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基础、路径及模式研究

2015-01-20邢盼盼

金融经济 2014年5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发展路径

邢盼盼

摘要:文化遗产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结合昂普分析和HELP模式提出了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四个基础,并依据一定文献基础和研究结论,总结和提炼了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路径及六种发展模式,以期为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基础;发展路径;发展模式

随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经过了近代产业革命,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旅游活动大规模兴起,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和迅速的产业。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开放的不断扩大,旅游业作为崛起的支柱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遗产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条件,同时旅游业又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基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础的探讨,提出了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路径和几种模式,以期为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发展基础

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基础是指这种类型的旅游是基于哪些条件或环境下进行发展的,或是该类型旅游的发展需要哪些物质或无形资源做基础。

笔者基于昂普分析[1]和HELP模式[2]总结发现,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基础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资源、市场、开发和产品。

资源主要是指以遗产资源为核心吸引物,以遗产的文化衍生产品为产品吸引物,以遗址周边生态环境为环境吸引物。市场基础包括经济基础和游客体验。经济基础是指需要当地经济的一定发展为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和拓展提供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要提供一定资金支持。游客体验表现为不同心理和审美层次的旅游体验、旅游参与体验和旅游体验的动态变化过程。景区开发主要基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面展开。针对文化遗产类型的不同,而进行差异化的开发,如对物质文化遗产可针对游客的需求开发不同类型的景区、展览或参与体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加大宣传,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流散消失。最后的产品设计和开发是基于前三者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旅游资源的探查,旅游体验的关注和旅游景区的开发,可以基于游客需求视角,开拓思路,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使游客体验多样化,最终促进文化遗产旅游的长远发展。

上述关于资源、市场、开发和产品是基于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内部环境展开的,而在现实中,除了旅游开发的内部环境外,外部的环境条件也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如政治、行业条件和社区居民参与度等方面也会对文化遗产旅游产生一定影响。

首先,政治因素。政府应当为当地文化遗产旅游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使当地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政府也需要为当地文化遗产旅游提供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组织保证。其次,行业因素。文化遗产旅游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应当形成完善的行业管理体系。相关的旅游景区规划和开发企业,要坚持开发和保护协调的原则,处理好文化遗产旅游中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通过完善的行业管理体系,促进文化旅游的合理发展,同时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过程中,也相应带动旅游企业的共生协调、互利共赢的发展。最后,民众因素。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在发展文化遗产旅游过程中,应当提高社区参与度和民众参与度,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意识,使公众也能参与到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使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得以维持和平衡。

二、发展路径

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路径是基于对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发展基础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提出的,笔者通过在以前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自己观点提出了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过程中可以参考和借鉴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

(一)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关于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相对较多。Antonio Paolo Russo(2002)以威尼斯为例研究了旅游的空间组织、遗产城市旅游产品质量与地区经济的动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遗产目的地旅游开发恶性循环模型[3]。Bob Mckercher等(2005)以香港为例研究了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两者间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七种关系类型和不同关系的起始点和演化路径模型[4]。Esteban Ruiz Ballesteros等(2007)以西班牙南部四个采矿区为例研究了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社会身份与社区象征角色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旅游影响和构建了社区身份,但社区身份也反作用于旅游[5]。MimiLi等(2008)从地理学视角分析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及遗产保护,指出可持续旅游开发是切实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重要策略[6]。Lorraine Nadia Nicholas等(2009)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了当地居民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皮顿山管理区的支持及对其可持续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指出应通过增强当地居民对管理区活动的参与支持来保护皮顿山管理区[7]。

上述学者主要从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管理入手来研究文化遗产旅游,我国学者除此之外,还研究了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路径。

邓小艳,刘英(2012)在符号消费背景下,提出符号化运作是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并列出符号化运作的六个过程和具体实施措施[8]。王超(2012)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路径及具体途径和方法[9]。宋立中,谭申(2012)以福建马尾船政文化为例,运用文化景观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分析了作为复合型文化遗产的船政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路径选择[10]。王雪,杨存栋(2011)通过对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五种开发模式并据此提出了文学、艺术等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路径[11]。廖克全,胡方平(2010)以乐山的遗产旅游业为例,探索了该地的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并提出完善乐山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措施[12]。

除了对发展路径有一定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对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雷蓉、胡北明(2012)对我国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提出了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及对策[13]。白雪(2012)基于游客体验的视角,对我国积累旅游产业化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14]。梁圣蓉、方淑荣(2012)以南通市为例,在对旅游开发的现实条件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六个开发模式[15]。王镜(2008)主要研究了西安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遗产旅游开发的HELP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2]。

(二) 发展路径

通过对学者相关研究的查阅和学习,笔者结合自己看法提出我国的文化遗产旅游应当坚持“市场主导—产业互动—政府支持—区域合作”的发展路径。

具体而言,市场主导是指改变目前政府主导旅游发展的现状,改为市场主导旅游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规律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政府应当放松各种管制,将各种权力下放,或交由非公有制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产业互动主要是指组建相应的文化旅游集团公司,先以旅游资源产业化为先导,再创立相关文化旅游产品为辅助,鼓励其他产业企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企业实现资金互动、人才互动、管理互动、环境互动等交流。政府支持是指文化遗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发挥有效保障和监督的作用,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支持和监督文化遗产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同时还应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从各方面促进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区域合作是指各个区域根据本区的特色和不足与别的区域形成互补合作,在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合作与发展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互利协调发展。

