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研究
2015-01-22杨翰文贺志伟谢兴泽胡启明郑立华李建香
杨翰文,贺志伟,谢兴泽,胡启明,郑立华,李建香
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研究
杨翰文,贺志伟,谢兴泽,胡启明,郑立华,李建香
目的 观察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治疗效果。 方法 STEMI患者84例,通过“绿色通道”行急诊PCI治疗,其中经股动脉途径16例,桡动脉途径68例,并分析近期疗效。结果 术中左主干病变2例,前降支47例,中间支1例,回旋支17例,右冠状动脉37例。84例均行介入治疗,失败4例,即刻手术成功率为95.24%。住院期间死亡4例(4.76%),余急诊PCI手术成功患者住院期间未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和(或)靶病变重建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 构建“绿色通道”,急诊PCI治疗老年人急性STEMI成功率高,病死率低,效果较好,桡动脉途径可考虑作为急诊PCI手术的首选入路。
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心肌血管重建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老年人
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可挽救濒死心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可以作为再灌注治疗最有效的方法[1]。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STEMI实施急诊PCI的手术时机、方法、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4年12月因STEMI行急诊PCI老年患者84例,男58例,女 26例,年龄62岁~80岁(68.45岁±11.18岁)。合并高血压病64例,糖尿病10例。急诊PCI入选标准(符合以下2项以上):①缺血性胸痛发作≤12 h,或> 12 h仍有缺血性胸痛或心源性休克;②两个或两个以上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 mV,或者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胸导联ST段抬高≥0.2 mV,或者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③心肌损伤标记物(如肌钙蛋白I)异常升高。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22例,前间壁34例,前壁、高侧壁7例,前壁、下壁3例,高侧壁2例,下壁38例,下壁、右室4例,下壁、后壁3例,下壁、侧壁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所有老年人急性STEMI患者通过 “绿色通道”直接行介入手术,即采用急诊-导管室模式,由专门培训的急诊科医师接患者,在途中联系导管室值班医师,要求导管室医师在20 min内即到达导管室行急诊 PCI术,具体为:①保证患者从进门-专科会诊时间,由急救中心呼叫心血管专科医生<10 min。
②保证心血管专科医生会诊到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的时间<20 min。③保证患者就诊-给药”时间<10 min。④保证患者“就诊-球囊扩张时间大约为90 min。另外,术前已经接受长期阿司匹林治疗者,PCI前服用阿司匹林 100 mg;以往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PCI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 mg 嚼服;术前已经接受长期氯吡格雷治疗者于PCI当天服用氯吡格雷75 mg;以往未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在PCI术前给予(300~600)mg负荷剂量,并进行其他内科常规治疗。
1.2.2 PCI方法和特点 采用SeldingerS技术穿刺右侧桡动脉或股动脉 (股动脉入路16例,桡动脉68例),置入动脉鞘管,Judkins技术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前静脉注射普通肝素2 500 U,冠脉造影示 84例中左主干病变2 例,前降支47例,中间支1例,回旋支17例,右冠状动脉37例。合并3支病变47例,2支病变68例,单支病变27例,多支(3支+2支)病变者占69.14%。行PCI者追加普通肝素钠至100 U/kg,手术时间每延长 1 h追加肝素1 000 U。手术成功标准:病变血管前向血流TIMI3级,支架植入后冠脉残余狭窄<20%,无严重并发症(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84例患者中全部接受PCI(100%),术后TIMI3级率91.8% (78/84)。其中7例(8.3 %)行单纯PTCA,77例 (82.7% )置入支架,共置入支架124枚。
1.2.3 术后处理及观察 经桡动脉途径术后即刻拔除鞘管,股动脉途径根据全血激活凝血时间(ACT)测量结果,于术后(4~6)h拔除鞘管,加压包扎12 h,右下肢制动24 h。术后常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7)d抗凝,口服阿司匹林(100~150)mg,1次/日氯吡格雷75 mg,1次/日。依据病情给予他汀类、ACEI、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记录患者院内死亡、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再次靶血管和(或)靶病变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
2 结 果
PCI失败4例,即刻手术成功率95.24%。1例(1.09%)发生室颤,复律无效死亡;3例(3.75%)住院期间死亡,住院期间总死亡率4.76%,余急诊PCI手术成功患者住院期间未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和(或)靶病变重建等MACE。
3 讨 论
AMI患者治疗的关键是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快速开通,与单纯静脉溶栓相比,急诊PCI可迅速恢复前向血流,更多地达到完全性血管重建的目的。 直接PTCA的IR早期3个月狭窄程度低于溶栓治疗,再闭塞率低于溶栓治疗[2]。对于老年人高危AMI患者PCI降低病死率的作用更加明显,直接PCI可以明显降低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急诊PCI最重要的就是缩短心肌梗死患者在医院的等待时间。血管再通的治疗越早,患者获益就越大[3]。美国AHA和ACC治疗指南要求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到达医院后90 min内开始介入治疗的第一次球囊扩张。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延迟救治情况突显[4]。
急诊绿色通道模式是在急救车转运途中,由急救人员向患者及家属阐明进行急诊PCI的必要性,如已征得患者同意,则由急救人员直接通知心血管专科医生呼叫急诊手术人员,并将患者越过急诊科室直接送往导管室,从而缩短全部进门-专科会诊和会诊-签字同意时间,并部分缩短签字进入导管室时间,缩短进门球囊扩张时间[5]。
国内一般医院行急诊 PCI都是通过 “急诊-心内科-导管室”的模式进行,这会增加患者在医院等待时间。采用新型绿色通道模式,将患者直接由急诊室送往导管室,大大减少了患者在医院的等待时间。本研究中84例患者住院期间共有4例死亡,病死率为4.76% ,明显低于静脉溶栓时代的7 %~9%的死亡率。
最近荟萃分析显示,桡动脉途径局部血管并发症低,患者术后可即刻下床活动,具有更高的效价比[6]。相较于股动脉途径,桡动脉途径可降低STEMI患者的急诊介入手术死亡率。STEMI患者往往需要多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出血及死亡的风险更高,桡动脉途径优势更为明显。研究表明,经桡动脉路径PCI可明显降低STEMI患者的临床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 卒中、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及出血)发生率[7]。
构建新型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可有效地使梗死相关动脉再通,成功率高,住院死亡率低,近期预后良好。桡动脉途径可考虑作为急诊PCI手术的首选入路。
[1] 黄鼎三,颜光烈,陈诗泉,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附5例报告)[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0.
[2] 李万辉.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46例疗效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14:1-5.
[3] 高润霖,刺冰,王节明,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12(30):5.
[4] 董平栓,杨喜山,杨旭明,等.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并发症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6):873-874.
[5] 安健,李保,王敬萍,等,新型急诊绿色通道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术疗效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0):1150-1152.
[6] 王景斌,慕春言.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再通的冠状动脉造影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4):541-542.
[7] 马长生.冠脉介入治疗——技术与策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6-140.
(本文编辑 王雅洁)
法令条例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发布单位,文号.法令条例名称[文献类型标志].发布日期.
如:[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S].1990-09-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S].2001-12-15. [3] 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第12号令.科学技术期刊期刊管理办法[S].1991-07-01.
株洲市科技局科研资助项目(No.2013008)
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湖南株洲412002),E-mail:zhiwei8998@126.com
R542 R256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11.026
1672-1349(2015)11-1315-02
201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