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

2015-01-20何玮

金融经济 2014年3期
关键词:盈利层面商业银行

何玮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的文献资料,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向;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商业银行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进行了综合性的定性分析说明。先引入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涵,接着从银行自身微观层面、行业中观层面和宏观经济环境层面三个角度进行了综合性分析,银行自身微观因素包括资产规模、资本充足度、资产质量、营运效率、流动性状况五个方面的因素;产业层面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是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以及金融市场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的。宏观经济环境层面的因素如经济增长情况、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的影响。

关键字:商业银行 盈利能力 银行微观层面 行业中观层面 宏观经济

一、前言

商业银行在一国的经济活动和金融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甚至核心的地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吸引客户的重要条件。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不仅仅受到银行自身规模、资本实力、资产质量、银行内部管理效率、流动性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整个所处行业产业层面以及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越来越多层次、综合全面化。

综合国内外目前相关研究情况来说,对商业银行盈利决定因素的研究在相关一方面对于数据的实证分析,并没有总结形成一个相应的综合性的理论上的分析体系,本文从银行内部层面以及行业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外部层面来综合研究中国商业银行近几年盈利的决定因素。通过构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体系,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从各个层面来衡量自身不足,制定相应战略,提高自身盈利能力水平。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献资料综述,第三部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体系构建。

二、文献综述

涉及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的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主要探讨商业银行内部因素对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银行的内部因素包括银行自身规模、资本实力、资产质量、银行内部管理效率、流动性状况等。国内外对于研究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微观因素有付强(2004)对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在1998-2002这4年间的盈利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银行的盈利能力与银行利差、存款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与资产费用率、呆账准备金比率成负相关关系。

(2)主要探讨行业、产业层面的因素对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产业层面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是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以及金融市场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的。

关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对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主要是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该理论的主流学派主要包括两大理论流派,即“结构主义”学派和“芝加哥”学派。最先出现的是“结构主义”学派,该学派的的理论基础为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认为外生的市场结构决定厂商行为从而决定经济运行绩效,而分析市场结构的主要指标一般选取为行业集中程度。Pozdena(1986),Clark(1987),Hannan(1991)的研究中都发现了集中程度对银行盈利能力正相关。后来在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学者提出了对 SCP 范式的质疑,形成了“芝加哥”学派,该学派认为是效率决定市场份额,而较大市场份额集中于少数银行手中,才使得行业集中度的变大,所以认为市场份额与盈利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应该替代市场集中度与盈利性的关系分析。在 Smirlock(1985),Rhoades(1985),Evanoff 和 Fortier(1988)的论文中都证明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于金融市场结构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代表有戴莫古克和赫伊津哈(2000),他们通过研究对比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银行盈利和金融市场结构方面的数据,发现具有欠发达金融体系或结构的国家商业银行的利润和利差水平都比较高,而金融体系一旦开始慢慢完善发展,银行的利润和利差水平就会出现下滑。同时股票市场的发展会对金融发展程度较低或的国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带来正面的影响,而在股票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该现象则不明显。

(3)主要探讨国家宏观环境层面的因素对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分析宏观经济层面因素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主要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政策等方面研究的。

目前关于经济增长对于对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有Gelos利用拉美国家2006年银行截面数据分析影响营业利润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国民收入增长率对其营业利润率有显著的正贡献。

通货膨胀率和和银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通常接受的观点是,通货膨胀率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取决于通胀是否能预测到以及相应的银行调整利率的速度。Hanson and Rocha (1986)选取1975-1983年间29个国家银行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通货膨胀对银行盈利存在正向贡献。

国家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的仅有蒋冠、刘红忠(2008)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研究了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对银行盈利的贡献是反向的。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只停留在相关一方面对于数据的实证分析,并没有总结形成一个相应的综合性的理论上的分析体系,因此在总结历来的文献后从银行自身微观因素、行业层面中观因素和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三个层面角度形成了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对体系的各方面因素从理论上给予了解释。

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体系构建

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可分为三类:银行本身的微观因素、行业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

(1)银行微观因素

银行本身的微观因素包括自身规模、资本实力、资产质量、银行内部管理效率、流动性状况五个方面的因素。

1、资产规模:

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开始时不断扩大的银行规模提高了分工的精细化专业化,银行业务效率提高,单位成本下降;银行有实力加大对于产品的研发创新的资金投入,开发拓展业务范围,提高竞争优势;同时规模较大的银行可以利用其地位可以降低筹资成本,这就是规模经济。但这种规模经济不会一直持续,在达到一定程度后,组织机构将会变得臃肿和复杂,内部沟通和协调成本增加,风险逐渐增大,滋生官僚主义、内部失控、效率低下的问题,经营的平均成本将会上升,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所以规模要适度,这就是企业的规模边界。

