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细亚传来的乐音(十五)——邮票中的亚洲传统乐器

2015-01-14赵春婷施鹤皋

乐器 2015年9期
关键词:木制蒙皮乐器

文/赵春婷 施鹤皋

八、亚美尼亚传统乐器

1.杜杜克(Duduk),气鸣乐器,民族肖姆管类,亚美尼亚的传统木管乐器。它与中国古代的筚篥、管子在形制上较为相似:管体呈圆柱形,下端直筒,没有喇叭口。亚美尼亚的杜杜克为木制管体,管口插一个苇制的哨子,管体上开8个指孔,竖吹 (图2-157) 。

图2-157

2.朵尔(Dhol),膜鸣乐器,圆柱形鼓。双面鼓,其广泛流行于南亚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地。采用绳子将鼓的两面栓在一起,用以调节音高。其尺寸因地区而不同,演奏时,用两个木棒敲击鼓面。中等的朵尔常常是用皮带跨在脖子上,置于胸前以击奏(图2-158)。

图2-158

3 . 凯 曼 恰(Kamanche),弓拉弦鸣乐器,民族提琴类。亚美尼亚的凯曼恰与波斯-阿拉伯地区的凯曼恰在形制和演奏上相似:木制共鸣箱呈半球型,一面蒙皮。琴弦用马尾制成, 共鸣箱下有脚柱,演奏时将琴置于膝盖上,用弓子拉奏(图2-159)。

图2-159

第四节 中亚乐器

中亚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5个国家(1992年苏联解体,各国分别独立),其音乐受到伊斯兰教音乐、土耳其音乐和伊朗(古波斯)音乐的影响。音乐以七声音阶为主,基本是单音音乐。传统乐器多源自西亚阿拉伯地区。

一、哈萨克斯坦传统乐器(图2-160)

图2-160

1.斯布孜额(Sybyzgy),又称科斯-瑟奈(Kos-Syrnai),气鸣乐器,竖吹笛类。吹奏时,用舌头的侧面抵管子的上口发音,竖吹。其传统用竹制(芦苇),现在也用木制,管体上开3个按指孔。

2.达乌拉帕兹(Dauylpaz),膜鸣乐器,箍圈鼓类,单面蒙皮,木制,演奏时,一手拿着鼓的边缘,与另一只手一起击奏鼓面。古代用于传递信号。

3.冬不拉(Dombra),弹拨弦鸣乐器,民族琉特类。俄罗斯人称之为巴拉莱卡(Balalaika)。它在哈萨克斯坦的声乐伴奏和器乐独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哈萨克斯坦东部拥有不同形状的冬不拉,邮票中的冬不拉拥有三角形的共鸣箱,其琴杆很长,有用丝弦缠出的弦品(邮票中的三角形冬不拉有9个音品),张有两根弦,用手指演奏。

4.柯布孜(Kyl-kobyz),弓拉弦鸣乐器,民族提琴类。它是古代哈萨克族所使用的拉弦乐器。其音箱由一整块木头挖成木勺状,“音箱上部外露,下部蒙骆驼羔皮或羊皮”①。张两根琴弦,演奏时,两腿夹住琴体,左手按弦,琴颈作为指板,右手用马尾弓拉奏。传统的科布孜是一种神圣的乐器,主要由巫师来演奏,用于驱除恶魔,驱赶疾病等活动。有学者认为,12世纪突厥人将柯布孜带到土耳其境内,土耳其的凯曼恰由柯布孜发展而来。②

二、乌兹别克斯坦传统乐器(图2-161)

图2-161

1.卡尔纳(karnal),气鸣乐器,简单的民族小号。它有一个非常长的铜制(或角制)管子,上端有一个吹口,下端呈喇叭形。管上没有开孔,用于信号或仪式乐器,拥有强大的声音和刺耳的音色。

2.镯铃(Gano),体鸣乐器,串铃类。由若干金属小铃组成,系在手腕上,在合奏中对音乐色彩进行点缀。

3.纳卡拉(Noqqara),膜鸣乐器,坐墩鼓类。单面皮膜,鼓的形状如一口锅,早在古埃及时即已有这种坐墩鼓。这种鼓常常成对出现, 两只鼓大小不一,属于小型轻便式锅形鼓。演奏时,用双手击打两个鼓。

