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疗效观察
2015-01-16潘建良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医院江苏省苏州市215021
潘建良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医院,江苏省苏州市 215021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疗效观察
潘建良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医院,江苏省苏州市 215021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因急性胆囊炎而接受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4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腹腔引流管放置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后镇痛剂使用率、腹腔引流管放置、手术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2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总有效率达100%,对照组24例中,18例痊愈后康复出院,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5.0%,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小,能减少患者术后痛苦,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传统的开腹胆囊手术,1882年首次实施后一直沿用至今[1];另一种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方法在临床使用后得到广泛的接受和推广,并且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逐步替代了开腹胆囊手术,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主要手段[2]。急性胆囊炎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在开腹胆囊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方法如何选择以及手术的最佳时机上依旧争议颇多。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因急性胆囊炎而接受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48例做回顾性分析,以此来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因急性胆囊炎而接受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4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3.5岁,中转为开腹手术2例,1例为胆道损伤,另1例为出血;对照组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35.1岁。两组的临床症状:右上腹疼痛、剑突下压痛感、恶心呕吐、疼痛向右侧肩背部扩散、ALT和白细胞异常升高。所有病例经过B超检查均已经证实为急性胆囊炎,并且B超结果显示胆囊增大明显,胆囊壁增厚且呈现双边征。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参与本文的病例均确诊为急性胆囊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现的诸如出血、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均列入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病例组参与研究。所有病例均无心脑血管及其他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存在。
1.2.2 排除标准:本文入选的病例均要排除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以及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
1.3 方法
1.3.1 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在右肋缘下切口,将胆囊剥离以后,进行腹腔冲洗,对于腹腔污染严重的病例,建议放置引流管,最后缝合胆囊床。
1.3.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全身麻醉之前进行气管插管,采取仰卧位便于胆囊区域的暴露,在脐部做1cm的切口,通过置入的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后,在右肋缘下做5mm的切口,便于探查胆囊炎症的程度以及是否有粘连现象发生。如发现粘连立即处理,随后解剖Calot三角,逐步剥离胆囊,并且对胆囊床进行电凝止血。取出胆囊后对于腹腔内污染严重的可使用腹腔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腹腔引流管放置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者在术后其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的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B超检查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实验室的各项检查指标大部分好转,B超检查结果有明显的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实验室的各项检查指标无改善,B超检查结果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后镇痛剂使用率、腹腔引流管放置、手术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并发症两组比较无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手术相关内容比较(n=24)
2.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24病例均康复出院,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总有效率达到100%,对照组24病例中,18例痊愈后康复出院,6例无效,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3 讨论
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自1882年应用至今,已经较为成熟,并且被认为是治疗胆囊炎良性疾病的重要手段[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外科手术,其在我国临床应用时间约18年,在不断的临床治疗探索和器械的改造推动下,该种方法已经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作为一种使用较为频繁的微创手术,以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治疗手段之一,并且其发展趋势也逐步的替代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胆管阻塞导致胆囊壁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导致充血、水肿、炎症等情况的发展,导致胆囊和周围组织的大面积粘连,引发患者的上腹疼痛、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对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不仅能够尽快地解决患者痛苦状态,而且能够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传统的开腹手术切口较大,虽然能够给医生一个较好的视野,但在手术过程中的大量失血、术后恢复较慢、疼痛感较强、术后并发感染情况较多这些情况是不容忽视的。患者在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常常面临着较长的恢复期,不仅给护理工作增加了压力,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和医护人员对于微创手术的逐步接受和认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外科微创手术的一种,在逐步得到认可的过程中临床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该手术通过三孔法插入腹腔镜后,医生获得视野被放大,同时创口较小,患者在术中的失血量较少,术后的疼痛感较轻,手术操作时间较短,在手术过程中对于胆囊区域的粘连可以做到较好的钝性分离。本文结果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后镇痛剂使用率、腹腔引流管放置、手术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再次证明了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综上所述,急性胆囊炎患者在选择手术方法时,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种微创手术,可以减少术中的失血量,降低术后痛苦,减少腹腔插管率[5],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创口较小,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也相对缩短,大大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1]赵雪勤.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4):40-41.
[2]陆深泉,冯春善,黄英武,等.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6):516-518.
[3]唐叶琴,戈祝新,盛江玭.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6):234-235.
[4]明志祥.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4,36(7):966-968.
[5]姜红艳.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方法探讨〔J〕.吉林医学,2014,35(29):6586-6587.
(编辑羽飞)
R657.4+1
B
1001-7585(2015)19-2641-02
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