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不能“目中无人”
2015-01-14姜祖衍
姜祖衍
去年,我新接了一个五年级班级,一碰到写人作文,学生就大呼小叫的。他们写得头痛,我看得也头痛:目之所及,不外乎给老人让座、妈妈送我上医院、扶盲人过马路等。更可笑的是,有的学生从三年级起就写让座,到五年级还在写让座,成了“资深让座师”了。真有那么多老人等你让座?有那么多盲人过马路等你来扶?茫茫人海中,就只有妈妈好写?
根据以上写人作文中的“病灶”可知,学生犯的是“目中无人”观察病。
叶圣陶先生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精密观察与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就大有用处。”可见,要写出东西来,没有观察积累是绝对不行的。因此,在写人作文前,教师可以根据以下举措,引导学生进行人物观察,培养捕捉素材的敏感力。
一、人物观察,关注对象的顺序
当观察的对象多、特点杂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则越抓越乱。因此有序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时,就要训练观察顺序,由远及近,由上及下,由表及里等等,抓住一条线索训练观察。这样的训练不光培养了学生有序观察的习惯,还有意识地训练了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看得清,才能说得明白。
二、人物观察,关注对象的特点
苏东坡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客观事物的多维空间给我们提供了多个观察角度,每一个角度又有不同的特征,每一个特征又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在这方面加以引导、启发、训练,就能培养一种捕捉素材的敏感力。所以让学生写人,要先让学生学会从各个角度观察人。
1.捕捉形象特点。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每个事物都有自身的特点,人更是如此。如果每个妈妈都在作文里被“整容”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小巧的嘴巴,那么千“妈”一面,谁也分不出哪个是自己的妈妈了。所以要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加以描写,人物形象就会鲜明,呼之欲出。比如一次作文,我鼓励学生观察他们所爱的人的表情,结果班里一个平时成绩不起眼的男生写出了一篇十分动人的作文。那篇文章是写父亲的表情:
他的国字脸瞬间变得扭曲:眉毛直竖,怒目圆睁,粗壮的手臂高高地举起,眼看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我吓得闭上眼睛……当我再睁开眼时,却发现那手臂已悄然落下,父亲涨红的脸变得苍白,两行清泪潸然而下。
那饱含深情的笔触把冲突中父亲的内心通过细节坦露无遗,形象突转成了文章的亮点。
2.捕捉行动特点。
更多的人物不以口才亮眼,而是靠举动博彩。这时细心观察、捕捉人物的举动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位学生在观察一个考生后这样写道:
……他满脸苦恼地望着卷子,感到气急攻心,恨不得立即把考卷大卸八块。他直勾勾地盯着卷子,十分无奈,他刚要握起笔,却又放下了……他气急败坏地想撕了那张英语卷子,但又很快地陷入了苦思冥想中。下课铃响了,大伙儿上交了卷子,只见他面如死灰,卷子还没有完成,修改处不可计数,白色涂改液的痕迹触目惊心。许久,他停止思索,松开了皱成一团的眉头,交了卷子。考试过后,他站在寒风之中,垂头丧气,十分郁闷地靠着墙。
这篇《考场现形记》把一名考生内心痛苦的挣扎表现得无以复加。这文字功力全靠对于动作、神态惟妙惟肖的观察和刻画。
3.捕捉职业特点。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职业人都有他自身的特点。观察不同的职业人,记录能代表他们职业特点的经典。我曾布置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各色人物的言谈举止后进行速写。有学生就经过细心的观察,写下了这样的文章:
