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体会

2015-01-20徐岩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23期
关键词:手术室绩效考核

徐岩

[摘要] 手术室是医院所有手术患者进行关键性治疗的场所,具有高风险性,手术室业务活动中护整个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优劣受到工作服务质量的影响。因此,我们对手术室护士实施岗位管理及绩效考核的能级管理模式。综合考虑工作能力、年资等将护理人员分为N1、N2、N3、N4四个级别,实施弹性排班,制定绩效考核奖金分配原则的前提为保证护理质量,最大程度的体现护士的能力及自身价值、岗位职责。从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工作能力、个人创新与发展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能级管理模式是近年来倡导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护理人员按能级特异性能力被赋予不同的岗位职能,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手术室;岗位管理;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3-123-03

长期以来,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专业职称与岗位技能不匹配、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等为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根据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提出能级管理的新管理思路。通过此管理模式使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促进护理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1]。手术室是医院所有手术患者进行关键性治疗的场所,手术室业务活动中护理工作是重要做成部分,整个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优劣受到工作服务质量的影响[2],此外,手术室具有工作环境特殊、工作性质复杂等特点,典型的特征是高风险性,尤其是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及各种高新设备、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使医院的手术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增加[3]。因此,我们对手术室护士实施岗位管理及绩效考核的能级管理模式,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岗位管理

岗位设置。手术室与普通病房比较在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根据手术室的工作性质将岗位设定为管理类、责任类及辅助类三类岗位。(1)管理类岗位。护理管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及组织管理方面要有丰富的经验,业务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沟通管理能力要有较高的水平,职责的主要内容为行政管理、护理业务、科研及对外沟通的协调统筹等工作。(2)护士分级。综合考虑工作能力、年资等将护理人员分为N1、N2、N3、N4四个级别[4]。N1护士,工作能力较差,工作年资浅,主要为新毕业的护理工作人员,N1护士主要培训的内容为规章制度、基础理论知识及手术护理技术操作等[5]。专业学习的内容包括辅助岗位的轮转,手术室常用器械的使用等基础工作。并定期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向上晋升一级。N2护士,与N1护士比较临床经验较丰富,可以独立承担大、中型手术的巡回配合工作。要求熟悉解剖知识、手术中所需要的精密仪器使用方法。N3护士,N2护士工作3年后进行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转为N3护士,该级别护士可以参加教学培训及部分管理工作,要求提高专业素质,对重症患者护理知识、抢救技能等内容要熟练掌握。N4护士,N3护士工作3年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转为N4护士,主要从事各科复杂的、新开站的手术配合及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该级别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时间技能均处于较高水平,除了指导其他三级护士工作外,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参与本科室的护理教学、管理工作[6]。(3)辅助岗位。按照实际需要设置手术室辅助岗位。实施中采用护士及医生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排班,实施医护捆绑式排班,有研究发现,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排班使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及满意度最大程度的提高,改变了以往工作态度不积极的现象,以往部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为频繁交班轮换,通过实施双向排班避免了或降低了该现象的发生率。合理化分配工作时间,实施弹性排班,实施的前提是满足手术患者及手术医生的需要,将人力、物力尽量满足专科需求进行排班,保证高质量完成手术,由于节假日只安排急诊手术,因此只需要安排一定的护士轮流值班即可[7],使护士休息的时间更多、更充足,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2 绩效考核的完善

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价制度,将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进行评定和测量[8]。制定绩效考核奖金分配原则的前提为保证护理质量,最大程度的体现护士的能力及自身价值、岗位职责。从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工作能力、个人创新与发展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别计分15分、30分、20分、35分、5分(该项为加分项目)[9],具体评价标准遵循的原则如下。其一,对护士的教育与培训力度要加强,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切实可行,制定原则奉行公平、公正,使形成的约束体制更为有效,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来。其二,在评价体制中既要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又要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坚持科学、公平、公正、奖惩结合的原则[10-12],与护士的工作时间相结合,按需上岗,从而促进手术室护理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效率提高。分配酬劳时要结合各层级护理的工作内容、能力及完成效果,在护理部绩效考核基础上手术室制定岗位系数,如责三、责二、责一护士的岗位系数分别为0.9、1.0、1.2等,根据护士不同的职责辅助岗位可分为0.7~1.0,使岗位酬劳的意义得以充分体现[13]。其三,分数量化各项工作,做到有奖有罚,处置分明。有报道表明,护理人员的护理内容、护理时间由于护理对象不同的病种、不同程度的病情而差异较大。将手术分值根据手术时间的不同而再次计分,手术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也进行计分,将加分、扣分的理由及分值详细列出,使每个工作人员获得的报酬都更合理,从而使护理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能充分调动起来[14]。质量监控小组通过对工作人员在质量监控目标、工作人员技术掌握程度、紧急事件应付能力等三方面进行考核,提高手术质量。手术人员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为服务质量考核的内容,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等手术人员的满意度及患者的满意度分别占10%、90%,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3 小结

能级是指能力大小的级别,既是一种管理能源,还是一种制约因素[15]。能级管理模式是近年来倡导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护士按能级特异性能力被赋予不同的岗位职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使护士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转变了过去被动工作的态度,增加了工作的成就感,使各层次护士的业务水平均有了明显提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终实现护理质量的提高[16]。护理质量的稳定及安全是保证医院发展的前提,而护理管理质量可以通过绩效管理得到明显的提高。绩效考核中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工作能力、个人创新与发展均会影响薪酬,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采用双向排班模式促进了医护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丁晔,杜晓燕,钱俊,等.“三定”管理为核心的护士管理新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2,26(7):1996-1998.

[2] 谢少媚,区钰强.护理绩效考核系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激励效应的初步调查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5):146-148.

[3] 丁翠华.绩效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4):107-108.

[4] 韦喜艳.手术室能级对应管理路径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314-342.

[5] 李慧.能级培训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595-596.

[6] 赵学芳,周洁璐,焦玉娟.能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5):621.

[7] 胡彩红,邹华,赖萍.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手术室弹性排班及绩效考核[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0):121-122.

[8] 白洁,吴福丽.绩效管理在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2,10(19):1791-1792.

[9] 邹爱国,蒋维连.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的建立与实施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3):72-73.

[10] 张琳娟,梅娜,肖娟.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标准及实施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6):141-142.

[11] 王伟,刘茜茜,王彩云.手术室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与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8-10.

[12] 孙瑞敏,王建英.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方案的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259-261.

[13] 王惠琴,张秀华,邵丽.积分制用于手术室护士绩效分配的管理[J].全科护理,2014,12(10):928-929.

[14] 范晓勇,朱慧敏,张俊芳.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对提高手术室护士工作积极性的作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4,(3):156-159.

[15] 张丽,王喜华,李萍.护理人员能级管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7):20-22.

[16] 王素娟,邓欣欣,段端.手术室专科护士能级对应管理与效果评价[J].天津护理,2013,21(1):60-61.

(收稿日期:2014-10-21)

猜你喜欢

手术室绩效考核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分析
关于国有林场绩效考核体系研究及应用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我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