4.鲁巴勃(Rubab),弹拨弦鸣乐器,民族琉特类,源于阿拉伯地区。乌兹别克斯坦的鲁巴勃为木制琴身,音箱呈圆形,蒙皮,共鸣箱上方有一个装饰性的弯角,琴杆上有丝弦缠出的20余个弦品,张有五根弦,两根里弦和两根外弦各为一组,每组定音相同,中间弦则为旋律弦。演奏时,将乐器横置在右肩,左手按弦,右手用拨子演奏。它是乌兹别克斯坦传统音乐中最重要的弹拨乐器之一,也是中亚最常见的一种乐器。这种乐器流传在中国境内的名称为热瓦甫。

5.吉恰克(Ghichak),弓拉弦鸣乐器,民族提琴类,又被称为卡曼恰(Kamanche)。在希腊、土耳其、阿拉伯地区等地(但各地的这种乐器在形制上有差别)吉恰克有三根弦,木制共鸣箱呈半球型,一面蒙皮。琴弦用马尾制成,共鸣箱下有脚柱,演奏时将琴置于膝盖上,用弓子拉奏。这种乐器在中国的名称为艾捷克。

三、吉尔吉斯斯坦(图2-162)

图2-162

1.乔尔(Choor),气鸣乐器,竖吹笛类。它是吉尔吉斯斯坦特有的一种吹管乐器。竹制或木制,是一种管端开口吹奏的竖吹笛,管子上开4~5个孔。其音色若中国的箫,低沉而深远。

2.斯布孜额(Sybyzgy),气鸣乐器,竖吹笛类。与哈萨克斯坦的斯布孜额构造、演奏方式相同。

3.口簧(Cang/Jaw's harp), 体鸣乐器,口簧类。又称口弦,也有直译为“唱”。它是“在一个通常为竹或金属的小框架上,割出或装上一条挠性簧舌构成。舌的一端是自由的,能用手指或细绳拨动”③。演奏时,“演奏者手持乐器框架置于齿间,并用手指拨动簧舌,演奏者的口腔作用如同共鸣器,而双唇、双颊和牙齿的形态决定发音的高低”④。吉尔吉斯斯坦的口簧形如钳子,外圈中部连接簧片,簧舌尖端上弯突出。口簧的声音微弱,多奏于夜深人静之时,题材多为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4.考姆兹(Komuz),弹拨弦鸣乐器,民族琉特类。考姆兹的音箱犹如一个剖面的葫芦状,木制,弦轸在一侧,张有三根弦。琴杆为指板,无音品,四度或五度定弦。演奏时,斜抱于怀中,左手按弦,右手弹拨。考姆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吉尔吉斯斯坦的民族符号。

5.凯尔·卡依耶克(Kylkyyak),弓拉弦鸣乐器,民族提琴类。其琴体是由一整块木头刻出来的,共鸣箱是一个圆形腔体,蒙皮。它有两根琴弦,一根用于演奏旋律,而另一根为伴音弦。将琴竖放于腿上,用马鬃弓拉奏,可以坐在马背上演奏。这种弓弦乐器源于草原马背上的文化,琴头也常常被雕刻为马头的形象。这种弓弦乐器后来传至中东等地区和印度、中国等国家。

以上中亚三国乐器译名根据苏联邮票目录中译本标注。但是,未能在目录中查到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枚乐器邮票的名称。其次,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在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文化方面都深受西亚伊斯兰教文化影响,因此,两国的传统乐器多源于西亚,如鲁巴勃(Rubab)、吉恰克(Ghichak)等弦鸣乐器,又如膜鸣乐器达夫(Daff),再如多管单簧管等气鸣乐器。

注释:

①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P.208。

②俞人豪、陈自明:《东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P.244。

③【英】鲁思·米德格雷等编著,关肇元译:《世界乐器图鉴》,香港恒嘉出版公司,2003年初版,P.132。

④同上。

猜你喜欢

木制蒙皮乐器
学乐器
木制餐具清洗及保养妙招
运载火箭框桁蒙皮结构铆接壳段多余物分析与控制
金属加筋壁板蒙皮有效宽度分析方法
乐器
飞机蒙皮上的幽默
基于模线样板飞机蒙皮类零件的逆向建模
“木地铁”谢幕
木制玩具受宠国际市场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