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价值特性与实践思考

2015-01-21李红海李雯倩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感恩教育大学生

李红海,李雯倩

(1.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徐州医学院 公共教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2.李雯倩(1982-),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医学院公共教育学院讲师。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价值特性与实践思考

李红海1,李雯倩2

(1.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2.徐州医学院 公共教育学院,江苏 徐州221004)

摘要:感恩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美德,是显现人的本质属性的道德情感行为。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把感恩化育为大学生内在的道德规范和基本品德需要通过感恩教育来实践和实现。对大学生来说,感恩教育是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具有自身的价值特性。要提高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坚持以崇德修身为第一目标,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要对大学生感恩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在教育理念、内容、途径和机制等方面,努力探索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对策与实施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价值特性;崇德修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简介:1. 李红海(1976-),男,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书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2015)05-0098-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当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挖掘和升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德,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获得丰富的优秀文化基因和养分,这既为处在人生转型期的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准备了成长条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构建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基本要素。感恩就是这样一种优秀文化美德和人之为人的基本要素,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把感恩化育为大学生内在的道德规范和基本品德需要通过感恩教育来实践和实现。所以,关注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问题,认知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价值特性,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大学生的感恩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价值特性

感恩,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一种显现人的本质属性的道德情感行为。《说文解字》上解读为:感:动人心也;恩:惠也。而“惠”是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很显然,从语言的意义上,感恩是因恩而感,恩是感的逻辑前提,感是恩的逻辑结果,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感恩,所以感恩具有因果性和对象性,亦即关系性,也就是感恩有感恩的原因,有感恩的对象,有感恩的过程和感恩的行为。这就意味着感恩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行为和表现,它不仅是人对自然、社会、他人给予自己的好处和益处由衷地做出客观认可并意欲回馈,而且还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

对于人这个类主体而言,感恩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生成性关系,大自然不仅孕育化成了人,而且为人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人赖以从事生产活动的自然资料和时空场域,人接受着大自然的惠赐而心怀感激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破坏大自然毁坏大自然的人类行为都是不道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人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需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从单纯的追求物质利益的发展进化为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而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感恩又表现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它反映着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实践本质。在现实世界中,离开人的社会的人与离开人的人的社会都是不存在的。马克思指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做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1]也就是说,一方面,只有当人类个体处在社会关系之中的时候,人才能从自然物中显现人的本质,人才是真正的人;而另一方面,社会本身也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本身。在这个意义上,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是共生共在的关系,无论是主动感恩还是被动感恩,感恩都既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也是实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和谐发展的重要方法。然而,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也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它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且需要通过社会关系的建构和延宕才能展现出自身的真、善、美,需要通过教育来启迪和引导,亦即通过感恩教育来实现感恩的自觉与自律,这就使得感恩教育具有了实践的必然性和理论的逻辑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感恩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和报恩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它以人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的养成为目标,培养其感恩情感,发展个体的感恩行为能力,形成对己、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真诚回报的感恩态度和人格特征。对于大学生感恩教育来说,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2],其内涵及实质可以从多个方面和层次来理解。

首先,大学生感恩教育是认知教育。认知教育是一种经验积累和理性明晰的过程,通过这种认知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自身生命的获得和知识的增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个人的成长与长远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他人的帮助,乃至大自然的赐予。所以,感恩教育是有明确的认知目标的,在教育的过程中,这一认知目标逐渐显现出来,既具有引导的功能,也释放着推动的力量。大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与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同,才可能以感恩的心态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珍视亲情、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其次,大学生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感恩不仅是一种认知,更是基于对所受恩惠的认知而产生的深刻的情感共鸣。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他人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情感的交流和交换,任何一个人生存于世间,只靠自己是无法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人必须在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之中来获得情感的满足,这种满足是双向的互动的。所以,大学生感恩教育就是要激发和强化这种情感体验。它要求教育者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及自身情感的渗透和移入,引导学生去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感动,并透过这些细微的事情让学生去体会身边的恩情,并衍生出一种愉悦和幸福的情感,进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回报恩情的冲动。

再次,大学生感恩教育是责任意识教育。感恩不是你来我往的交易,也不是带有功利心理的投资,而是一种善于体验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和不求回报的自觉付出。这是健康的感恩心态的体现,也是感恩的最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自己、他人、社会以及对自然的责任意识,并将这种责任意识转化为报恩的具体行为,从而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和品质。“作为有天赋心灵和意识的人,我们的责任是鼓励对表现在一切方面的人类精神的优美的理解和欣赏,鼓励精神上对宇宙的敬畏和惊叹,因为宇宙产生了生命和意识,并可能继续进化到洞察力、理解、爱和同情心的更高的层次。”[3]

总之,大学生感恩教育归根结底是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他我”、“物我”的关系,促进对感恩道德要求的认知与认同,并把这种道德认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觉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习惯。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其特有的价值特性。

