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蔗渣基炭材料的制备及结构和性能研究

2015-01-14谢晋谋黄向阳杨新强

甘蔗糖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甘蔗渣木炭活性炭

曾 建,梁 磊,谢晋谋,黄向阳,杨新强

(1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16;2广东省植物纤维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广州510316;3广州市植物纤维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16;4云南康丰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保山678000)

0 引言

中国的森林资源一直在减少,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的问题。同时,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严格限制利用天然林木生产木炭和木炭用量的大量增加,天然木炭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此,使用秸秆、木屑、花生壳等低品位生物质制备的炭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1]。秸秆、木屑、花生壳等低品位生物质都是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直接焚烧不仅利用率低,而且污染环境。

甘蔗渣是制糖工业副产品,最主要的成分是纤维素,其次是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其中纤维素占32%~48%,木质素占23%~32%,半纤维素占19%~24%,成分相对稳定[2-4]。甘蔗渣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与一般木材相当,是一种含丰富碳源的材料,利用甘蔗渣制备炭材料是甘蔗渣高值化综合利用的一种新途径[5-6]。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甘蔗渣,广东茂源糖业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化学纯。

马弗炉,天津泰斯特仪器公司;粉碎机,青岛兴旺机制木炭厂;木炭机,青岛兴旺机制木炭厂;台式扫描电镜,荷兰Phenom公司。

1.2 实验方法

图1为实验流程图。将甘蔗渣浸入1%(w/w)NaOH溶液,液质比5:1,室温下搅拌清洗0.5 h,取出甘蔗渣用自来水清洗至接近中性后,过滤,置于烘箱干燥。将干燥后的甘蔗渣,经粉碎机粉碎,再经木炭机挤压成型,然后置于炭化炉高温炭化,最后得到甘蔗渣基炭材料,炭材料为中空结构。实验流程照片图如图2。

图1 实验流程图

图2 实验流程照片图

2 结果与讨论

2.1 含水量

在挤出成型过程中,甘蔗渣的含水量对成型过程和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当原料水分过高时,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太多不能顺利地从棒的中心孔中排除,造成棒的表面开裂,严重时造成不出棒,但水分太低成型也很困难,甚至无法成型。实验结果表明,原料最适宜的水分应保持在10%左右,表1是甘蔗渣含水量对挤出成型的影响。

表1 甘蔗渣含水量对挤出成型的影响

2.2 甘蔗渣尺寸

表2是甘蔗渣尺寸对挤出成型的影响。甘蔗渣的尺寸不宜太长,太粗,也不宜太短,太细,否则不利于甘蔗渣的挤压成型。在甘蔗渣挤压成型之前,甘蔗渣需要进行粉碎,尺寸大小以20~30目为佳。

表2 甘蔗渣尺寸对挤出成型的影响

2.3 挤出成型温度

甘蔗渣棒成型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黏合剂和其他化学试剂。温度过低,容易造成出棒筒堵塞,难以出棒,甚至可能将螺杆扭断;温度过高,会使棒体表层炭化,难以形成有效压力,无法成型,挤出成型温度对挤出成型的影响结果见表 3。结果表明,甘蔗渣在挤压成型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160~180℃左右,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细微的调整。

表3 挤出成型温度对挤出成型的影响

2.4 产率

炭材料的产率(%)=炭材料的质量/甘蔗渣棒的质量×100。甘蔗渣制备炭材料产率见表4,甘蔗渣制备炭材料的平均产出率为28.6%。

表4 甘蔗渣制备炭材料产率

2.5 甘蔗渣预处理

经实验测试,未预处理的甘蔗渣灰分为3%~5%,碱洗预处理后的甘蔗渣灰分为0.7%~1.2%。未预处理的甘蔗渣制备的炭材料灰分为14%~26%,固定碳含量较低,碱洗预处理后的甘蔗渣制备的炭材料灰分为4%~6%,固定碳含量较高,发热量大,性能与原木炭相当[7]。结果表明,碱洗预处理对炭材料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表5的实验数据由广东省质量监督煤炭检验站官方检测,炭材料的成分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2.6 炭材料的微观结构

通过台式扫描电镜(SEM)观察甘蔗渣基炭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现炭材料的横截面为独特紧密的折叠纹路,没有明显的贯穿孔洞,如图3所示。

图4为阿拉丁20~50目活性炭和原木炭的SEM图。图中可以发现活性炭表面存在大量的微孔结构,孔洞内径从零点几微米到十几微米不等,原木炭的横截面存在大量的疏松孔洞,且孔洞内径较大,10 μm左右,与甘蔗渣基炭材料的微观结构有明显的不同。这可以解释机制甘蔗渣基炭材料的密度高于原木炭的原因。

表5 甘蔗渣预处理对炭材料性能的影响

图3 甘蔗渣基炭材料的横截面SEM图(右图为局部放大图)

图4 SEM图(左:阿拉丁20~50目活性炭,右:原木炭)。

3 结语

本文研究了甘蔗渣含水量、尺寸,挤出温度、预处理方法对炭材料制备的影响,并用台式扫描电镜研究了炭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经碱洗预处理的20~30目、含水量在8%~12%的甘蔗渣在160~180℃下挤出成型,再经炭炉炭化后得到灰分较低,固定碳含量较高的炭材料。甘蔗渣制备炭材料的平均产出率可以达到 28.6%,甘蔗渣基炭材料的形貌结构较为独特。

[1] 李勤,黄亚继,金保升. 利用生物质制取活性炭的现状及现实意义[J]. 山西能源与节能,2008,4(51):13-15.

[2] 任俊莉,孙润仓,刘传富. 蔗渣可再生资源的最新利用进展[J]. 中国糖料,2006(2):55-57.

[3] 周林,郭祀远,蔡秒颜. 蔗渣的生物利用[J]. 中国糖料,2004(2):40-42.

[4] 涂启梁,付时雨,詹怀宇. 甘蔗渣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11):13-16.

[5] 周晓薇. 用蔗渣生产颗粒活性炭[J]. 广西蔗糖,2001(4):31-34.

[6] 张志航,于淑娟,李国基,等. 氯化锌法蔗渣制备活性炭研究[J]. 甘蔗糖业,1998(4):32-3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 木炭和木炭试验方法 GB/T 17664-1999[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甘蔗渣木炭活性炭
降解周期可调控的甘蔗渣生物降解地膜增温保墒性能分析
玩转活性炭
三氧化二铝对甘蔗渣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柴与炭
欧式城堡——木炭与色彩的碰撞
氯化锌造孔甘蔗渣炭的制备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试验研究
神奇的活性炭
用发酵甘蔗渣饲喂肉牛来提高肉质香味的方法
改性活性炭吸附除砷的研究
直接合成法制备载银稻壳活性炭及其对苯并噻吩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