimizing territorial opportunities with tram-based system [EB/ OL].www.sintropher.eu,2014-11-23.

[4] Cyprien RICHER, Sophie HASIAK.Territorial opportunities of tram - based systems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Nottingham (UK) and Valenciennes (FRA) [EB/OL].www.sintropher.eu,2014-11-23.

[5] 徐醇厚.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 罗伯特•特雷.设计之美[M].山东:山东画报 出版社,2010

[7] 王玮, 王喆.高速列车输出车型适应性及差异 设计[J].创意与设计,2014(2):44-50.

[8] 石雷,邹欢.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从文物建筑到 历史保护区[J].世界建筑,2001(6):26-29.

[9] 赵彦,陆伟,齐昊聪.关于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 护因子的研究——基于中、美、法对比角度[J].城市发展研究,2012(12):140-144.

[10] aubin, Brinklow, Hong & Veres.Paris, france - T3 tram policy case study [EB/ OL].www.arch.mcgill.ca,2014-11-03.

[11] 王玮,王喆.形象差异与传统融合——韩国 KTX 高速列车造型及装饰设计[J].设计艺术研 究,2014(12):43-49.

[12] systra.reims lrt - lines 1a and 1b [EB/ OL].www.systra.com,2014-11-09.

[13] 王玮,王喆.国外现代有轨电车外观设计分析 [J].都市快轨交通,2013(6):140-143.

[14] 王玮,王喆.韩国高速铁路列车外观设计分析 [J].包装工程,2014(14):28-31.

[15] 王玮,王喆.南港岛线东段新列车客室及外观 设计分析[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 报),2014(5):129-132.

[16]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7] S.Ferraiuolo, C.Fillol, A.Frid.Stete of the art validation platforms trams and metros [EB/OL].www.silence-ip.org,2014- 11-16.

[18] 张倩.历史建筑遗产的重生[J].华中建筑,2011(2):18-20.

[19] 王喆,王玮.城市既有铁路专支线现代有轨电 车改造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2(5):11-15.

[20]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 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波尔多公共交通法国
法国(三)
法国(一)
品鉴一款法国波尔多弗龙萨克的酒
基于NB-IOT技术的公共交通显示牌设计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波尔多及优质波尔多法定产区葡萄酒在中国备受青睐
品味波尔多酒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