卖衣服的阿姨麻利地在衣服架上挑了起来,内衣、外套、裤子,在胖阿姨跟前比照了一下,稍退后眯着眼睛,从上到下,又琢磨了一番,说:“就这套,穿上肯定比我还漂亮。”胖阿姨有些半信半疑。“相信我,没错的!”卖衣服的阿姨说着,推着胖阿姨进了更衣室。过了一会儿,更衣室的门开了,站在镜子前的胖阿姨让人眼前一亮,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胖阿姨左照右照,脸上露着笑意。卖衣服的阿姨赶紧趁热打铁:“真是太漂亮了,显瘦,又符合您的气质,好像是给您定做的一样,我给您算算价格吧!”说完,卖衣服的阿姨在计算器上噼里啪啦地摁了几下,最后的数字给胖阿姨看了一下,胖阿姨好像有些犹疑,卖衣服的阿姨马上说:“要不这样,看您穿得这么合适漂亮,我就赚点路费。”又重按了一个数字,胖阿姨满意地笑了,说:“好,就这套,给我包起来。”一个生意完成了。
这篇《卖衣服的阿姨》片段,真实地刻画了生意人招揽顾客时那精湛的语言、揣摩顾客的心思,而这就得益于作者的细心观察。有了这样的观察能力,并长期积累下去,还怕学生写不好写人作文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观察方法,目中就有“人”,且“人”的形神兼备,特点突出,笔下的人物就活灵活现。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中塑造了19个当代奇人,正因为作者善于捕捉人物形象、捕捉人物举止、捕捉人物职业的特点,所以每个人物都形象鲜明,让人过目不忘。
三、人物观察,关注教材的“典型”
有人说:“作文别无终南捷径,‘功夫在诗外。”此话当然有理,但其实细究起来,作文教学还是有章可循的。这“章”即教材中的“素材”——词、句、段、标点。我们在《白杨》中学会借物喻人,在《荷花》中学会想象,在《梅花魂》中学会借物抒情,不胜枚举。名家名作文辞的神韵、构词断篇的风采都是我们观察的好素材。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父亲》一文,描写车站送别父亲的场景让人心中为之一颤:“父亲要走了。我去送他,父亲反反复复地叮嘱着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话语,我说我都背得出了,父亲便努力笑一笑,用他粗糙的大手抚了抚我的头,沉默了。到了校门口,父亲不让再送了;临上公共汽车的时候,父亲忽然站住,用颤抖的手解开外衣纽扣,从贴肉的衬衣里撕开密密缝住的小口袋,那里藏着五十元钱,父亲抽出三十元,说:‘崽,家里穷,这点钱你拿着莫饿坏肚子。”……
在这里,学生看到的不仅仅是父亲的语言、动作、肖像,而是作者心灵的颤动——“父亲用颤抖的手解开……从贴肉的衬衣里撕开密密缝住的小口袋……抽出”。这些文字不多,却入木三分地直击人的内心,让我们心碎。父爱在这“颤抖”中瞬间高大起来。优秀的作家总是把自己整个灵魂都投入文章的血肉里,生动地描写出对客观对象的感悟和情感。虽然有时不一定直接表露出来,但是内在的热爱、苍凉、进取等都不着痕迹地渗透在人、事、景、物中,让人心酸,启人深思。
受《父亲》启发,三年级的一名学生写了如下《暖手套》片段:
到了学校,父亲见我不停地用嘴呼出气来暖手,就问:“你又忘戴手套了?”“是……是的。”我哆嗦着身子说。父亲听了,二话没说,立刻脱下了自己的手套,塞我手里,心疼地说:“别冻着。”说完,就向我挥手告别。父亲的话像一个热水袋融化了我冰冷的心房。在那一刻,我的心酸极了,眼眶里的两行热泪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在那一刻,我分明看见父亲头顶已钻出丝丝白发,而他那曾经扛过煤气罐、背过大米,也挑过生活重荷的背,此时已显得佝偻了。望着父亲的背影,我的心一阵战栗。我永远像青松一样坚强挺立的父亲,你是我生命的大山。
文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的动作——“立刻脱下”“塞”“心疼地说”,语言简短——“别冻着”,一个不太会说话、却疼爱女儿的憨厚的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观察如“水”,写作似“舟”,水越涨,舟自然就会浮得越高。“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所以说,观察中反复思考作者感悟世界的方式并随时记下点滴,养成习惯,作文水平怎能不提高呢? 观察、捕捉教材中的“典型”,无疑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重要捷径。
人物观察,有了生活中的“特色素材”作原型,就会目中有“人”。人物观察,有了教材中的“典型素材”作基石,就会心中有“人”。心目中都有“人”,才能写好写人作文。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龙泉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