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民间舞蹈园本课程《骑驴探亲》的研讨与实践

2015-01-15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传春幼儿园吴华莹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骑驴探亲本学期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传春幼儿园 吴华莹

闽南民间舞蹈园本课程《骑驴探亲》的研讨与实践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传春幼儿园 吴华莹

闽南民间舞蹈是我园的园本课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儿童

闽南民间舞蹈 幼儿 骑驴探亲

本学期我园以闽南民间舞蹈《骑驴探亲》为载体,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分别是语言领域的讲述活动《驴儿去哪儿》,艺术领域的音乐活动《骑驴去哪儿》和美术活动《纸杯毛驴》。三个活动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等学习能力,通过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整体、全面发展。

一、推进研讨,多人同课循环

1.准确定位“一课”。“一课多研”作为一种重要的教研组织形式备受关注和推崇。本课题在之前完成两个阶段的研讨形式也是以“一课多研”为主。例如,第一学期的“拍胸舞”和“彩球舞”,第二学期的“舞狮”和“车鼓阵”,都是将课题组成员分成两部分,各自承担一个舞种(小、中、大各一个班级)的观摩活动,然后再统一引领和研讨。进入第三阶段,本学期“一课多研”的研究内容为“骑驴探亲”,研究对象为大段四个班级的幼儿。所有音乐课题组成员都参与其中,进行了“多人同课循环”的教研模式。起初,我们推出了由章艳丹和卢艳华老师进行的第一轮研讨活动,紧接着我们推出了赖彩虹和林艳冰老师的第二轮研讨活动,最后我们在一研、二研的基础上推出了大班综合活动《驴儿去哪儿》,由吴艳兰、苏艳红和吴华莹三位老师共同在大一班举行了园内观摩活动。通过“一课多研”的研讨形式,大家在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评课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体现了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使我们进一步找到了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发展了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老师受益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的研究对象——幼儿更多的成长空间。

2.有效进行评课。评课是幼儿园“一课多研”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一种基于实践反思的研讨活动。本学期我们课题组评课的重点放在活动过程、活动环节,而不单纯是追求结果。我们关注的是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关注每位执教者富有创意、闪光点的环节设计,而不是评价第几研比第几研好,哪个活动较为成功。例如,卢艳华老师执教的一研活动大班手工《纸杯毛驴》,我们对她选择了“黑色纸杯”作为小毛驴的创作材料表示赞赏和肯定,对她活动前的用心准备,如如何制作一朵“头花”、如何挖掘毛驴表情进行展示、分享。同时,我们在“教师是否需要出示范例”“如何充分尊重并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如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展开讨论。课题组成员包括执教者都提出了富有价值的改进意见,最终形成手工活动《纸杯毛驴》的改进方案,由林艳冰老师在下一周进行二研。

二、组织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1.阅读专业文献。幼儿教师工作繁忙,空闲时间较少,因此让幼儿教师腾出时间参加与课题有关的培训显得较不现实。我们非常重视专业文献的学习,如在课题研讨中学习了蔡湘江的《泉州民间舞蹈》、鲤城区文体旅游局录制的泉州民间舞蹈《火鼎公火鼎婆介绍》视频以及《泉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甲戏》。同时,我们注重《幼儿教育》和《福建教育》专业核心期刊的学习,如学习了《幼儿园“一课多研“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学习·实践·成长·超越——在民间艺术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等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的文章。

2.进行现场观摩。本学期的课题研讨我们总共组织了3场共计8位老师参与执教的8个现场研讨活动,为课题组成员和园内其他姐妹带来了珍贵的现场观摩学习机会。经过现场观摩,大家围绕《骑驴探亲》这个活动内容进行一系列实践和反思活动,集多个视角看待同一个问题,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大家在共同研究目标、提供材料、寻找策略中互惠交流,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3.“传帮带”“老带新”。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相互学习的基础,我们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园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以“传帮带”“老带新”的结对子方式让骨干教师和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带领年轻教师、新老师参与课题研讨学习,共同商定研讨内容、研讨方案。这种引领式的互动不仅帮助教师提升了理念,同时进一步更新了自己的课程观念。

三、整合领域,开展闽舞教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基于《指南》精神的指引,本学期我们以闽南民间舞蹈《骑驴探亲》为载体,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分别是语言领域的讲述活动《驴儿去哪儿》,艺术领域的音乐活动《骑驴去哪儿》和美术活动《纸杯毛驴》。三个活动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通过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整体、全面的发展。

大班综合活动《驴儿去哪儿》各领域具体目标讲述活动 韵律活动 手工活动1.能根据驴儿去哪儿的线索展开合理想象,连贯讲述。2.丰富词汇:小心翼翼、满头大汗等。1.感受乐曲的快慢,能随音乐合拍地表现驴儿走、爬的动作。2.体验用动作、表情表现滑稽、可爱的驴儿所带来的喜悦。1.结合剪、贴、画等技能进行制作,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纸杯毛驴。2.体验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我园闽南民间舞蹈园本课程《骑驴探亲》研讨与实践的做法,充分展现了我园教研水平及教研教学,除了上述总结的成果外,更多的是在教研中教师和幼儿一同获得的成长,以及在一次又一次活动中收获的快乐体验。相信在接下来的活动开展中,我们还会找寻更新的好方法,获得更多的宝贵经验。

吴巍莹.幼儿园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J].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08

ISSN2095-6711/Z01-2015-08-0122

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基于《指南》精神的指引,本学期我们以闽南民间舞蹈《骑驴探亲》为载体开展了园本课程的研讨与实践。本文从推进研讨,多人同课循环、组织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和整合领域,开展闽舞教学三个方面介绍做法和成果。

猜你喜欢

骑驴探亲本学期
骑驴漫游记
父子骑驴
快乐高尔夫
本学期的回顾
(小品)探亲
每一次停歇都是为了抵达
徐向前的三次探亲
一题多变,搞定加速度
《探亲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