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细节让电脑验光仪更精准
2015-01-15杨兴通
杨兴通/文
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是两种主要的客观验光检查手段,检影验光的准确性较高,因此常被作为首选的客观验光手段,但检影验光一来不易学更难精,二则受验光室条件限制,在国内眼镜业界并未完全普及;而电脑验光仪验光由于操作简便易学,且有着“高科技”的光环,在国内眼镜业界普及率很高。
尽管电脑验光仪的原理与视网膜检影法基本相同,采用红外光源及自动雾视装置达到放松眼球调节的目的,采用光电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检查屈光度,却无法完全模拟人眼的生理特性,无法消除调节的影响,球镜度数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不过,测量柱镜度数和柱镜轴向较为准确。
无论检影验光还是电脑验光,得出的验光结果都不能作为直接配镜的处方,都只是下一步主观验光的起点参数。检影验光结果的准确性与验光师的技术水平有着极大的关系,电脑验光对仪器操作者的依赖度则相对较低,尽管如此,验光师不应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电脑验光仪看似简单,操作者只要对对焦、按几下按钮,验光结果就自动计算打印出来了,几乎像傻瓜相机一般简单,然而,你如果真的把电脑验光仪当作傻瓜机,打印出来的验光结果也会把你当作傻瓜一样对待。验光师在操作电脑验光仪进行验光检查时必须认真对待,尤其要注意5个细节。
1. 语言引导助调节放松。在调整好验光仪合适的高度位置(包括身位、头位、眼位),嘱咐被检者双眼睁大前视的同时,检查者要注意语言引导,如:“在路的尽头可以看到一个热气球(或者红色小房子),请仔细盯着远处气球看,不要看路,想象着热气球在路的尽头漂浮。”这样才能让被检者的调节尽量放松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实验验证,如果刻意让被检者盯着近处的路面看,验光结果往往比前述状态得出的结果有较大偏差——负球镜过大而正球镜过小。因此,如果不注意给患者合适的语言引导,常常造成近视度数过高而远视度数过低。
2. 单眼检测5次以上。大部分验光师使用电脑验光仪进行验光时,往往只对每只眼睛快速检测3次左右,其实这是不够的。因为尽管电脑验光仪可以通过马达驱动视标前后距离变化和光学透镜组屈光力改变来达到雾视效果,但短短几秒钟内两三个回合的雾视对于青少年等调节力强的被检者的调节放松效果很差,因此其验光结果的误差也非常大。应当单眼检测5次以上,尽量要求球镜值连续3次波动区间在0.25D左右,一般成年人调节力减弱,只要配合度好,大多检测5~6次就能达到要求,而大部分青少年和配合度不佳的被检者需要检测8~10次甚至更多次才能达到“球镜值连续3次波动区间在0.25D左右”这个目标,这种情况下要特别嘱咐被检者尽量睁大眼睛看着视标(热气球),尤其是雾视到看不清视标时也要睁大眼睛看着(如果此时被检者眨眼了,可以明显看到负球镜度数瞬间上升,又得重新检测2~3次才会恢复到低位数)。
3. 仔细观察数据变化。每次测量时,不仅要通过调整手柄来确保角膜中心反光点最亮最小并在测量环中央,并且要仔细观察每次测量数据的变化,不仅要观察球镜数据变化以评估调节放松情况,更要观察每次柱镜度数和轴位变化。
①各次测量的结果球镜度偏差和波动比较大时,说明被检者调节力大,往往负球镜度数偏高正球镜度数偏低,或者可能存在调节方面的问题,在视功能检查时可重点做调节方面的检查。
②如果电脑验光时发现柱镜的度数和轴向不稳定、变化比较大,在接下来的综合验光仪校验时,尤其要做好JCC(交叉柱镜)调校以确定柱镜轴向和柱镜度,如果没有综合验光仪而使用检片箱做主观验光调校,给配镜处方时应注意减少一些散光,以等效球镜度代替。