首先,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推进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其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生成和锤炼着众多的优秀传统美德,诸如“衔环结草”、“投桃报李”、“饮水思源”、“感恩图报”、“滴水之恩”等等箴言和典故记载了关于感恩的的传统美德的表现,这种美德随着历史的延续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品质和性格特征的重要方面。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尽沧桑、饱经磨难而在跌宕起伏中生生不息、绵延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历史形成的这种个人对家、对国、对社会的感恩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感恩作为礼仪之邦的重要意识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及发展的主流。大学生感恩教育正是适应了这一原则和主流的要求,反映出大学生感恩教育特有的价值特性。一方面,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相协调,其实质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民族感恩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和自然的关系,养成自觉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阵地和辐射源,大学生作为公民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精英群体,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实践水平对于传播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而且感恩教育还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促进德育实效性[4]。总之,大学生感恩教育既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也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培育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它的形成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的文化体系作为其精神支撑和思想基础。胡锦涛曾经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5]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然而,和谐文化不是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而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和形式。在全社会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倡导和推崇感恩教育及感恩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感恩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以辩证的视角观察社会、以宽容的态度处理矛盾、以敬畏的心理亲近自然、以和善的方式对待他人,从而形成感恩、和谐的人格品质及校园氛围。这是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以校园感恩文化、和谐文化带动和培育社会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再次,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贯彻“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办好高校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6]为此,高等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就是贯彻这一教育理念、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具体举措。一方面,感恩作为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的过程是道德养成的过程,最终生成一种道德自觉,即感恩意识。而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把立德和做人放在首位,激发他们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也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和新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感恩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以及与外界的关系入手,引导他们逐步形成对于自我与他我、物我关系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感恩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第四,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人格在心理学上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决定了一个人如何体验和对待外部世界、如何体验自己和对待他人。人格健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处理问题和待人接物能够采取恰当和适中的态度,并与外界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够以积极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与社会的步调合拍而不是格格不入等。感恩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和人格完善的实践活动。感恩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和自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而对自己的身心以及心物的和谐产生独特的感受,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感恩、尊重、宽容、谦和的品质和互助、合作、友爱、奉献的精神,纠正学生中的自我中心倾向和知识与道德发展的不协调,促进其智德并进、内心充盈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此外,感恩教育还有助于大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这无疑对增进交流、协调关系、促进健康、完善个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总之,感恩教育契合了新时期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要求,其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 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感恩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是判断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的基本标尺。近年来,大学生感恩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应该说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付出了辛勤地劳动,看不到这一点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否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感恩教育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到位”:

其一是认识层次和高度尚有欠缺。从教育者方面看,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科学内涵及价值特性的认识均存在一定的偏差或不足。有的把大学生感恩教育仅仅当作一般的宣传教育或学生课外“活动”,有的则把大学生感恩教育仅仅等同于孝敬父母的教育,而没有上升到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班人的高度,没有把大学生感恩教育看作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及大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教育对象看,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环保理念以及较强的忧患意识和报效祖国的思想准备,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深化的新形势下,一些大学生对感恩教育存在着某些困惑和模糊认识,认为大学生应着力加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成才意识的教育,感恩意识培养是中小学才有的“小儿科”,因而接受感恩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常常以物质利益为唯一标准的经济人思维来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真、善、美”的感恩异化成了“假、恶、丑”的纯粹的金钱关系,使得大学生感恩教育面临重重遮蔽,导致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其二是教育内容和形式缺乏设计。一定的内容和形式是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基础和载体。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泛化和虚化使得大学生感恩教育既缺乏时代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也对中国传统的优秀感恩文化提炼和扬弃得不够,因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建构不仅空泛,而且匮乏。目前,有关感恩教育的内容只是零星地出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大学生课外活动之中,感恩教育成为漂浮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的碎片,虽然时常被人触摸到,但总也构不成完整的结构,聚合不起应有的精神力量,就连富有针对性的感恩教育课外读物亦不多见。在感恩教育的形式上,传统感恩教育常忽视道德教育的人文精神,具有道德强制的缺陷[7]。教育者往往就事论事,期望举办几场主题讲座或学生“活动”就能实现感恩教育的目的,如许多高校不约而同地要求学生给家长写一封“感恩信”、寒假里给父母洗一次脚、用金钱的形式给学生算一笔“亲情帐”等,甚至以此作为学生的考评指标。这种短期化、功利化的行为不仅难显扎实的教育风范,也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规划,其结果只能是让学生感动一时,而不能将感恩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内心。

其三是教育渠道分散缺乏汇聚。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渠道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和探索,如强化课堂主渠道作用,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章节中体现或渗透感恩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识恩、感恩的教育氛围;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以及利用网络拓展感恩教育的空间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诸多部门往往各自为战,在时间安排上没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在内容安排上缺乏序列性和互补性,各个教育渠道缺乏应有的整体目标,各个教育环节缺乏有效的配合、协调。此外,学校、家庭和社会尚未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体系。各个教育渠道融合的不到位,反映出大学生感恩教育目标规划及调控的不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整体效果。

