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媒体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2015-01-14官红玉
官红玉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推广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多媒体的运用给现代课堂注入了许多鲜活的血液。文章就语文教学中怎样合理地、恰当地、科学地、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怎样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语文课堂 多媒体运用 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106-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推广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多媒体的运用给现代课堂注入了许多鲜活的血液。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合理地、恰当地、科学地、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才能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在此,我就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激趣导入,寓教于乐
朱熹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在学习新课时,巧用多媒体,能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
《草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南方的学生对草原不熟悉,对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了解得就更少了。如何让课堂上得生动有趣,激发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呢?我是这样做的:上课开始,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谈谈对草原的印象,然后出示一幅幅草原风光图,同时播放了跟草原相关的歌曲、图画,并配以生动的描述,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了,同学们都陶醉在美好的想象当中……这时,我充满激情地问道:“草原这么美,你们想到草原去看看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想!”学生很自然被引入课堂的情境当中。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低,缺乏生活经验,古诗词的教学一向是个难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比较容易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声音、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并超越时间以及空间的局限,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化无声为有声,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进入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状态。如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文时可用课件展示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等古色古香的画面,再伴之以深情地朗读,同时低沉婉转的古琴将《阳关三叠》演绎得肝肠寸断,从而进入诗的境界,达到体味感情,赏析名句的目的。
二、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合理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节奏加快,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从而使课堂容量加大;同时也使训练的形式灵活多样,提高训练效果。
(一)提高辨析字词能力
针对学生的字写得不规范,错别字较多的情况,多媒体可用于加强字形教学与书写指导。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典型的例字,引导学生观察评析,并运用其动画功能,让不到位的笔画延伸舒展,让安顿不当的字的部件移动挪让,让比例失调的部位或缩或伸,直到符合规范。如教学“燕”字,学生书写错误率极高。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燕”字的演变过程,并分解各部分含义,孩子们再也不写错“燕”字了。
(二)提高朗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学习《秋天的雨》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朗读感情充沛,音乐优美动听,画面色彩斑斓,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进行多种形式的练读。最后,我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的朗读录音并与课件朗读比较。通过自评和互评,学生朗读得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领会。
(三)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生动的、积极的。如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听到了自然界中的许多声音,然后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维,想象秋天的美好。学生的思维之门被打开,纷纷发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巧用多媒体,化解教学重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多媒体课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一)化难为易,突破重点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把他们带入形象的世界。如学习《月光曲》一文,课文的难点是《月光曲》内容这一段,我先播放《月光曲》片断,让学生静心感受它的优美旋律,想象优美的画面(海上升明月,月亮穿过微云,狂风卷巨浪),音乐打开了学生想象的天窗,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把音乐和文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带着感受走进文本,用语言再现《月光曲》描写的内容,用心灵去碰触旋律中流淌着的情感,因而这个学习过程也变得更加富有生命的张力。
(二)化文为图,巧解难点
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化的思维为主,然
而有些课文涉及的知识是比较专业、复杂,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是较为困难的,借助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架设一些“梯子”,更好更快地突破重点、难点。
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学生对“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使火车上山容易多了”这一难点百思不得其解。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将火车怎样通过“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学生随着演示过程经历了形象性思维,形成了鲜明的表象,难点不攻而破。这时再来朗读,学生就会豁然领悟,从读中感悟到人字形铁路的巧妙之处,实现了读中感悟。
四、巧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学生要写作文必须仔细观察、熟悉生活、积累素材,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我在指导学生写《美丽的秋天》这篇作文时,首先把作文要求出示在屏幕上,让学生明确这篇作文的要求,然后我播放了一段秋天田野、果园、公园的录像,让学生按顺序观察画面上的景物。此时,那绚丽的色彩、活动的画面、动人的音响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当学生有序地把画面上的景物说完整后,我重点抓住稻子和果实(苹果、橘子、柿子)、菊花的颜色、形状特点让学生细致观察。多数学生看完录像后,都能绘声绘色地进行描述,他们不再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视听结合,能够获得更多的感性材料,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鉴赏和评改,起到了直观的激励作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给课堂增添无限的乐趣,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语文,学得扎实,学得有趣,课堂教学也因此富有感染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让多媒体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最佳的作用,使语文课更具光彩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