电脑验光仪
③注意每次测量时被检者瞳孔的变化,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瞳孔变化快,说明其调节灵活度好(多见于小孩或年轻人);反之,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瞳孔变化慢,说明可能调节灵活度差,或调节迟钝、调节力差,在后面的视功能检查时应重点检查。
④嘱被检者盯着电脑验光仪的视标(气球)看时,如果发现角膜中心反光点不在正中央,说明其kappa角比较大,在做渐变镜时要注意,大的kappa角容易造成瞳距测量误差。
4. “全显示”打印测量结果。关于测量结果的打印,电脑验光仪的测量结果打印有多种显示形式可设置,有的店家可能出于考虑降低打印头损耗原因而设置为“省纸”模式,每只眼睛只打印出各次测量值的平均数,其实这是相当不可取的。难道真的要把电脑验光仪当作“傻瓜相机”来使用吗?应当以“全显示”形式打印出全部次数的测量结果以供分析(电脑验光仪打印机最多可以打印出最后10次的测量值)。
5. “沙里淘金”读数据。采用“全显示”形式打印出来的测量结果,各眼历次测量值(最多显示最后的10次)的下面(有横线隔开)是全部次数测量值的平均值,有的下面还有一个纯球镜度的“S.E”值(隐形眼镜度数换算值,在验光过程中参考意义不大)。
①如果前面各次的测量值比较平稳(包括球镜值、柱镜值和轴向),则可以直接将平均值作为下一步主观验光的起点数据;如果验光师充分了解该验光仪的性能参数(主要是球镜偏差程度),可以在这个平均值数据的基础上扣减预估的球镜偏差值,以缩短主观验光的耗时。
电脑验光仪的视标(气球)
②如果前面各次的测量值波动较大,则不能直接采用平均值数据,需要在全部测量值中找出3次以上球镜度、柱镜度和轴向都比较接近的数据取平均值作为下一步主观验光的起点数据。
③在电脑验光测量中会经常遇到柱镜轴向不断变化的情况(一般柱镜值不大),此种情况的柱镜度和轴向的平均值更没有意义。可以在给予球镜矫正到0.8左右后加裂隙片旋转检测,大多情况下各个方向的矫正视力是没有明显变化的,一般不须添加柱镜,或者通过JCC交叉柱镜精校以确定是否需要添加柱镜。
④如果负柱镜轴向在180方向附近(所谓顺规散光)且柱镜度较低(0.50D~0.75D),很可能是属于生理性散光,如果经过裂隙片测试各子午线方向视力没有变化,主诉没有散光症状且原镜没有散光度的,可以不考虑柱镜。相反,如果负柱镜轴向在垂直方向(所谓逆规散光),多属晶体散光引起,应尽量给予柱镜矫正,因为此种情况的视疲劳等散光症状比较严重,并且往往是低度数的视疲劳状况更严重,甚至引起眼胀头痛,给予柱镜则可消除或缓解症状。如果是正柱镜,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给予柱镜,以缓解散光引起的视疲劳症状。
有的中小眼镜店的验光师对于自己店里的国产电脑验光仪很没有信心,羡慕大店“高大上”的进口电脑验光仪,其实大可不必。进口电脑验光仪固然总体上要比国产的技术档次高一些,在招徕顾客方面有“噱头”,但进口电脑验光仪中也不乏次货,而国内一些品牌的电脑验光仪在性能上毫不逊色,且性价比更高。
电脑验光仪验光结果的准确性不仅与电脑验光仪的性能相关,更与操作者的水平、经验和责任心相关,而且往往是后者起决定性作用。验光师要了解所使用的电脑验光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流程,熟悉该仪器的“脾性”(尤其是测量数据偏差情况),验光操作时注意细节观察并分析,力求让电脑验光仪成为验光师“手、眼、心”的延伸,以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