其四是教育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不是靠单纯的理论灌输和一时一事的突击性活动就可以奏效的。只有建立一定的机制,才能确保感恩教育的制度化和可持续性。目前,大学生感恩教育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以及规范化教育的层次,常抓不懈的有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具体表现在:一些高校和学生对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因而缺乏必要的组织保障和调控机制;一些部门和教师对感恩和感恩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因而缺乏序列化、系统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一些高校把大学生感恩教育表面化、功利化甚至庸俗化,流于轰动的“活动”形式,并以此视为整个教育目标的实现,因而缺乏常抓不懈的制度保障和对感恩教育的整体规划。此外,一些高校在财力、物力上的投入不足,使大学生感恩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经费保障而流于简单的说教。

三、 完善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的对策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感恩意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具体体现和形成基础。要提高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并对大学生感恩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在教育理念、内容、途径和机制等方面,努力寻求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与路径。

对策之一,以大学生崇德修身为目标,确立感恩教育的新理念。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曾指出:“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而“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8]总书记的讲话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确立了新的理念。一方面,高等学校要站在素质教育和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想内涵及重要意义,摈弃就事论事的观念和做法,不仅把感恩教育当作一种知识和情感的教育,更应把它深化为对大学生崇德修身的培养,使大学生感恩教育成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大学生感恩教育要立意高远和立足平实,坚持崇德修身的目标,把大德与小事结合起来,注重从知、情、意、信、行多个方面,明确感恩教育循序渐进的目标层次。具体来说,就是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通过提高学生的感恩认知水平,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和感恩意志,引导他们将感恩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感恩信念和道德品质,形成稳定的感恩意识和报恩、施恩的良好行为。同时,通过高等学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在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树立知恩图报的良好风范。

对策之二,以感恩意识的培养为核心,拓展感恩教育的新内容。

感恩是一种心理和行为的综合活动,一个人是否具有感恩的动机和行为,首先来源于感恩意识的指导和支配。这就要求感恩教育应紧紧围绕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不断充实和丰富其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9]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离不开这种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的精华,大力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传统美德,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10];同时,重视吸收国外感恩教育的优秀成果,做到既古为今用又洋为中用;另一方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赋予感恩教育内容鲜活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文明,同时注重体现它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目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实质上是人文情怀的缺失、责任意识的缺失,也是道德信仰迷茫和价值取向扭曲的表现。因此,大学生感恩教育要在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关爱教育、亲情教育、生态教育等方面下功夫,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认可度、接受度和参与度。

对策之三,以校内外协调互动为平台,探索感恩教育的新途径。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既符合时代特征,又适合学生特点的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渠道,并且注重各种教育渠道的协调与互动,以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一方面,高校作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阵地,既要注重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又要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三管齐下”,由此构建校内全程覆盖和全员参与的感恩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课堂教学渗透感恩教育,帮助学生识恩、知恩;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体验,引导学生报恩、施恩;同时,重视制度建设和校园人文环境在感恩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个人主义者和利己主义者正是从那些童年就不关心别人,而只知享受快乐的人中发展起来的。”[11]还需要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外各种感恩教育资源,优化感恩教育的外部环境,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维互动”,从而形成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感恩教育途径,从而实现“教育理念融入、课程融入、校园文化融入、管理育人融入、社会实践融入”[12]等感恩教育的全方位新途径。

对策之四,以教育效果的提升为指向,建立感恩教育的新机制。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建立常抓不懈的有效机制,对于提升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和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要把感恩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规划,并把感恩教育同大学生成才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要把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同时充分挖掘其他课程教材及实践教学环节所蕴藏的感恩教育功能,将感恩教育贯穿于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建立健全以社会舆论引导、评价和监督的外在约束机制,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感恩意识成长的社会环境,使懂得感恩的人得到公正评价和回报,使不懂得感恩的人受到舆论批评和道德谴责,以体现感恩教育的导向性和长效性。

总之,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和古今中外共同珍视的公民基本修养,不仅在古代被推崇,在今天同样是高贵品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今天的社会发展还赋予了感恩新的价值特性。因此,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必须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载体。目前,感恩教育尚存较多问题,一些缺乏感恩意识的行为屡有发生,深入分析其中原因,重视和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从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个方向入手,积极构建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感恩教育和自育体系应该成为大学、社会和大学生共同的目标。我们要明确:一个学生受了好的教育,“真、善、美”的结构与和谐就会浸入他的心灵深处并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懂文明有礼貌,就会把知恩图报作为一种文明习惯,反之,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就会让“假、恶、丑”横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8.

[2] 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9.

[3] [美]欧文·拉兹洛: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M].王宏昌,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48-149.

[4] 周元明.感恩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07(7):46.

[5] 胡锦涛.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19(01).

[6] 胡锦涛.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40.

[7] 金妍妍,李建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反思与建构[J].现代大学教育,2010(4):92.

[8]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2014-05-05].http://cpc.people.com.cn/n/2014/0505/c64094-24973220-2.html

[9] 习近平.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2014-05-31].http://cpc.people.com.cn/n/2014/0531/c64094-25088947.html.

[10] 习近平. 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不能一股脑儿拿到今天照套照用[EB/OL].[2014-09-24].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24/c64094-25727879.html.

[11] 刘守旗,丁勇.教育的艺术[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00.

[12] 田旭明.中国传统廉德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的价值效应及路径探索[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9-30.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感恩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方法和途径探索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浅析大学生宿舍人文环境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