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肠造口病人术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护理干预进展
2015-01-21朱卉
提高肠造口病人术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护理干预进展
朱卉
作者单位:300000 天津市人民医院造口门诊(Email:zhuhuiet@sina.com)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大肠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肿瘤位置低或无法手术切除肿瘤的病人,不得不接受肠造口手术。造口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是评价其身心康复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不仅仅只关注对患者的护理,更多的是关注患者所具备的自我护理能力来进行自我护理。因此,护士不仅要对造口病人实施心理和造口护理,同时,指导病人进行造口自我护理并掌握造口护理技巧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我护理能力的定义
Orem理论认为自我护理能力是个体通过有目的的行为来获得的,保证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同时自我护理能力也是个体为促进身体健康和发展所学得的一种复杂的能力[1]。人与生俱来具有照顾自己的能力、需求,当个体的自理能力受限或缺失时,可以由他人帮助建立,以提高自理能力,有助于促进患者在疾病状态下学会自我护理、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
二、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水平
有研究结果显示[2],肠造口病人术后总体自我护理能力65.89%处于中等水平,34.11%处于高等水平。因此,大部分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只有中等水平,说明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共同努力。
三、改善自我护理能力的护理干预措施
(一)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由于肠造口是病人排泄粪便的途径,患者必须掌握肠造口的自我护理方法,如缺乏肠造口自我护理知识或缺乏自理能力,可能出现造口护理问题,如造口袋松脱、胀气、排泄物外漏、造口周围皮肤糜烂等问题[3]。因此,在住院期间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认为[4],对患者实施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采用多媒体、图册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可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即形成了互动机制,在患者最迫切需要的时候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支持,更利于患者迅速掌握自我护理的技巧,同时增加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快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1.自我护理技能的教育:自我护理技能是患者能够规范自我护理行为,持续地实施自我护理,使实施自我护理与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相关的方面统一起来的技能,是自我护理能力在生活、行为上的具体体现[5]。在护理人员对肠造口患者进行造口护理时,应让造口者观看护理全过程1~2次,之后让患者逐步参与到造口护理中,待患者基本掌握操作要领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独立操作1~2次,以确保患者能完全自我处理造口。具体技能包括:(1)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和干燥:用温水清洁造口周围皮肤,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物品擦洗,粘贴新的护理用品时轻轻地擦干皮肤,要确保皮肤干燥、干净[6];(2)造口用品的选择:让患者了解造口袋和皮肤保护剂的种类、作用及使用方法;(3)造口袋的更换:造口粘贴中心孔径剪切合适,应比造口直径大1~2毫米,避免口径过大粪便溢于皮肤,过小影响造口血运;根据所选择的造口护理产品确定更换时间,造口袋1/3满时需要清倒粪便或更换,造口底盘出现渗漏应及时更换。(4)扩肛处理:指导患者每日扩肛2~3次,每次将手指轻轻插入造口停留3~5 min,由小指逐渐过渡到拇指,预防造口狭窄[7]。(5)预防并发症:如造口周围皮炎、毛囊炎、造口脱垂、造口狭窄、便秘、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及相应处理措施[8]。
2.健康知识的教育:当患者对自己的造口有初步的认识后,患者会对造口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护士应经常与病人交谈,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为患者进行造口自我护理奠定基础。饮食指导:指导家属应提供高热量、高蛋白、少渣饮食,以利于消化吸收。避免进食带特殊气味和产气的食物,如大蒜、葱、甜食和牛奶等,这些可使大便带有恶臭味。多食有利于大便成形的食物如土豆、红薯等[9]。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1)有规律收缩腹肌。呼气时收缩腹肌,保留3 s,吸气时放松,4~6次/d,每次10下左右;(2)每天定时进行腹部加压。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手掌根部着力,以顺时针方向,从脐下起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按摩,每次30 min,注意用力均匀,同时收缩腹肌屏气作排便动作;(3)每天起床后空腹饮开水300~500 mL;(4)每餐进食30 min后如厕,进行排便意识训练。3次/d,10 min/次[6]。
心理疏导:给予患者支持、关心和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鼓励其尽早学会肠造口自我护理的方法,配合康复计划,提高生存质量,增加其重返社会的信心[10]。
3.自护责任感的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宣教可以使其提高自身责任感,正确进行自我护理,改正以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帮助患者成立互助小组,促进组内人员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共同分享彼此的经验,共同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鼓励患者尽量参加社会活动,与正常人相同生活,可有效增加患者重返社会生活的信心[11]。
(二)出院后的延续护理
虽然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已经不断对造口患者进行造口知识的宣教和造口护理的指导和示范,但由于大部分造口病人处于术后恢复期,尚不能完全接受生理功能的改变而严重影响健康教育效果,此外,由于经济负担使得部分患者在术后较短时间即选择出院护理。因此,造口病人出院后延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主动回访:研究认为,只有出院后患者真正开始面对有造口的生活并且准备独自护理造口的时候,电话干预的延续护理服务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造口护士作为专业人员的价值也才能真正为患者所认识[12]。研究表明出院回访可提高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和遵医行为,并可促进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康复、社会适应力。当患者有能力满足治疗性自理需求但需要指导时,护理人员应使用支持教育系统来满足患者的需要[13]。主动回访的形式可以是上门访视、电话回访等。谢玲女等认为在起初3个月中,电话回访干预频次为半个月1次;以后3个月中,每个月1次。出院后1个月左右家访1次,以后每个季度1次;半年后主要以定期电话回访为主,至术后1年[14]。
