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溴索药理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现状分析

2015-01-22宋华盛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药理病原体药学

宋华盛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横川县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河南横川465150)

氨溴索药理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现状分析

宋华盛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横川县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河南横川465150)

药理机制;氨溴索;不良反应;临床应用

0 引言

氨溴索属于溴已新在人体中活性代谢的产物,1980年初德国首次生产,最开始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祛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也有进一步的研究,不断挖掘出氨溴索药物的其他作用,也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此同时,氨溴索药物所具有的不良反应等也都浮出水面.本研究就氨溴索药物的药理机制、临床应用状况,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了分析.

1 药理机制

1.1化痰 人体痰液的黏度由酸性糖蛋白所确定,氨溴索具有使多糖纤维裂解的功效,同时对呼吸道所分泌的细胞产生作用,使酸性蛋白的合成受到抑制作用,浆液的分泌增加,进而痰液被稀释,排除的难度降低[1].大剂量药物还作用于呼吸道上皮,增加其恢复速度,进而让痰液排除难度降低,患者气道保持通畅.

1.2抗氧化、抗炎 氨溴索具有较为明显的抗炎作用,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具有多种性.现明确的机制:对致炎细胞因子产生有调节作用、花生四烯酸代谢受到影响、炎性细胞受到抑制等等.氨溴索对很多炎症细胞均可产生作用,如气道上皮细胞、白细胞等[2].目前对机体炎症的作用尚不具有明确性,但抗氧化的作用属于重要机制之一,炎性反应中,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过硝酸根、H2O2等被大量释放出,达到使病原体被杀灭的效果,但所释放出的氧化物同时会产生不良作用,如有利于形成起到炎症,氨溴索药物则可使氧化物清除,从而避免所带来的不良反应[3].

1.3PS释放和合成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主要功能:使肺泡气降低,使肺保持顺应性;使肺防御功能加强;保持小气道的稳定;对支气管上皮有修复作用.氨溴索药物则对人体中PS生物的释放和合成有促进作用,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改善,病程时间缩短,加速肺组织的恢复速度.

1.4抑制病原体 氨溴索对致病过程和多类病原体都具有抑制作用,包含对炎症反应和病原体两者的间接和直接作用.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细胞的上皮细胞粘附的作用可得到明显的抑制,将活菌数减少,抗生素的渗透能力增强,进而将细菌杀灭,同时此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甲型流感病毒[4].

1.5使抗菌药物在肺中浓度提高 研究报告[5]称,氨溴索可直接将肺组织中药物的浓度提高,具有杀菌的功效,可使头孢哌酮在肺中转运的功效有促进作用,同时,对其它抗菌均有同样的作用.其具体的药理机制暂不明确.

2 临床应用

临床中此药物可用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协助抗菌的作用,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有提高,其病程时间也得到一定的缩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此药物进行治疗,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患儿肺部损伤程度明显得到改善,且并发症状况有减少;同时有研究报道称,将此药物应用到分泌性中耳炎中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对中耳分泌物有促进作用,易于排出.

3 不良反应

3.1过敏 在使用氨溴索药物后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中以瘙痒、皮疹等较为常见.有患儿出现左侧血气胸,两肺挫伤,将氨溴索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在注射过程中,患儿身体出现红色斑丘疹,形状不一,停药后立即给予相应治疗,患儿身体上所出现的药疹在6 d后全部消失.

3.2过敏休克 有学者报告称,一名5岁患儿患急性支气管炎,以往存在高蛋白轻度过敏,不存在药物禁忌.采用氨溴索15 mg进行治疗,注射药物大约2 min,患儿出现胸闷、心慌、脸色苍白、心率下降、大汗淋漓、呼之不应等不良反应.呼吸次数10次/min,及时停药,并给予相应措施,大约5 min后患儿逐渐恢复正常.

3.3呼吸困难 某院高龄男性患者患慢性支气管炎,未按医嘱服用氨溴索,3次/d,30 mg/次,第二日服用药物15 min后,出现呼吸困难、气短、胸闷、脸色苍白等状况.检测发现两肺有哮鸣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大约30 min后患者症状逐步缓解.

4 讨论

由于氨溴索药物具有多种药理功效,如抗氧化、抗炎、排痰等等,所以在哮喘、急性、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结核、肺炎等各种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还可用作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但虽在医学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是频繁曝出[6].总结医学界关于这方面大量的研究报告,可发现,此药物所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在老年、小儿,以及新生儿中较为集中.因此,医护人员在对此类人群使用氨溴索后,应加强对患者用药后各体征状况的监测,若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治.同时,在用药之前还需仔细询问患者各方面情况,做到谨慎用药.

[1]张特立,于春月,刘莉莉,等.我院氨溴索致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4):147-148.

[2]张 涛,苏秀霞,张 茜,等.警惕氨溴索的严重不良反应[J].临床合理用药,2014,7(4B):7,12.

[3]耿 萌.小儿静脉应用氨溴索致不良反应3例[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5):64-65.

[4]曾其毅.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7-68,73.

[5]Stoll BJ,Hansen N,Fanaroff AA,et al.Late⁃onset sepsis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neonates:the experience of the NICHD Neonatal Research Network[J].Pediatrics,2002,110(2 Pt 1):285-291.

[6]高兴华,黄 剑.甲泼尼龙静脉推注联合氨溴索、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4):34-36.

R974

B

2095⁃6894(2015)10⁃112⁃02

2015-09-20;接受日期:2015-10-10

宋华盛.本科,临床药师.Tel:0376⁃3162928 E⁃mail:2469342481@qq.com

猜你喜欢

药理病原体药学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金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山楂核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