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15-01-20王芳
王芳
摘要:工业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工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其他产业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万源市应坚持走工业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道路,打造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培育两个百亿产业。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农业工业化 农村工业化 现代产业体系
一、坚持工业化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化的思想和理论,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重要思想武器,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力阐述的巨大变革,他们认为工业革命是一切国家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恩格斯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使用蒸汽发动机的机器工业,自己不能满足(哪怕是大部分)自身对工业品的需要,那么,它在各文明民族中就不可能占据应有的地位。”1他深刻分析了工业化给英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认为工业化为英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辉煌。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利用工业化推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理论中提出了“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他认为,要扩大再生产必须坚持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即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应快于消费资料生产增长速度。这一规律已被机器大工业产生以来许多国家的发展历程所验证。前苏联和中国的重化工业道路也是该理论的具体实践。
(二)西方工业化理论
西方工业化理论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W·阿瑟·刘易斯(Willian.A.Lewis)等人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美国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osenstein-Rodon)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的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大推进理论;美国经济学家W·罗斯托(W.Rostow)创立“经济成长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在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的战略》一书中提出不平衡发展理论和“联系效应”理论;劳尔·普雷辛格(H.Singer)创立的贸易条件恶化论,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Francois.Penoux)于1955年提出增长极理论等等。
(三)中国工业化理论
1、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探索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3。毛泽东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落后的农业大国实现工业化,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他提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第二步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毛泽东认为,实现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三重关系,即农、轻、重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以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2、邓小平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对毛泽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进一步深化和丰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变化实际,不断创新和发扬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并形成了更为科学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邓小平纠正、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并用“温饱”、“小康”、“共同富裕”等词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阶段性目标,开创性地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一首要理论问题,且在实践中得以成功应用。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如何走、如何实现现代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的温饱、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3、创新与科学发展背景下的工业化理论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迎来了工业化的第二次高潮。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资源瓶颈、生态破坏、结构失衡等,如何摆脱短缺经济时代工业低水平发展、参与并赢得国际竞争、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成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江泽民同志创新发展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联系的观点看待我国工业化进程,抓住了创新这一量变到质变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确立了新的工业化理论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在工业领域得到了积极的响应,我国工业化质量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二、万源市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必然性
(一)实现现代化必然要经历工业化
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它不仅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而且带动了社会科技创新,有效解决国家和区域的社会就业,同时是各级政府财政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化不仅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而且将现代工业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到其他产业的发展中,使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得以实现,迅速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或地区通常将工业化水平作为衡量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任何国家或地区均不可能越过工业化直接实现现代化,有研究片面认为瑞士进入现代化靠的是其旅游业,而没有发展工业。其实不然,瑞士拥有发达的工业产业,其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且瑞士将机械制造、钟表业、纺织业、化工业和食品加工业作为其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因此,真正带动瑞士进入现代化的是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飞速的工业化进程。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排头兵,随着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一度号称进入“去工业化”发展阶段,即不再进行工业化发展,而将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作为其发展的重点产业,然而在金融危机后,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工业化的重要性,更是将“再工业化”作为其重要发展战略。2009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经济要转向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充分表明美国经济将走“再工业化”的道路。
(二)推进工业化是协调产业结构、全面落实“两化互动、三化联动”战略的要求
协调产业结构的关键在于找准起基础性作用的产业,就我国现状来看,第二产业(工业)是协调发展的关键,但是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又影响着工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带动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城镇化的推进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配套设施。因此,协调产业结构必须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的“两化互动、三化联动”战略。
三化联动发展战略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工业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农业现代化不仅改进了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同时解决了农业人口的就业问题和收入来源问题,城镇化为工业产品提供了消费市场,为广大人民提供现代城市的物质文化,并进一步促进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工业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一个地区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当地政府税收不断增加,这样政府便可以将财政收入更好地运用在造福于民、服务于民的事业上。同时,工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当地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加之政府的大量利民投入,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和充实。随着收入的提高,当地居民必然会增加消费,消费的增加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繁荣的区域经济必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该地区投资,从而促进了当地工业园区的发展,工业园区的发展再次带动当地工业的更快速的发展。这就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工业化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首当其冲的带动力(详见图1:工业化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四)坚持工业强市之路是万源市当前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必然选择
