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

2015-01-19朱海燕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课文

朱海燕

在语文教学科研如火如荼的今天,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显得备受冷落,甚至至今还停留在“文白之争”的层面上,这种状况不太正常。本文拟就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价值、目的、现状及理想做法阐释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营造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消解学习文言文的恐惧感

1.努力发挥语文教师的正面影响作用。要教好文言文,语文教师不仅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学原则、高效的教学方法,还应掌握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同时具备较高的文言修养。上课时,要表现出对课文相当的精熟,基本能背诵,对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教师这样的表现,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好文言文的好处,顿生仰慕之情,这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鼓舞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许文言课文让学生怕了,可以鼓励学生先去读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进行自主式阅读。自主式阅读文言作品,学生的兴致很高,就连很厌恶文言课文的学生读起《聊斋志异》来,也是津津有味,兴味盎然,爱不释手。久之,学生会蓦然发现:文言文其实并非面目可憎,更不可怕,还是有点可爱的。

二、引导学生熟练地诵读课文,理解课文,欣赏课文,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修炼学生的精神品质

1.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地走入课文,和作者心灵相通。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和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让他们和课文息息相通,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委曲衷情,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博爱情怀。惟有如此,才能学好文言文。

2.教师在学生熟练诵读的基础上,传授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并要求他们学以致用,积累知识,扫清阅读障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性活用,特殊句式,及文学文化常识等文言知识,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必须重视。教师要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

第一,教会学生积累的方法。首先,学生得有一本专门的文言知识积累本,踏踏实实地一课一课地积累。其次,学生要学会联系、归类、比较,加强整理工作,以不断地加深印象,扩大积累。

第二,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语意的能力。主要是要善于联系旧知识,推知新知识,掌握文言文的一些语法规律,结合上下文,推断语意。

第三,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在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第四,辅以“务实、得法、有效”的能力训练,巩固提高。

三、课内外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课外延伸,在“大语文”框架下学好文言文

1.在语文活动中学习文言文。比如,对情节性强的文言课文,可以组织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自导自演,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在学习文言文。还可以组织古诗文朗诵会、文言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兴致很高,效果也都不错。

2.在课外阅读中学习文言文。现在有一种理论叫“阅读转注”说,认为阅读过程是个全息性辗转相注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之间自动,互相参注,互相补充,互相发明,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不断积累起来。根据该理论,学生只要坚持在课外阅读文言作品,就可以自然地与课内所学相转注,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3.从影视作品中学习文言文。现在有大量的根据文言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有一定的文言含量,可以利用学校的电视系统播放。比如,《三国演义》《三十六计》《荆轲刺秦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言知识,提高文言素养。

大诗人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言文教学改革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文言文教学才将不再成为语文教学的“拦路虎”。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课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端午节的来历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背课文
对《文言是母语吗?——解读内地〈课程标准〉一思》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