2.患者咨询:开展造口病人出院后电话咨询有助于了解造口患者的各项需求,及时解决大部分患者的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对完善健康教育内容和开展延伸服务有指导意义[14]。
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的新理念
(一)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模式
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模式是指由护士长、主治医生、分管责任小组护士根据肠造口术健康教育的需求,对健康教育进行系统规划,共同制订肠造口术后自我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表,通过健康教育手册、讲解、现场操作示范、患者亲自操作的方法由分管责任小组护士负责实施[15]。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可根据患者不同的时间阶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的时间表和计划表,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为造口患者提供一个有计划的、全程的健康教育指南。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16]。
(二)实施专人护理
传统护理模式中健康教育由当班护士来进行,缺乏固定性,不能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研究认为[17],实施专人护理,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患者易将思想顾虑倾诉出来,容易对其提供个性心理支持。该护士能及时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使患者能正确认识造口、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造口,从而能主动去学习造口相关健康知识和造口袋护理技巧。
(三)自我管理教育
自我管理教育是指鼓励患者自己参与到造口护理中来。薛盈川等[18]认为,通过自我管理教育,患者可以根据病情,主动对自己的饮食起居和生活方式重新调整和安排,增加自我保健意识及有效应对并发症。邀请具有一定自我管理经验的结肠造口患者加盟,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患友间互动等方式,可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与支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通过指导并检查患者正确填写监测日志,可培养其自我监测病情的能力,使患者能够及时发现肠造口并发症并与主治医生联系,尽早予以治疗,适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或发生严重后果。
五、小结
对造口患者而言,医务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正常人,使其在心理上健康,并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加强自我护理指导,能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加快其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的康复,减轻因使用造口产品引起的负担,真正使病人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恢复,重新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陆永丽.护理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当代护士,2011,7:84-85.
[2]胡爱玲,张美芬,陈妙霞,等.结肠造口病人的适应与自我护理能力相关性研究.护理研究,2009,23(12):3132-3133.
[3]成染兰,郑秀红,刘伟燕.临床护理路径在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2009,8(12):53-55.
[4]钱惠玉,徐文亚,翁亚娟,等.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2):49-51.
[5]陆宗燕,刘春芳,宋丽萍,等.直肠癌Miles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与自我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125-127.
[6]梁冬红,陈华土,梁霞.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2012,11(2):66-68.
[7]罗彩树.自我护理教育对无ET社区的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10,17(24):124-125.
[8]李翠淑.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06,6(9):3-5.
[9]陈春怡,赵翠兰.奥瑞姆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吉林医学,2013,34(11):2158-2159.
[10]王宁,韩宇洲,贺敏,等.健康教育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护理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6-7.
[11]刘丽.护理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13-14.
[12]张俊娥,黄金月,尤黎明.电话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073-1077.
[13]韦瑞丽,李丽,左萍,等.造口患者自我护理状况及健康需求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2010,16(4):254-256.
[14]谢玲女,汪和美,陈莉萍,等.造口患者电话咨询256例次数据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3-25.
[15]宋丽萍,周妍君,胡翠竹.肠造口患者造口自我护理的路径化健康教育.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3):384-385.
[16]郑秀红,刘伟燕,张少容.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自我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7):121-122.
[17]李文强,郑玉琴.实施专人护理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体会.中华全科医学,2012,10(7):1157-1158.
[18]薛盈川,刘晓鸿,陆薇,等.自我管理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53-756.
(本文编辑:马天翼)
朱卉.提高肠造口病人术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护理干预进展[J/CD].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5,4(5):559-561.
·护理天地·
(收稿日期:2015-04-05)
DOI: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