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剂良方

2015-01-20倪佩芬

文教资料 2014年27期
关键词:能力素养语文学习综合实践

倪佩芬

摘 要: 作为新课程一大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内容的开放性、时间的灵活性、环境的拓展性等方面都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很有研究价值。作者从策划主题实践活动、运用媒体创境激趣、引导学生二度创作、开展主题辩论四个方面阐述综合实践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及体验实践中锻炼,发展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关键词: 综合实践 语文学习 能力素养

新课程给基础教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作为新课程一大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学习环境的拓展性等方面都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充分说明了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而目前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往往兼任综合实践课,如何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笔者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习整合可以一举两得。

一、策划主题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体验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社会生活有利于学生开展体验式学习,将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回归到生活的真实状态去实践,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教学二年级语文《秋天》一课时,笔者策划了一次“找秋天”主题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走出校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极力寻找,尽情感受,用眼看,用耳听,用笔画,用心记。观察活动结束后笔者上了一堂总结汇报课,让学生把观察收获带到学校进行展示呈现:第一板块,用文字介绍自己眼里的秋天。有学生写道:“秋天,桂花、菊花都开了,很美的色彩;秋天的风是那样的芳香;太阳出来了,还是那么的红,那么的亮,但是火辣辣的光焰已被秋风冲凉了;小道上的树叶,从绿变黄发红,那是秋风涂的色彩……秋天的景色真美啊!”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板块,用相机拍下草坪上的小草、田园里的野花、公园里的菊花,请家长帮忙打印彩图投影大屏幕,大家互相欣赏,说一说赞美的话。第三板块,用自编的舞蹈来表现秋天的落叶飘扬,小动物的叫声或跳跃的动作……虽然学生的文字显得稚嫩,舞姿也谈不上优美,但是,一段文字,一个舞姿,一朵野花,一片小草,分明流露着心中的喜悦,流露着对自然界里动植物的无比喜爱之情,流露着他们体验到的成功和快乐。通过活动,学生对秋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大自然成了他们的第二课堂。通过实践体验,学生的观察调查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生活体验活动,既扩大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又实现了综合实践的目标。设计主题实践活动是给学生创造机会,只要教师联合家长坚持不懈地去做,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素养一定会大大提高。

二、运用媒体创境激趣,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持续发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综合实践课的指导在根本上是要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自己的目标,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新的认识。

以二年级《各种各样的车》为例。笔者用“小车迷瓜瓜带大家参观车展”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说:“哦,有件事老师差点忘了,今天早上,老师上班时遇到了小车迷瓜瓜,他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你们想见见他吗?”学生顿时激动地喊起来:“想!”当我将小车迷瓜瓜带领大家参观车展的多媒体课件放完后,学生兴奋不已。我因势利导:“听了小车迷瓜瓜的介绍,你想说什么?”学生情趣高涨,有的说:“我想设计专门抓坏蛋的新型警车,车的前面有一个可伸缩的抓手,只要警察一按开关,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抓住坏蛋。”有的说:“我想模仿变色龙的特征设计一种变色装甲车,可以隐蔽起来打敌人。”有的说:“我长大了想开一种海陆空多功能车去周游世界。”还有的小朋友想设计拆房车、搬家车、蘑菇车、摇摇车……一个个真像大设计师,说得头头是道,还不住地比划着。我激励他们:“好啊!那小朋友们就拿出水彩笔设计自己心目中的车吧!”学生早已迫不及待了,伴随着优美的音乐,画出了一个又一个独具匠心的作品。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得以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而教师指导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语文综合实践所重视的不应仅仅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更应是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体验。不管语文综合性活动涉及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上。老师要留下空白,实处含虚,虚处探实,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潜在的智力和创造力。

三、引导学生二度创作,在课本剧表演中感受语文魅力

心理学认为,活动是产生主体感悟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主体性活动中,学生会对活动产生丰富的感受。相比于听别人的说教,亲身参与活动而形成的感悟是刻骨铭心的,终生难忘的。

教师可以从教材的语文故事中挖掘资源进行有效拓展,让学生进一步锻炼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四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它以独幕剧的形式呈现,这也是学生步入小学以来第一次接触此类课文。为了让学生体验一下角色的语言和心理,笔者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了一次改编并表演的比赛。学生的活动主要分成两块:一是动手做道具,主要制作头饰、扇子、鲤鱼、竹简;二是分工改编分配角色,小组内合作排练。表演活动的奖品就是老师拍下的剧照。这次再创作表演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成功延伸,学生收获颇丰。

小陈同学写下了感悟:为了表演《公仪休拒收礼物》,我们小组可真费了不少心血啊!我们组的每位成员一回家就读熟课文,背诵台词,练习语气。我们聚在一起琢磨要做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才能配得上公仪休的品格。第二天一早到学校,我们组员合作,抓紧时间排演了好几遍呢……表演这个独幕剧后,我更懂得了做人要有礼,要清正廉洁。也懂得了以后演角色该如何改进,使自己表演得更好。

课本剧表演有着无穷的魅力,笔者又指导学生对《半截蜡烛》、《负荆请罪》等原作进行改编再创作再表演,使学生对原作有了更广更深的理解,他们也在表演或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对语文综合活动有了更真切的体验。

四、开展主题辩论活动,在唇枪舌剑中实现语文品质的升华

高年级学生随着经验与知识积累增多,对社会新闻和热点问题的关注也逐渐增强,教师要善于抓住身边的丰富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辩论是锻炼口才与思维的一种极佳方式。学生往往能在“唇枪舌战”中锤炼语言,在激烈的思辨中开发思维。辩论主题可以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从班级到学校,从家庭到社会。诸如,是否允许小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小学生应不应该多看卡通漫画;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老人摔倒在路上扶还是不扶,等等。由此展开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品质。

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然后分组落实正反方,进行人员协调分配,在辩论过程中生成的观点如果偏离要由主持人随机应变做好协调,最后要求学生写下辩论日记。A学生在日记中写道:

比赛开始了,正方摆出观点,认为上网能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最新的消息,不用网络就是浪费资源;我方也不示弱,认为现在许多小学生都以查资料为由,趁家长不在家时,偷偷地玩电脑游戏,沉迷网络游戏对学习不利,因此弊大于利。我们双方都拿出了充分的理由。最终,主持人认为我方语言表达更胜一筹,所以认为我方获胜。耶!我们小组终于赢了这次辩论会。

虽然我们赢得了比赛,但心里不免有一点儿紧张。我对辩论非常感兴趣,因为它让我锻炼了胆识和语言。我期待着下一次辩论尽快来临。

这些活动的每一步落实都考量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为人品质,这也是大语文观所倡导的。因辩论主题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故而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辩论气氛热烈。学生在辩论活动中闪现出许多令老师惊叹的思维火花。毋庸置疑,辩论让孩子的嘴巴和大脑都变得灵活起来,语文品质得到升华。

总之,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综合实践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剂良方。语文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积极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语文课程资源,为学生开拓广阔的自由的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开放的社会大课堂中获得发展。

猜你喜欢

能力素养语文学习综合实践
浅谈企业政工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企业政工师能力素养分析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