2、资本实力:

资本的实力是一个银行信用的基础与安全保障,通常使用资本充足率作为相应衡量的指标。它对盈利能力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由于债务资金的利息成本是可以抵税的,即所谓的“税盾”效应,那么这时资本充足率越高,意味着股权资本比重越大,债务资金所占比重较小,那么会减少银行抵税的净收益,使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其次,当银行资本充足率越高时,意味着银行的安全和缓冲资本越高,那么当出现各种经营风险与市场风险时,可以抵御相应的危机。

3、资产的质量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益来源。因此资产质量主要就是贷款的质量,也就是说贷款的风险与违约损失情况,一般为不良贷款率作为相应衡量的指标。如果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银行所需计提的风险准备金越多,资金占用越多,同时需要冲销的坏账损失越多,那么银行的盈利能力就会降低。反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就会提高。

4、银行内部管理效率:

银行内部管理效率通常用管理费用的相关比率来衡量。银行内部管理效率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有正负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银行的费用比率越低,银行盈利水平就越高;但另一方面,银行业务结构的差异也会造成费用比率的不同,例如银行的新兴业务一般比传统的业务技术费用等费用更高,但盈利却也更高。

5、流动性: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以最快的速度在市场上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的能力。作为金融中介的商业银行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在金融方面存在脆弱性,因此,在出现风险之后能否迅速的回笼资金,保证其流动性成为至关重要的条件。

流动性状况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也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银行流动性越好,则银行面临风险后筹资所需资金的成本也越低,银行的盈利能力越高;但另一方面,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越高,所持有可变现资产的机会成本越高,银行的盈利能力越低。

(2)行业、产业层面的影响因素

产业层面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是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以及金融市场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的。

1、市场结构:

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为“结构主义”和“芝加哥”两大学派。“结构主义”学派是认为外生的市场结构决定厂商行为从而决定银行运行绩效,其分析市场结构的指标选取为行业集中程度。该学派认为行业集中度越高,大企业间越有可能进行价格的串谋,那么所决定中的存款利率更低,贷款利率更高,利差收入更大,垄断利润更多,因此集中程度与银行盈利能力正相关。而“芝加哥”学派认为是效率决定市场份额,自身管理经营效率越高的银行可以在保证不亏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度降低产品价格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较大市场份额集中于少数银行手中,才使得行业集中度的变大,其分析市场结构的指标选取为市场份额。本文综合两大主流学派的观点同时选取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作为相应的分析因素和指标。

2、金融市场结构: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主要提供间接融资,而资本市场则是直接融资的场所,包括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既存在着竞争关系也存在着互补关系。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资金融通的渠道多元化、投资工具多样化带给商业银行很大的竞争压力,为防止业务量下滑过多,必须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减少利差,这会减少商业银行的盈利,这就是竞争性。但是同时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扩展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也为商业银行筹措资金配置资金降低风险提供了可能,这就是互补性。

(3)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因素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水平除了受本身微观因素以及银行业整体的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层面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国际货币政策等。

1、经济增长:

商业银行是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它的盈利最终取决于资金供求双方的经营情况,因此经济状况对盈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存贷款规模以及违约风险。当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增加,导致银行贷款规模增加;而经济活动的频繁对银行支付活动的需求增加,也会使银行中间业务增加。同时经济高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信用提升,违约率降低。上述结果导致银行盈利增加。反之,经济衰退时,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减少。

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一般呈现顺周期性,即在经济增长时,通货膨胀率也在不断增长,而在经济衰退时,通货膨胀率在不断降低;适度的通货膨胀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也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产生积极的影响,即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而长期的高通胀将对经济水平和商业银行的盈利产生不利。而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银行当局是否能准确预测到未来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可以准确预测到,并能迅速做出准确的反应,会使其收入的增速远远大于因通货膨胀造成的成本的增速,进而提高其盈利能力。反之,则削弱其盈利能力。

3、货币政策:

央行的货币政策也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央行通过选择和使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如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可以对利率以及货币供给量进行调节,从而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水平。

当经济不景气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买入证券、降低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和再贷款利率等的方法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进而剌激企业贷款需求,使银行盈利增加;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提高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和再贷款利率等来减少银行的存贷资金,使其盈利扩张速度下降。

参考文献:

[1]方芳.构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的理论框架[J].上海金融,2005,7:58-61.

[2]何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和能力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1:29-37.

[3]王振山,银行规模与中国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研究[J],财贸经济,2000,5:19-22.

[4]胡冰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周中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增长对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3.3:45-49.

[6]陈娜娜.国有商业银行盈利影响因素分析[硕士论文].上海:同济大学. 2003.

[7]胡冰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8]李江.金融发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盈利层面商业银行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