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教材建设实践
2015-01-20王勇蔡国永
王勇++蔡国永
【摘 要】对现有信息论与编码教材的局限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教材编写中实施的一些创新举措,包括设计启发性锦囊和问题、在编写风格和布局上进行创新、在内容上注重产学研结合、示范与鼓励创新。
【关键词】信息论与编码 高校 创新 教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087-02
目前国内高校教材建设方面整体上水平偏低,内容陈旧,不能及时更新学科发展的最新内容。不同的教材,内容互相抄袭比例较大,在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上,写法比较刻板,可读性不强。应该大力提倡内容新、体系新的著述型教材,淘汰低水平的“剪刀+ 糨糊”式的编写型教材,使教材在内容、体例上有自己的创新。
信息论与编码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信息论与编码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涉及大量的数学分析、论证和建模,对数学的要求高,涉及到概率论、线性代数、微积分等数学知识。对于不善于领悟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对于善于领悟的同学,有如鱼得水的感觉。信息论是对信息问题的抽象,其应用面和涉及面广,许多问题也可以归结为信息论问题,但是由于其中涉及数学建模太多,局限性也多。这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本科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当今的大学生在能力、素质、学风、自觉性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大学教育中某些前修的课程,包括数学等,也经历了课时数的压缩,作为计量单位的课时,也在时长上有所缩短。在这样的情况下,昔日传统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对于如今的大学生而言,显得更加枯燥无味,艰涩难懂。目前的一些教材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术语和一些称谓上也不太统一。在提倡创新能力培养的今天,过于直述的教材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以促进启发式教学。鉴于以上问题,我们编撰了《信息论与编码》教材,在本教材编写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创新尝试。
一、设计启发性锦囊和问题
为了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理论问题,乃至于数学问题的理解,我们将信息论与编码中的关键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了提炼,设计了一些全程问题,并且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问题及其锦囊,通过一种逐步提示和启发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理解,锦囊取锦囊妙计之意,把妙计放到锦囊里,在合适的时间才让人打开,以知道要怎么办。
这里的锦囊就是一种逐步的提示,每一次课都会给一个锦囊供学生思考,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有充分的启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比如多媒体课件中,可以把锦囊蒙住,到了合适的时间才解开“锦囊”。在本书中,我们针对于每一章都提炼出信息论的若干基本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设置一些提示性的锦囊启示,帮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解与洞察。这里的锦囊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逐步的提示,将问题分解与简化,并且给出一定的提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学中,可以在相应的教学内容开始之前,提前地逐步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提出时只公开当前问题,后续的问题是不公开的。在课后习题的设计中,也充分考虑激发、提高或者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即学即用能力,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除了具有固定答案的习题外,还应有开放性的、促进思维发散的习题,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去创新。在习题中引入没有用书本上概念描述的现实问题,让学生现学现用,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鼓励学生结合信息论去思考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在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教材中还设计了一些思考题穿插在中间。这样形成了课前、课中和课后都有思考题的局面,学生的思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二、教材编写风格与布局创新
为了保证对于不同读者和学生的适用性,显示教材内容的层次性,不同性质的内容采用不同字体。对于比较难,选学的内容其标题后加*号,对于一些启发性、评价性的内容,解题指导以及理论应用于实际方面的讨论的内容,感想、启示以及启发性提问采用楷体。重要的内容采用加粗字体。必要的背景阐释和补充说明采用仿宋字体。
在一些重要的地方预留了空间,让学生写出针对于某些问题的想法和该内容对学生的启示。这也是提示教师不要在最关键的位置匆匆讲过。在布局上的创新还包括思考题分布在前言、课中和课后,相对于传统的课后习题,更能启发学生及时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好的教材应有利于转变学与教的方式,我们的这种教材编写方式更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启发式、主动式的学习方式。
三、教材内容上的产学研结合
目前一些教材不重视实用性,学习的知识与实践中需用到的知识脱节。针对于这点,我们在教材中增加了“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的实现与应用”一章,介绍了一些编码、各种编码软件、各种编码的软件实现。这样让学生学习了这门课就知道在今后的工作和实践中哪些可以直接用得上,避免教材内容过于学术化和教条化,而更多考虑到学生今后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
在内容的组织和篇幅的安排上,我们考虑详细叙述与方向指引并重,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详略得当的写法。信息论和编码的知识是无限的,但是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个很好的平衡是一个教材的编者必须充分考虑的。在当今强调宽口径教学的背景下,一方面要突出重点,针对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的内容进行详细叙述,另外一方面,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教材中指明学科的脉络、发展方向和前沿,对于某些应用面有限的知识,我们提供简单的指引,推荐一定的教材和资源,以便读者可以根据指引找到相关资料。
四、示范与鼓励创新
在教材的编写上,充分结合编者的研究和教学成果、经验,根据编者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理解或者证明相关结论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示范创新。同时教材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提醒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创新,包括:第一,在适当位置预留读者发表自己见解的空白区域。国内学生学习时很少思考,为了启发和提醒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材的适当位置(比如编者认为某些内容还有很大创新空间时)预留读者自己思考和创新的空白位置,并且用文字标示出来提醒读者。在描述具有启发意义的创新内容时,对于相关内容的重大创新给予点评来启发读者进行创新,并且在章节的末尾或者适当位置预留空间让读者自由表达思想,这样的提示有利于读者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也利于教师或者编者将这些学生的评阅和观点加以整理,以便于修改完善教材。第二,信息论的许多模型都有自己的前提,是局限的,在描述编者认为非绝对内容的时候通过非肯定的字眼,避免让读者对已有的理论产生正确无疑的看法,这给学生的创新和思考留下了余地,而鼓励学生放开眼光,发散思考,甚至于提示学生去发现这些潜在的前提。第三,通过一些不限定内容的题目,鼓励学生去摸索。
我们还会在后续的教材建设中进一步补充内容,建设立体化的教材,提供更多的电子化的资源,后面也将会有一些新教材按照这样的模式推出。只有采取措施促进优秀教材的选用,才能让提高教材质量的需求能够推动教材编者遵从这些需求提高教材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春茹.高校教材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
[2]高凌飚.教材评价的维度与标准[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
【基金项目】2014年物流教改教研课题计划项目(JZW2014028)
【作者简介】王 勇(1977- ),男,湖北天门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安全,密码学,电子商务,量子信息技术。
(责编 丁 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