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练之策 启阅读之乐
2015-01-14董苹
董苹
故事作为学生喜欢的阅读材料,在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有很大的分量。
如何让每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学生的学习中大放异彩呢?首先得从作为教材的故事的特点谈起。综观低段教材中的故事类课文有三个主要特点:其一,每一个故事中都包含着多个生字,教材就是通过故事的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生掌握文本中的生字新词的。其二,故事中一般都藏着一种特定的语言形式,这些有特点的表达方式能引导学生在阅读故事时吸收语言、内化语言。其三,故事中的人物和所呈现的生活场景都是学生熟悉的,其生动的故事情节能很好地把学生带入生活,带入大自然,悟出一些生活的道理。
一、“以练导学”故事类文本教学的操作模式
低段故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逐渐归纳了故事类文本以游戏、活动为主要载体的“识—炼—练—荐”“以练导学”的基本教学策略。具体操作模式如下图:
1.识——游戏巧认字。
我们在学生初读文本的同时融合进识字的环节,始终围绕故事描写的情境来识字,通过理解内容、语言实践来帮助学生识字学词,并且把识字学词的过程和读文感知紧密联系。
如,在教学《画家和牧童》一课时,我出示了词语卡片,和学生一起完成一个“我做你猜”的小游戏。首先由我来做动作,让学生根据我的动作来猜一猜是哪个词语。学生在猜出以后,我顺势让学生用这个词语说一句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话。在这个猜词语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了解了词语的意思,识记了词中的生字,水到渠成地对文本的信息进行了反馈,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除了做动作猜词,我们还可以进行图片贴词、生字归类、猜字谜、读儿歌学字等识字活动,这些游戏活动和课文内容紧密结合,使得识字和读文的过程相互融合。
2.炼——活动促感知。
这里的“炼”是指提炼故事的信息、内容。学生通读全文以后会对文本内容有所了解,但是无法完整地表达,特别是低段学生对提炼故事内容有一定的困难,整个过程也显得枯燥。因此,我们设计和故事内容相关的活动,把学生感知内容、提炼故事信息的环节变得贴近学生,从而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口水井,出示“青蛙”和“小鸟”两个词语卡片,让学生上来贴一贴。学生一边贴,一边介绍:“青蛙在井里,小鸟在天上。”我顺势提问:“他们在争论什么呢?”学生脱口而出:“他们在争论天有多大。”在这里,我用图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景,实际上就是把文本的语言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的事物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使学生易于提炼相关信息和内容,更好地进行感知和表达。
3.练——情境导读写。
(1)在情境中练读。低段教材中的故事情节生动,语句简短,很适合学生练习正确的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能够很好地感受故事中的语言美,潜移默化地掌握故事中有特色的语言。如,在教学《棉花姑娘》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戴上燕子、青蛙、七星瓢虫等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互动的对话中就可以把课文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我们除了要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感情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微型课本剧的情境性朗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其语感。
(2)在情境中练说。教材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可以在情境中对话的机会。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设计对话情境,促进学生走进文本深处,生成新的语言。
如,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时,我就为学生创设了如下对话情境:
师:雄日会把花种不发芽的经过怎样告诉国王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我演国王,你们就是——
生:雄日。
师:雄日,你怎么捧着空花盆呢?是你不用心吗?
生:我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
师:你是怎么用心的?
生:我天天给花种浇水、施肥。
师:你可真有耐心啊!
生:我每天给花种晒太阳。
师:你是个有毅力的孩子!
生:我还每天跟花种说“你快快发芽”,可是花种就是不发芽。
师:你难道就没有想过去换一盆鲜花吗?
生:您不是教育我要做诚实的孩子吗?
师:好!你就是我的继承人!
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直接揭示雄日是个诚实的孩子,而是让学生在情境对话中进入角色,使学生在对话中讲述培育花种的经过,把文本的语言经过内化加工,变成新的语言。
(3)情境中练写。每一个故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练笔材料。如果我们把学生的练笔放到具体的情境中,那么学生的练笔就始终不会脱离课文的意境,学生也不会觉得练笔是一种负担,反而愿意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特色,实现对文本最好的拓展。
如,在教学《三个儿子》一课时,我牢牢把握文中对三个孩子的动作描写,创设与课文内容类似的情境,让学生用上文本中的句式写一写。
有一天,三个妈妈在河边洗衣服,三个孩子会怎么做?一个
,一个 ,另一个 。
类似这样的练笔设计,让学生在阅读完课文的同时,习得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同一语境里进行模仿,让写变成了读的延伸和拓展,把课文中有价值的地方进行了深度开发。除了对文本进行拓展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给图片配文字、利用插图创设情境等手段,让学生进行练笔。
4.荐——群文广阅读。
教材中的童话故事、名人故事、科普小故事,很多是从名著中节选或改编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片段的前后内容给学生作简要介绍,激发学生阅读整个故事的兴趣。有的课文通过故事来告诉学生们一个道理,我们也可以尝试推荐类似的故事给学生。我们还可以根据单元专题,给学生推荐与课文同一主题的其他故事,体现阅读的开放性,提高阅读的实效性,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二、故事类文本教学模式的特点
“以练导学”教学的基本策略,使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活动中阅读,在情境中对话,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活动化的过程中加强阅读实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进行语言实践活动。
1.寓教于乐,相映成趣。
枯燥的学习过程容易使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过高的学习要求也会让他们对阅读失去信心。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游戏活动,创设情境,拓展语境,让整个过程情趣盎然,使学生的学习意犹未尽,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
2.深入浅出,相辅相成。
要促使学生深入感悟故事类文本,我们就要深入浅出,给学生创设对话情境,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进而在不断的实践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所有对话都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在情境中练读,积累和内化语言;在情境中练说,深化和拓宽文本;在情境中练写,运用学到的言语形式,加深阅读体验。
3.课内课外,相得益彰。
低段故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他们最终能够阅读课外的其他故事。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我们把课内故事教学和课外群文阅读结合起来,让课外填充课内,学生阅读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创设的低段故事性文本的教学策略,就是要打破过去常规的、平面的教学环节,让语文阅读课堂变得如歌似画一般美妙迷人。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