工业化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工业的发展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而其直接表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国际上通行的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是人均GDP。通常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等角度来衡量工业化水平或发展阶段。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反映工业化水平的直接指标,其他指标均是与人均收入有着密切联系的,属于间接指标。
1、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很多学者都把经济发展水平作为衡量工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主要代表就是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学者依据多国模型的标准模式提出的工业化划分标准,根据人均GDP水平的不同,将工业化划分为三个阶段6个时期(详见表1)。由于该模型中人均GDP采用的是美元标准,考虑到美元贬值因素,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既可以将比较期的人均GDP调整为基期值,也可以将发展阶段的数量标准调整为比较期的数值。
2、三次产业比重(产业结构)
以库兹涅茨等为代表的经济学者认为工业化的演进阶段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变迁反映出来。他们通过对1958年57国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和1960年59个国家劳动力的三次产业份额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份额与人均产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总结出了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模式: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业的比重较低,第三产业几乎没有或比重很小;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有所缓慢上升;当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比重达到最高水平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将相对稳定。
3、人口城市化率(城镇化水平或空间结构)
城镇化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指标,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工业化进程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反过来城市化的聚集进一步促进工业化的推进。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是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钱纳里以及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均指出,城镇化水平与人均收入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陈佳贵等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工业化阶段下的城市化率(详见表2)。由于城镇化水平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而且在数据获取及计算上都较容易,因此,该指标逐渐成为国际上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4、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就业结构)
钱纳里、赛尔奎因、艾尔金顿和西姆斯等经济学者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就业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详见表3)。因此可以采用就业结构这一指标来衡量一国或一地区的工业化水平。
2012年,万源市人均GDP为2087美元(人口总数是2008年数据),三次产业比重为27.7:48.3:24.0,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的比重为38.3%。以上指标均反映出万源市处于初级工业化水平。而从城市化率指标来看,2012年万源市城市化率仅为14.7%,城市化水平极低,还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万源市的工业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由此可见,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万源市都应该坚定不移地发展工业,走工业强市之路。
三、万源市工业发展路径选择——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一)战略选择——坚持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道路
万源市经济发展不能忽视一个现实,即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于农村,农村普遍落后。这些从三次产业比重和城市化率等指标都可以看出。因此如何以农业发展促进工业化进步也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显然万源市农业的发展不能就“农业谈农业”,否则农业落后会持续下去,二元结构势必会长期存在。
按照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城乡二元结构化解应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来实现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化。但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且基本分布在西部地区,因此西部地区的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在短期内行不通,只能采取逐步优化方式。优化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工业化和加速农村工业化发展。
1、将农业工业化和农民知识化转型有机联系起来。
推动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必须有机地促进农民知识化转型发展。首先要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协作化。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初级阶段,通过农业产业化,推动万源市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农业生产力的释放,有机地联系着农户,使农户进入市场,促进了农民的协作和合作。其次要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发展。要用工业的办法抓农业,抓精深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民组织协作化的进程。再次要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是产业发动、科技支撑、信息带动、组织保证的农业,这一切都需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农民,因此通过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农民的知识化。
2、推动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联动发展。
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表现形式。一方面可以保证农村企业参与工业化过程,获得城市工业部门的技术、甚至资金支持,保证农村企业获得稳定的附加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城市工业发展有稳定的原料来源和市场。从而通过价值链为城市和农村工业发展建立稳定的联系。
(二)打造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培育两个百亿产业
万源市作为工业发展限制开发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践中,应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切入、开放合作、加速推进的工业化路子。同时在产业选择上,应立足就业压力大的实际,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等民生性产业,推进创业与就业有机结合。
1、大力发展富硒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打造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
万源市作为全国三大富硒带之一和四川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区,应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突出农产品的“生态、富硒、有机”特色,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百亿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2、积极拓展生物医药领域,打造生物医药百亿级产业
万源市地处大巴山腹地,丰富的土地和气候资源有利于何首乌、灵芝、枸杞、贝母、茯苓、天麻等中药材的种植和生长。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全力打造生物医药百亿级产业链。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
[2] 唐浩.新中国工业化思想简论[M]. 科学出版社,2012
[3] 赵克志.坚定不移试试工业强省战略.当代贵州,2011(8)
[4] 石霞,简志群.邓小平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特点探析.才智,2011(1)
[5] 赵刚.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及对我国的影响.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9)
[6] 陈佳贵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 钱纳里等:《发展的模式1950~1970》[M].李新华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8] 吕政等.《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工业经济》,2003(5)
[9] 万源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