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比例双低菜籽粕对青海地区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015-01-21海存秀丁保安卢福山何长芳苏丽萍李文林杨生文
■海存秀 丁保安 卢福山 何长芳 苏丽萍 李文林 杨生文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西宁 810001)
蛋白质饲料资源缺乏一直是制约我国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低芥酸、低硫甙的双低菜籽粕作为我国重要的植物蛋白质饲料资源,在畜牧生产中被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饲料应用成分逐渐受到重视,因而不经任何去毒处理即可直接用于猪、禽饲粮。但双低菜籽粕的应用效果在青海养禽业生产中的研究未见研究报道,针对该问题在青海高原地区开展试验研究,旨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双低菜籽粕,探讨其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为青海地区的蛋鸡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饲粮
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将30周龄健康、产蛋率相近的海兰褐蛋鸡8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试验Ⅰ、Ⅱ、Ⅲ组分别添加4%、8%、12%双低菜籽粕,对照组Ⅳ添加4.5%普通菜籽粕。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逯家寨元堡子佳裕养鸡场进行试验。试验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详见表1。
表1 试验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1.2 饲养管理
试验鸡只采用三层阶梯笼养,日常饲养管理按养殖场的操作规程进行,舍内温度为15~25℃,湿度60%~70%,试验鸡只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天16 h光照,日投料两次(早上7:10和下午17:30),16:00开始集蛋、称蛋重。预试一周后,进行正式试验,试验期为1个月。按正常蛋鸡免疫程序进行常规免疫。试验期间记录统计试鸡的产蛋数、破蛋数、脏蛋数、蛋重、死淘鸡等情况。并计算蛋鸡的平均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及死淘率。每日观察试验鸡只的精神状态、采食状况,做好饲养日记。
1.3 测定指标
测定试验期内供试蛋鸡的日采食量、产蛋个数、总蛋重、软破蛋数、脏蛋数及鸡群的死淘数,计算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料蛋比。试验结束时采血,进行血清尿素氮(BUN)的测定。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初步处理,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比例双低菜籽粕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
表2 双低菜籽粕的不同添加比例对青海地区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双低菜籽粕添加比例的增加,Ⅰ、Ⅱ、Ⅲ试验组间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对照组产蛋率最低。料蛋比Ⅰ、Ⅱ、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软破蛋率 4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Ⅱ组最低。脏蛋率随着双低菜籽粕的添加比例增加逐渐降低。平均日采食量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2.2 双低菜籽粕的不同添加比例对蛋鸡血清尿素氮的影响(见表3)
表3 不同比例双低菜籽粕对蛋鸡血清尿素氮的影响
血清尿素氮(BUN)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动物蛋白代谢和氨基酸平衡及利用情况,BUN浓度与肌肉增长和日增重呈负相关(Hahn等,1994)[1]。由表3可知,随着双低菜籽粕的添加比例增加,四组间试鸡的血清尿素氮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组中以8%处理组内的BUN值最低,说明该组的蛋白代谢和氨基酸利用率最好。
3 讨论
3.1 从本试验结果看,在日粮营养水平一致的情况下,产蛋高峰期蛋鸡日粮中添加12%以下的双低菜籽粕不会因其粗纤维含量影响蛋鸡的采食量,反而提高蛋鸡的产蛋率,降低料蛋比,与陆勤(2009)[2]、高玉鹏(1996)[3]等以双低菜籽粕代替豆粕饲料的研究结果一致,对产蛋鸡产蛋性能无明显变化,说明与普通菜籽粕相比,双低菜籽粕的硫葡萄糖甙含量和芥酸含量大幅度降低,饲用品质显著优于普通菜籽粕,营养价值与豆粕相当,适宜于作畜禽蛋白质补充料,直接用于家禽饲粮。
3.2 双低菜籽粕仍含有一定的硫葡萄糖甙和其他抗营养因子,营养成分不平衡,因此,一般不宜作为猪、禽饲粮的唯一蛋白质补充料,应当根据动物种类、生长阶段及生产特点,在饲粮中采用适宜的用量比例[4-5]。本试验研究表明,在青海地区罗曼蛋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双低菜籽粕与添加普通菜籽粕组比较,蛋鸡血清尿素氮均有降低,说明蛋白代谢和氨基酸利用率较好,并且添加8%比例的双低菜籽粕蛋鸡血清尿素氮最低,为适宜添加比例。
4 结论
① 本次试验研究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双低菜籽粕来取代豆粕,对青海地区蛋鸡产蛋高峰期产蛋率和蛋重无显著影响,随着双低菜籽粕添加量增加料蛋比增加。
②与普通菜籽粕比较,添加双低菜籽粕可以降低蛋鸡血清尿素氮。
③从本次试验结果分析可知,添加8%双低菜籽粕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