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2015-01-20李珊秀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23期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李珊秀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研究组36例给予除药物治疗外,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 经过不同治疗,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而研究组的提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适合推广。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3.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3-128-03

荨麻疹主要是因为患者皮肤和黏膜的小血管发生扩张使渗透性增加造成患者局部水肿反应。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特征是风团反复发作,病程在6周以上且每周至少发病2次。该病发病人群中年轻人占多数,有文献报道女性患病率约是男性的2倍[1]。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致敏源广泛不易被发现,病程较长,大多为半年或1年,有的患者可达数年左右。所以在发病期间医护人员对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对于实时监控患者身体状况和尽快发现致敏源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选择皮肤科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被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72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17~62岁,平均(42.4±5.3)岁;对照组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18~64岁,平均(41.7±5.6)岁。两者在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饮食护理 荨麻疹的致敏源很可能与食物有关,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同时禁食辛辣、酸涩刺激性食物[3]。护理人员通过将食物分类,有计划合理安排三餐,排除发现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4]。

1.2.2 生活习惯指导 患者患病期间,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监督其养成合理的生活规律和卫生习惯。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加强体质,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5-6]。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日化类用品进行严格筛选,避免使用刺激性日用品。

1.2.3 心理护理 向慢性荨麻疹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病原理、诱发原因和病程长短,尽可能减缓患者心理上忧虑[7],通过指导患者学习自我心理调节来逐步培养积极的治疗心态。

1.3 观察指标

根据陈敏华报道的方法计算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指标主要包括瘙痒程度、发作情况及风团。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患者症状积分-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治疗前患者症状积分×100%,根据患者的SSRI评定治疗效果:治愈:SSRI≥90%;有效:60%≤SSRI<90%;好转:20%≤SSRI<59%;无效:≤20%;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8]。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采用指标包括:瘙痒、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交、运动、睡眠、自我感觉、个人关系,测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9]。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两组疗效对比采用x2检验,生活质量对比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的有效率94.44%,对照组的有效率77.78%,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差不大,治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研究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2。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虽然不会威胁患者生命,但是患病后几乎每天都会因发生的风团和瘙痒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严重困扰。同时,慢性荨麻疹病变发生在身体体表,容易引起关注,可对患者的美观造成影响,而使患者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0-11]。由于慢性荨麻疹的致敏源很难找到,导致该病病程较长,在患病期间疾病的反复发作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困难[12]。因此,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个性化护理是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家庭社会关系多个方面的因素制定最为合适的护理方法,实施与之对应的个性化护理措施。个性化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从生理和心理上全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是一种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护理新模式[13]。个性化护理特别注重心理干预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积极效果,患者的情绪不仅是对身体所处环境变化的刺激反应,同时也能通过主观意念来达到改善不良情绪的目的。因此,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一方面要利用药物的治疗作用来改善临床症状,而另一方面要注重护理干预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改善患者情绪,从而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本研究中的研究组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基础之上,采用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个性化护理干预,经过护理临床有效率达到94.44%,而对照组为77.78%,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过不同治疗,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而研究组的提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风团和瘙痒发作减少,并发症有所减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态都有了明显提高。endprint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只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金如钧,孙丽萍.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7(9):997-999.

[2] 田迎春.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1):276.

[3] 邓英键,张晓玲,杨如学,等.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1):49-50.

[4] 王霞,郭晓玲.饮食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影响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17(3):6-7.

[5] 钟柱英,杨燕珠,熊华,等. 慢性荨麻疹174例的整体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203-204.

[6] 石家宴,吴海斌,杨义成,等.系统化护理管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5-16.

[7] 张惠霞,郭在培.生物共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 (3):202-203.

[8] 李广瑞.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5):325-326.

[9] 郝飞,钟华.对慢性荨麻疹病因治疗的思考[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5.

[10] 王玉萍.长期护理干预减少慢性荨麻疹患者反复发作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63-64.

[11] 黄兰雅.慢性荨麻疹治疗研究进展[J].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1,19(6):100-101.

[12] 李晟全,汪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8):153-154.

[13] 刘江波,司爱丽,邓蕾,等.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的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47-49.

(收稿日期:2014-09-10)endprint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只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金如钧,孙丽萍.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7(9):997-999.

[2] 田迎春.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1):276.

[3] 邓英键,张晓玲,杨如学,等.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1):49-50.

[4] 王霞,郭晓玲.饮食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影响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17(3):6-7.

[5] 钟柱英,杨燕珠,熊华,等. 慢性荨麻疹174例的整体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203-204.

[6] 石家宴,吴海斌,杨义成,等.系统化护理管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5-16.

[7] 张惠霞,郭在培.生物共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 (3):202-203.

[8] 李广瑞.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5):325-326.

[9] 郝飞,钟华.对慢性荨麻疹病因治疗的思考[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5.

[10] 王玉萍.长期护理干预减少慢性荨麻疹患者反复发作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63-64.

[11] 黄兰雅.慢性荨麻疹治疗研究进展[J].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1,19(6):100-101.

[12] 李晟全,汪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8):153-154.

[13] 刘江波,司爱丽,邓蕾,等.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的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47-49.

(收稿日期:2014-09-10)endprint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只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金如钧,孙丽萍.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7(9):997-999.

[2] 田迎春.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1):276.

[3] 邓英键,张晓玲,杨如学,等.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1):49-50.

[4] 王霞,郭晓玲.饮食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影响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17(3):6-7.

[5] 钟柱英,杨燕珠,熊华,等. 慢性荨麻疹174例的整体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203-204.

[6] 石家宴,吴海斌,杨义成,等.系统化护理管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5-16.

[7] 张惠霞,郭在培.生物共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 (3):202-203.

[8] 李广瑞.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5):325-326.

[9] 郝飞,钟华.对慢性荨麻疹病因治疗的思考[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5.

[10] 王玉萍.长期护理干预减少慢性荨麻疹患者反复发作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63-64.

[11] 黄兰雅.慢性荨麻疹治疗研究进展[J].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1,19(6):100-101.

[12] 李晟全,汪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8):153-154.

[13] 刘江波,司爱丽,邓蕾,等.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的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47-49.

(收稿日期:2014-09-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慢性荨麻疹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祛风汤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阴血不足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探析精细化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