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活性蛋白的药理作用及分析方法探讨
2015-01-22周雪康
周雪康
(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苏州215101)
植物源活性蛋白的药理作用及分析方法探讨
周雪康
(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苏州215101)
在中药的相关研究中,植物源活性蛋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对很多疾病产生药理作用,对于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有着极大影响.本研究就植物源活性蛋白的药理作用进程全面探讨,提出植物源活性蛋白药理作用的分析方法,从而为植物源活性蛋白的深入研究提供可参考资料.
植物源活性蛋白;药理作用;分析方法
1 植物源活性蛋白的药理作用
根据植物源活性蛋白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免疫调节方面 目前,植物源蛋白是一种具有较大潜能的天然免疫调节剂,给人体带来的伤害比较小,从而成为近几年中药研究的重点.在实际应用中,植物源蛋白产生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通过促进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化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分泌等方式来完成.例如:利用小白鼠对人参、中药虫草菌丝体、白头翁等的蛋白效用进行实践验证发现,小白鼠的脾脏功能得到有效增重,其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高,从而表明植物源蛋白具有提高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作用.
1.2抗肿瘤方面 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较多研究人员发现植物源活性蛋白有着非常好的抗肿瘤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调理身体健康水平,在疾病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过程中,糖蛋白可以将肿瘤细胞直接杀死,并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如食道癌细胞、肝癌细胞等[1].在相关研究人员的各种试验中,植物源活性蛋白具有的抗肿瘤作用得到了清晰展示,特别是植物凝聚素的科学运用,可以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等方式来达到抗癌作用,不但可以用于诊断肿瘤的情况,而且在促进植物源活性蛋白研究不断深入和进一步发展上也有着重要影响.
1.3抗氧化方面 在相关研究人员的证实下,植物源蛋白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方式来对机体受到的氧化损伤进行恢复,从而具有抗氧化作用,特别是将自由基直接清除,可以达到快速体外抗氧化的效果.目前,植物源蛋白具有的抗氧化作用,通常是在动物疾病上进行研究的,例如:在相关研究人员使用硫酸铵沉淀,DQAE⁃52等对狗患病时蛋白发挥的抗氧化作用进行探讨时发现,蛋白可以有效防治氧化作用引起的细胞损伤,并抑制其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在络合金属离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抗氧化作用.
1.4抗血栓方面 一般情况下,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致死率都很高,与血液系统、循环系统等有着密切联系,而在植物源活性蛋白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其有着一定抗血栓作用,可以在体内纤溶酶的结合作用下,使血栓浓度得到有效降低.与此同时,在减少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扩张平滑肌等情况下,可以使血小板聚集得到有效抑制,最终达到阻止血栓形成的目的.目前,在预防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上,充分发挥植物源活性蛋白的抗血栓作用是研发天然溶栓药物的重点.
1.5抗病原微生物方面 在人类、植物和动物的疾病产生中,细菌、病菌、真菌等带来的病害较多,而中药可以发挥很好的抗细菌、抗病菌、抗真菌的作用,因此,中药方面的研究对其具有的抗真菌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根据相关研究和试验[2]发现,中药中发挥上述几种作用的主要是大分子物质,如蛋白,不但能有效抑制褐斑病菌、葡萄孢菌、尖孢镰刀菌等的生长,还能起到很好的抗细菌作用,从而抑制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生长.目前,植物源活性蛋白在抗病原微生物上的应用比较常见的是乙型流行感冒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
1.6降血糖和血脂方面 根据相关研究和应用来看,植物源活性蛋白中的糖蛋白有着降血糖和血脂的作用,其中,在运用茶叶蛋白对高血脂进行有效防治的过程中,其产生的效果非常明显.所以,合理运用植物源活性蛋白,正确搭配药量,可以很好地降低血糖和血脂,在中药研究领域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2 植物源活性蛋白药理作用的分析方法
目前,各国在进行植物源活性蛋白的相关研究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色谱法.当前,色谱法的应用范围最广,其有着较高分辨率、灵敏度和较广的适用面,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青睐.例如:从真姬菇中进行抗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的提取,可以采用C18反高效液相色谱法来完成,不仅可以使蛋白质得到有效富集和浓缩,还能提高蛋白质分子的纯度.二是光谱法.在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中,光谱法的应用次数较多,其操作非常简单、灵敏度较高,并且谱带专属性很强,对于提高植物源活性蛋白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等有着重要影响[3].三是电泳法.目前,电泳法主要是包括SDS⁃PAGE电泳法、IEF⁃PAGE电泳法、双向电泳法三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电泳法,以提高植物源活性蛋白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四是质谱法.在实际应用中,质谱法具备的高灵敏度、准确性等可以更好地为植物源活性蛋白的研究提供可靠保障,不但可以在热稳定性小分子的检测中运用,还能用于大分子蛋白质的分析,是当前植物源活性蛋白研究的重要促成技术.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中药领域的研究已经对植物活性蛋白具有的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可以通过上述几种分析方法获得比较准确的研究结果,以确保植物源活性蛋白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药理作用,对促进植物蛋白质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卞冬萍,肖明慧,陈 耀.食用菌源活性肽的研究进展[J].粮油食品科技,2015,23(4):66-69.
[2]葛平珍,周才琼.食源性活性肽制备与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4):363-368.
[3]刘 芳,阳 盼,王 翀,等.利用植物源提取物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研究概况[J].农药,2014,53(7):473-477.
R284;R285
A
2095⁃6894(2015)10⁃113⁃02
2015-09-22;接受日期:2015-10-09
周雪康.本科,主管中药师.Tel:0512⁃69388156 E⁃mail:1055349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