(三) 发展模式

在了解了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路径基础上,可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采取不同的产业运作模式,以此来达到挖掘各类文化遗产的深层次内涵,实现保护与开发相统一的目的。

根据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情况,笔者总结提出了以下六种发展模式。

1 博物馆模式——动静两态相结合

传统的以静态遗产为主要形式的博物馆,发挥着维系文化遗产原真性的作用。这种形式的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普遍,在西安如陕西历史博物馆,即通过静物的遗产资源的展览,使参观者了解一定时期的文化、建筑、服装、军事等情况。

动态的开放式的博物馆,采用本土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形式,把文化遗产保存在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中,称为“无墙的博物馆”。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增加第二类的博物馆形式,尽可能避免以静态、凝固的方式去保护,而应在不改变其按内在规律自然演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求生产性保护方式及与旅游开发良性结合互动的发展。西安如回民街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通过饮食、建筑等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商业的发展,吸引游客前去游玩品鉴,在保护回族文化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旅游的发展。

2 创意园区模式

创意园区模式是指对现有的文化遗产旅游园区进行创意改善和提升,以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为先导,以遗产文化委创作背景和题材,优先发展高端文化遗产旅游创意设计、旅游产品设计等,营造文化遗产旅游的氛围,创造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大力开展创意园区的建设。现代存在的创意旅游的形式有微缩景观,通过将某个地区或某处景观的缩小和再现,使游客能从整体视角参观和体验旅游景观,增加了趣味性,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西安现有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内的大明宫遗址微缩景观图可作为此类型的代表。

3 游憩休闲公园模式

游憩休闲公园模式主要是对公共游憩空间方式的改善和提升,该模式注重文化遗产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呼应统一,通过对公园的重新布局和改造,突出自然环境的同时融入文化遗产环境,使游客或居民在休闲游憩时也有文化遗产的感知氛围。西安典型的游憩休闲公园如大雁塔南广场,通过雕塑将陕西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生动形象的刻画出来。

4 旅游商品模式

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一些资源的无形性,导致其在保护和宣传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而旅游商品模式就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寻求适当的物质文化载体,通过物质手段将某些无形的文化资源有形化,以方便被游客视觉感知、欣赏和参与,深化了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在这一模式的运用中,要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遗产文化,通过专业设计和制造,生产具有地域性和特色的旅游商品。

5 旅游节庆展演

旅游节庆展演模式,要求当地的政府积极推进“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旅游发展方式,积极加强与外部区域的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当地的旅游文化的宣传。同时,通过旅游节庆展演,可以托大当地的旅游知名度,又可以吸引潜在的旅游消费群体,形成旅游热潮。节庆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吸引物与特种旅游产品,它对树立都市形象,扩大市场份额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6 实景舞台演艺展示

实景舞台剧主要依托自然山水为演出的舞台背景,融入自然和人文两个资源要素,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表演。实景舞台剧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模式,这种方式将戏剧类、歌舞类、艺术类等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的表演活动进行了“活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最具创意的一种模式。

三、结语

文化遗产旅游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对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基础和路径的研究,有利于探索文化遗产旅游开展的优势和劣势,探知我国文化遗产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我国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基础、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我国文化遗产类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1):103-110

[2] 王镜基于遗产生态和旅游体验的西安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5

[3] Antonio Paolo RussoThe “vicious circle”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heritage cit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165-182

[4] Bob Mckercher,Pamela S Y Ho,Hilary du Cros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evidence from Hong Kong[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4):539-548

[5] Esteban Ruiz Ballesteros,Macarena Hemandez Ram irezIdentity and community: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heritage tourism in Southern Spain[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3):677-687

[6] Mimi Li,Bihu Wu,Liping CaiTourism development of Wor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a geographic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2):308-319

[7] Lorraine Nadia Nicholas,Brijesh Thapa,Yong Jae KoResidents perspectives of a world heritage site,the Pitons management area,StLuci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9,36(3):390-412

[8] 邓小艳,刘英符号化运作: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湖北武当山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9):156-160

[9] 王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J]企业导报,2012(1):76

[10] 宋立中,谭申复合型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路径分析——以福建马尾船政文化为例[J]旅游学刊,2012,27(10):93-101

[11] 王雪,杨存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分析——以内蒙古为例[J]经济论坛,2011,12:144-146

[12] 廖克全,胡方平乐山文化遗产旅游业发展路径探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10,2(3):39-41

[13] 雷蓉,胡北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分类研究[J]商业研究,2012,7:210-216

[14] 白雪基于游客体验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化发展模式比较分析[J]2012,28(5):8-11

[15] 梁圣蓉,方淑荣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2,29:35-36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发展路径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